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患儿中阴茎下曲的分类诊断及其针对性治疗的重要性与意义.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89 -2011年诊治的尿道下裂合并阴茎下曲的患儿进行随机抽样回顾与对照研究.患儿分两组:A组为传统组(232例),术前仅依据临床症状或人工刺激诱发勃起诊断阴茎下曲,术中经验性地进行下曲纠正,未进行客观评估,下曲纠正方法包括阴茎脱套、浅深筋膜松解、尿道板离断等;B组为研究组(25例),术前依据临床症状和人工刺激诱发勃起诊断阴茎下曲外,均严格实行术中阴茎海绵体盐水注射人工勃起试验对阴茎下曲进行分类诊断、针对性治疗以及矫正效果评估.根据病因病理不同,将阴茎下曲分为皮肤型、筋膜型、尿道型、海绵体型及阴茎头型.下曲纠正方法除了针对性选用A组的术式外,接受不同方式白膜折叠术者占24%(6/25). 结果 A组术后阴茎下曲持续或复发者86例(37%),痛性勃起者25例(11%),患者或家属对下曲改善满意与基本满意者183例(79%),随访时年龄≥18岁者25例,IIEF-5评分<21分者7例(28%).B组阴茎下曲单一类型者7例(28%),合并类型者18例(72%),术后随访无下曲持续与复发,无痛性勃起,患者或家属对下曲改善满意度为100%.两组阴茎下曲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折叠组(6例)矫正前后阴茎勃起时长度分别为(4.58±1.59)、(6.16±2.54) cm;非折叠组(19例)分别为(4.01±1.18)、(5.82±1.51)cm,两组术后阴茎勃起长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重视尿道下裂患儿阴茎下曲的分类病因病理诊断,针对性地选用下曲纠正治疗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尿道下裂治疗效果.尿道下裂中阴茎下曲的病因病理改变可单一也可合并存在.阴茎下曲纠正术能增长阴茎长度,与其他阴茎下曲矫正术相比,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对阴茎长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碱化利多卡因扩张性灌注治疗尿路上皮癌膀胱灌注后药物相关性重度膀胱损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因行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及BCG灌注引起的重度膀胱损害,其中3例为灌注BCG行三联抗结核药物等综合治疗无效而被迫放弃、中止治疗者,采用膀胱镜检后碱化利多卡因扩张性灌注方法进行治疗,并评估治疗前、后下尿路症状及其相关指标。结果:6例患者下尿路症状及评分、膀胱容量流率、膀胱敏感性明显改善,并完全恢复原来的化学药物灌注。平均随访10(3~16)个月,无膀胱损害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碱化利多卡因扩张性灌注治疗尿路上皮癌膀胱灌注后药物相关性重度膀胱损害,是有效和安全的,可恢复尿路上皮癌患者行膀胱灌注药物的耐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根治术与前列腺癌根治术虽属不同的手术类型,但两者在手术技巧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如何在肿瘤根治切除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保留男性勃起神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如何尽可能完整地保留男性勃起神经,这两类手术之间却有着可以相互借鉴之处,这也是许多泌尿外科医生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正>阴茎、阴囊象皮肿是较为少见的疾病,多见于丝虫病流行区由感染丝虫病发生,多单独发生于阴茎,阴茎、阴囊同时发病者少见,先天性阴茎、阴囊象皮肿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先天性阴茎、阴囊象皮肿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探讨先天性阴茎、阴囊象皮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囊性纤维跨膜转运调节物(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在中国人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unilateral asenceof the vas deferens,CUAVD)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热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3银染技术及PCR产物直接序  相似文献   
6.
7.
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转移抑制基因Kai1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别测定5例正常前列腺、1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4例PCa(均为腺癌,临床C期或D期)新鲜前列腺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蛋白分布在腺上皮细胞膜的细胞与细胞连接部,正常前列腺和BPH的Kai1蛋白染色连续均匀一致,而在PCa则染色分布不连续,并且染色强度较BPH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癌细胞Kai1蛋白染色强度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Kai1蛋白表达下降可能预示PCa转移,成为临床判断PCa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扩张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2009年收治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6(19~38)岁.其中复发病例3例共10次.患者均有氯胺酮滥用史,伴有严重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LUTS);白天排尿间隔时间(20±15)min,夜尿12~20次,每次尿量(50±15)ml.B超检查示膀胱壁增厚、容积缩小;上尿路积水3例.尿动力学检查功能性膀胱容量平均50(20~100)ml,Qmax3.7~10.8 ml/s,残余尿量0~24 ml.膀胱感觉敏感性增高、顺应性下降3例.蛛网膜下腔加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术,见膀胱黏膜呈广泛出血样改变.患者均在麻醉下行膀胱水压扩张、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和2%碳酸利多卡因20 ml加5%碳酸氧钠10 ml膀胱灌注并口服清除氧自由基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 2例膀胱活检提示慢性炎症伴肉芽肿样增生改变.膀胱灌注治疗7~10 d后患者LUTS均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平均(150±30)ml,排尿间隔(85±25)min,Qmax(11.5±3.8)ml/s,夜尿3~5次.3例复发者重复上述治疗.平均随访7(2~17)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每次排尿量平均(250±80)ml,夜尿0~2次.结果 麻醉状态下以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扩张能迅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改善LUTS,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Fourni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男性外生殖器皮下坏疽,国外已有400多例报告,国内马永江等共报告18例。本院自1957~1986年共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早期淋巴转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膀胱癌及癌周淋巴管形态学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理。方法应用5′NaseALP双重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24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膀胱壁组织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形态和结构。结果发现膀胱癌组织内有较多新生的毛细淋巴管、癌周组织中毛细淋巴管的分布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随着癌的浸润发展,癌周组织毛细淋巴管数量增多、密度增高、形态结构变异,内皮细胞间连接呈开放状态,且可见到癌栓经开放之通道侵入毛细淋巴管内。结论膀胱癌及癌周组织淋巴管增生、形态结构变异是癌细胞淋巴道转移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