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胃排空影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实验动物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比色法测动物甲基橙的胃残留率。放免法测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B超法测胃排空率。结果胃肠力苏组和吗丁啉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与对照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浆胃动素含量胃肠力苏胶囊组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排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肠力苏胶囊有促进胃排空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类似吗丁啉片,但其促进胃排空的机制不同于吗丁啉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Ⅱ期临床试验)。方法 采用双模拟双盲对照方法(西沙必利片为对照药),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变化情况及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胃肠力苏胶囊治疗组对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67%,西沙必利片对照组80.0%,两组比较(P>0.05);服药后比较两组胃排空的变化(P>0.05),未发现治疗组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胃肠办苏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胃康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7例口服胃康宁胶囊,对照组41例口服吗叮啉片,并设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值、体表胃电图、胃排空以及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改善总积分和总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大多数存在胃电节律异常,且空腹胃电异常以节律紊乱为主,治疗后患者的胃电节律和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胃排空较治疗前加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康宁治疗F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达尔康胶囊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橙实验,通过检测小鼠胃内容物中甲基橙光密度来考察达尔康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机能的影响;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其小肠推进率,探讨其对小鼠肠推进机能的影响。结果达尔康胶囊可促进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机能,其作用与吗丁啉相当。结论达尔康胶囊具有增强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舒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Mot)及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方法1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胃舒散组84例,吗丁啉组52例,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其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和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结果胃舒散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6%和90.5%,优于吗丁啉组的19.2%和76.9%(P<0.05)。治疗后胃舒散组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吗丁啉组血浆Mo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胃舒散组对HP的根除率为62.7%,较吗丁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舒散治疗FD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浆Mot水平及根除HP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72例功能件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一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空腹血浆胃动素的检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2周,治疗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邦消安)口服2周,然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检测胃排空、空腹血浆胃动素的变化.结果 (1)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o(2)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排空率比较:2h、5h胃全排空例数及胃排空率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空腹血浆胃动素相比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改善胃动力,加速胃排空,提高空腹血浆胃动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二金汤对大鼠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规则进食加稀酸喂养制作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模型 ,并随机分成大、小剂量二金汤、吗丁啉、生理盐水、模型组共 5组 ,连续给药 2 8d后 ,放免法检测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含量 ;以酚红法观察胃排空。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模型组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大剂量二金汤组与吗丁啉组比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各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二金汤具有促进内源性胃动素释放和胃排空作用 ,可能是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小鼠和家兔胃肠运动力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胃排空试验采用甲基橙光密度法,测定药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及阿托品作用后小鼠胃排空率;肠推进实验: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定药物对正常小鼠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及阿托品作用后小鼠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在体肠蠕动实验:采用肠管悬吊法,记录肠蠕动的振幅和频率。结果疏肝和胃丸3个剂量组对小鼠胃排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对小鼠肠推进作用,高、中2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家兔在体肠运动振幅和频率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结论疏肝和胃丸对动物胃肠运动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30例伴抑郁焦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改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伴抑郁焦虑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胃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超声显象仪、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FD伴抑郁焦虑患者、30例非抑郁焦虑F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胃液体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液体胃排空率伴或非伴抑郁焦虑F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与非抑郁焦虑FD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伴抑郁焦虑FD组低于非抑郁焦虑FD组(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非抑郁焦虑FD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胃排空率变化与FD伴或不伴抑郁焦虑因素有明显相关性;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伴抑郁焦虑FD患者下降更显著;伴抑郁焦虑FD患者胃动力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比以色法测定液体的胃排空,通过胃残留物的测定了解固体的胃排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结果 健脾消痞浸膏组胃内液体残留率低于脾虚模型组(P<0.01),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和中剂量组胃内固体残留率亦低于脾虚模型组(P<0.01或P<0.05)。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浆胃动素高于脾虚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 健脾消痞浸膏具有促进脾虚动物胃排空和提高血浆胃动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采用胃排空试验、胃阻抗测定、胃条离体试验、血浆胃动素测定、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观察了中药复方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四逆散能增加昆明种小鼠胃排空流体和固体的能力,提高SD大鼠离体胃条的兴奋性和整体动物IGG胃运动的频率,升高血浆胃动素的水平,促进胃壁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达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升降胶囊对军队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6例F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服用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及78.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腹胀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水负荷实验最大饮水量明显增加,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升降胶囊对FD肝郁脾虚证有明显疗效,并通过多途径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抑郁焦虑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胃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超声显象仪、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FD伴抑郁焦虑患者、30例非抑郁焦虑F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胃液体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液体胃排空率伴或非伴抑郁焦虑F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与非抑郁焦虑FD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伴抑郁焦虑FD组低于非抑郁焦虑FD组(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非抑郁焦虑FD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胃排空率变化与FD伴或不伴抑郁焦虑因素有明显相关性;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伴抑郁焦虑FD患者下降更显著;伴抑郁焦虑FD患者胃动力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胃健脾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PD)大鼠胃肠动力及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PD大鼠模型,给予PD大鼠开胃健脾丸,计算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测定血浆P物质和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胃健脾丸能明显升高P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胃健脾丸能够有效促进FD大鼠胃肠动力,可能与其上调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厚朴温中汤对大鼠胃液及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幽门收集胃液后用酸碱中和法检测胃液中总酸度和游离酸度,Mett毛细管法检验胃蛋白酶活性。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观察胃排空率。结果斯达舒胶囊组和加味厚朴温中汤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甲基橙残留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组胃甲基橙残留率比正常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厚朴温中汤各剂量组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胃液总量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且中、高剂量组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液游离酸度与正常组比较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液总酸度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大鼠胃液中游离酸度以及胃蛋白酶活性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厚朴温中汤可降低大鼠胃液总量从而相对提高胃游离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并促进小鼠胃排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 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柴胡枳实促胃肠动力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品种柴胡枳实对胃肠动力的作用,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方法 选南柴胡与北柴胡、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4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并观察了15例健康人服用柴胡枳实合剂后胃排空时间及血中胃动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北柴胡与酸橙枳实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南柴胡与甜橙枳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合剂可明显缩短健康人胃排空时间并使血中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北柴胡、酸橙枳实及二者合煎剂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并能使内源性胃动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及血浆胃饥饿素(ghrelin)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配合不规则饮食法制备F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给予相对应的电针及药物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大鼠一般情况评分降低,血浆ghrelin含量下降(P0.05);电针组及药物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增加,血浆ghrelin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电针组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上调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血浆ghrelin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柴芍胃炎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模型大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FD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柴芍胃炎颗粒高、中、低组,同时与空白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饮食、体重变化和胃排空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结果:胃泌素:各中药组、多潘立酮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动素: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中药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升高(P〈O.05)。胃排空率: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于低剂量组(P〈O.05)但较多潘立酮组低(P〈O.05)。结论:柴芍胃炎颗粒可能通过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和增加胃排空率,从而起到改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胃动素、胃排空率超过正常范围并不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消化复宁汤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化复宁汤组、逍遥汤组、莫沙必利组,按照苗明三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消化复宁汤、逍遥汤、莫沙必利等药物,观察各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含量及胃排空、小肠推进运动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小肠推动率显著降低(P〈0.01),胃酚红残留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逍遥汤组和消化复宁汤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小肠推动率显著升高(P〈0.01),胃酚红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与逍遥汤组比较,消化复宁汤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除了胃酚红残留率外,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消化复宁汤可显著提高肝郁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含量,促进胃排空,提高小肠的推进功能,这可能是其临床作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