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观察内窥镜技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对52你双仙上尿路结石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双侧同期内窥镜技术处理(窥镜组)同时采用双侧分期开手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手术组)结果两组术后肾功有均有改善,而窥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对双侧上尿路结石伴肾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对机体创伤少的内窥镜技术,在条件允许时,可双侧同期处理,认为在腔内技术处理失败后仍可再行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技术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4月采用微创技术同期治疗66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66例上尿路结石,平均住院时间8.2d,平均手术时间135 min,结石总取净率92.3%。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48h内发热,2例需术后输血。结论利用微创技术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期经皮肾镜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行经皮肾镜同期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一期取尽双侧结石,12例行二期取石术,术后复查仍有5例有结石残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同期经皮肾镜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27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共20粒,结石长径0.8~1.4 cm,平均(1.1±0.6)cm;肾结石共42粒,结石长径大小0.5~2.3 cm,平均(1.7±0.9)cm。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5~195 min,平均(72±29)min,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100%(20/20),肾结石碎石成功率83.3%(35/42),总成功率88.7%(55/62)。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安全可靠,在严格筛选患者,熟练操作输尿管软镜的前提下可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经皮肾镜取石术(simultaneous bilatera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SBPCNL)在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应用SBPCNL治疗11例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同期完成双侧手术,其中双通道取石者6例7术侧.1例第2术侧因大出血中止手术.术后复查Ⅰ期取净双侧结石7例;4例发现残余结石,均行Ⅱ期经肾造瘘取石,复查3例取净.Ⅰ期清石率63.6%(7/11),总清石率90.9%(10/11).总手术时间平均(155±35) min,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值估计(370±90)ml.术后发热3例,输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5)d.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SBPCNL治疗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同期行双侧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行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复查无残石或结石残块<4 mm视为碎石成功。 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男26例,女7例),平均年龄(42±13)岁。结石总负荷为(3.48±1.11) cm,手术时间为(89±36) min,第一次和第二次手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9.7%和81.8%。7例(21.2%)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Clavien-Dindo Ⅰ-Ⅱ级),2例(6%)出现较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 Ⅲ级)。 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侧同期手术治疗16例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次性地解除双侧梗阻,具有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两个肾脏的残余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免除再次手术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等优点。但在施行同期手术时,手术切口选择要准确,大小要适度。对肾功能不全者,术中应把重点放在解除梗阻及引流上.  相似文献   

8.
同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附5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同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5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天复查,27例双侧肾脏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85.2%(23/27);16例一侧肾脏结石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87.5%(14/16);11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90.9%(10/11)。术后27.8%(15/54)的患者出现超过38.5℃的发热,66.7%(36/54)的患者因手术部位疼痛,需要口服或肌肉注射非甾体类镇痛药物。1例双侧肾脏结石患者术后因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治疗。结论:对于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结石清除相对容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同期双侧微创经皮肾取石手术安全、可靠,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ESWL及腔内镜取石后一年中共收治上尿路结石1383例,其中行开放手术治疗88例(6.35%),除1例双侧脓肾术后死亡、4例结石残留外,余均取净结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示ESWL等非开放性手术不能完全代替开放性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通过对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适应证的讨论,认为掌握手术时机及术中充分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下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1年3月在俯卧分腿位下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的20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一侧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一侧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手术由两组医生同时完成,记录患者血红蛋白、肾...  相似文献   

11.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附10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内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m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61例的临床资料。肾结石9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1例。651例进行了Ⅰ期取石,374例行Ⅱ期取石,36例行Ⅲ期取石。手术通过单通道取石863例、双通道取石181例、三通道取石17例。结果:平均结石清除率90.1%,平均手术时间86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6.5天,平均住院13天。术中8例输血,6例术后因发迟发性大出血需要输血,其中3例经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5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充分引流肾周后治愈。在开展的早期,1例患者因出血、冲洗液外漏并大量重吸收而致死亡。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提高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经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6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4例患者一期均成功建立经皮肾脏通道,157例一期手术成功清除结石,7例患者经二期手术或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5.7%,手术时间40~14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30~360 ml,平均115 ml。术后发热7例,胸腔积液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术后6~21 d出院,平均11 d。术后随访3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有效,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条件下上尿路结石术后双J管后形成管壳结石的发生率,进一步了解双J管壳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指导预防术后结石形成。方法〓分组统计不同留置时间、尿酸碱值、感染指标下双J管壳结石的发生率,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我院560例留置双J管的尿结石行结石成分分析,统计双J管壳形成结石的尿石成分比例。结果〓138例双J管留置1个月内,出现14例,占10.1%;258例留置1个月到3个月,出现31例,占12%;102例留置3个月到半年,出现32例,占31%;62例留置半年以上,出现26例,占41.9%。含草酸钙成分的有432例,发生管壳结石56例,占13.0%;含尿酸成分的有89例,发生管壳结石56例,占62.9%。PH<6.5、尿白细胞升高的双J管壳结石发生率高。结论〓双J管停留时间过长、酸性环境、合并泌尿系感染是双J管壳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缩短留管时间、碱化尿液可能是预防双J管表面结石形成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D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0例,女340例;年龄6~74岁,平均年龄40~13岁。肾结石6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0例。结果750例PCNL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0~130rain,平均90±25min,术中出血量为50~800ml,平均出血量110ml,输血10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d,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为4—8d。I期结石清除率为86%(645/750),Ⅱ期结石清除率为91.8%(689,750)。术中术后明显出血16例,2例出现保守治疗难以控制大出血,l例切除患。肾,另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上尿路结石碎石成功率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肾穿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放置双J管,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48例。结果 结石总排净率为89.1%,结石最小排净率79.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结石排净率高,创伤较小,手术并发症少,是上尿路结石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43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均行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一期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以解除梗阻,待患者感染控制后,二期行经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一期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29例,单侧结石23例,双侧结石6例,均成功置入导管。不宜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逆行插管术失败者,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共14例。待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1个月后,再二期行腔内微创手术处理结石,碎石成功41例,碎石率95.35%(41/43),2例患者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出院后3个月随访,42例患者结石排净,结石排净率为97.67%(42/43),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明显改善,43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联合腔内微创手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输尿管镜379输尿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4月的 3 79例输尿管结石、异物、尿漏以及原因不明的血尿、肾积水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诊治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 19例全部成功 ;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率 94% (3 15 /3 3 5 ) ;取双J管成功率 96 4% (2 7/2 8) ;放置双J管治疗尿漏 6例全部成功。发生并发症 9例 ,占 2 4%。 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成功率与操作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及与适应证的选择有关。用输尿管镜取输尿管异物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合负压吸引治疗合并脓肾的多发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合并脓肾的多发性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主要结石大小(2.0cm×2.5cm)~(7.0cm×3.5cm)。2例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术中穿刺后均明确诊断合并脓肾。11例均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同时连接负压吸引,患侧上尿路置入Fs输尿管导管持续引流脓液。其中I期行肾造瘘3例,碎石8例,Ⅱ期手术9例,Ⅲ期手术2例。结果:I期手术时间15~70min,平均47rain。出血50~200ml,平均约100ml,未输血,无泌尿道严重损伤、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肾周脓肿、感染性休克。术后发热4例,选择敏感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加强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残余少许结石,行ESWL治疗。结石清除率为81.8%(9/11)。结论:采用标准通道超声碎石结合负压吸引并分期手术治疗合并脓肾的多发性肾结石,可充分引流脓液,控制感染,快速清除结石,同时避免了严重并发症,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tone surgery,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RIRS的6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4例,女216例。年龄(46.2±12.8)岁。结石最大径(1.4±0.7)cm。肾下盏结石126例,非肾下盏结石514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96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118例,单侧肾结石236例,双肾结石90例。104例术前留置双J管。马蹄肾8例,孤立肾合并肾功能不全30例,盆腔异位肾合并旋转不良4例,先天性输尿管畸形6例,海绵肾2例。术前血红蛋白(133.2±5.6)g/L,血清肌酐(84.4±12.2)μmol/L。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软镜顺利进入肾盂后首先观察肾盂及各肾盏并寻及结石。使用200μm光纤碎石,钬激光功率为12~45 W(0.5~1.5 J/10~30 Hz),根据实际情况辅助取石网篮套取结石。术中检查各肾盂、肾盏,确保结石已完全粉末化(结石最大径<0.3 cm),留置双J管和尿管。手术均由同等资历的术者完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6±14.6)min。术后第1天复查血清肌酐(76.0±10.6)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6,P<0.05);血红蛋白(126.4±9.6)g/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P=0.064)。术后住院时间(4.8±1.5)d。术后3例(0.9%)发生严重并发症,分别为2例脓毒血症,1例包膜下血肿。术后3个月596例获得随访,其中552例达到结石清除标准,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为92.6%;余44例未达到结石清除标准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再次输尿管软镜手术或拔除双J管后观察。结石大小(χ^2=29.569,P<0.05)和位置(χ^2=44.949,P<0.05)是SFR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大小不是影响S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639),结石位置是影响S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结论RIRS对于上尿路中小结石患者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对于大结石及肾下盏结石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肾下盏结石是影响RIRS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斜卧45°体位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57例,包括肾结石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结果 57例均Ⅰ期建立经皮肾通道成功,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5 min(45-120min)。一期结石清除率100%(57/57)。肾造瘘管留置时间1-3 d,平均住院时间6 d(4-7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斜卧位施行MPCNL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特点,患者体位舒适,便于术中麻醉监测,术中碎石易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