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基于对百余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文献分析,研究肺心病病因病机及证素分布组合规律,为丰富肺心病病因病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有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心病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病因、病机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结果:肺心病常见病因有体虚、痰、内因、六淫、外寒、久病等。病机以气虚、阳虚、痰饮停肺、肾阳虚、痰热壅肺较为常见。证素有18个,病性证素以痰、气虚、阳虚、热、血瘀较为常见;病位证素以肺为主,涉及心、脾、肾、肝、心神、表。证素组合以两证素和三证素常见,两证素组合中痰+肺、阳虚+水停出现频率较高,三证素组合中痰+热+肺、气虚+心+肺、气虚+肺+肾出现频率较高。病性证素常见组合为痰+热、痰+饮,病位均在肺。结论:现代名老中医对肺心病病因病机的见解与目前教材及专著大体一致,尚可见病因疫毒、病机肝气郁滞在以往专著中少有报道,近年来有学者高度重视,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15年来COPD致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报道,对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COPD呼吸衰竭的病性证素以痰、内热(火)、气虚、瘀血、阴虚、阳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肾、心、脑窍和脾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痰蒙脑窍最常见;二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痰热壅肺是最为常见;三病性证素及多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的形式较为复杂。结论:痰邪是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化火生热或者瘀血内阻是其病理演变,气虚、阳虚是其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主要病位在肺和脑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文献,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性证素以(外)风、气虚、火(热)和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两证素组合以风邪犯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等为主;三证素组合时以肺脾气虚、风寒束肺等较为常见。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性主要为(外)风、气虚、火(热)和痰,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溃疡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关于中医药治疗胃溃疡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对其病性、病位证候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检索并筛查共纳入325篇文献,共提取病位要素4个,分别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共挖掘出4对正相关关系的证素对,支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湿-热(火)、气虚-气滞、气虚-血瘀。结论胃溃疡的病位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证素组合规律中出现频次50次者,由高到低为脾+胃+阳虚肝+胃+气滞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胃+阴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 选择83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COS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胞宫、肾,其次为肝、脾、肺;PCOS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阳虚、血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阴虚、阳虚、血虚积分(P<0.01);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痰、湿、血瘀、热,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痰、湿、血瘀、热积分(P<0.01).结论 PCOS的病位以胞宫、肾为先,从胞宫、肾论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虚证证素以气虚为主,实证证素以气滞为主,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单纯虚及单纯实的证素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的文献,分析风温肺热病的病因病机与证素分布规律,为丰富风温肺热病病因病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18.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温肺热病常见病因有外邪、风邪、温邪、热邪等。病机以卫气同病、风温犯肺、邪袭肺胃、风温犯表等较为常见。25个证素中,病性证素以热、风、湿、外邪、气虚较常见;病位证素以肺为主,涉及半表半里、表、营分。证素组合中以两证素和三证素组合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两证素组合形式中,外邪+半表半里、热+肺出现频率较高;三证素组合形式中,风+热+肺、气虚+阴虚+肺出现频率较高。在两病性证素中,风+热、气虚+阴虚、寒+热、痰+热出现的频次较高,其病位都在肺。结论:现代名老中医对风温肺热病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与目前教材、专著论述大致相同,也有部分独到见解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暑邪、湿邪等病因及邪袭肺胃等病机在以往专著论述中少有提及,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四诊信息及经验辨证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774例,经验辨证证候类型有269个,证候类型经名称规范后为155个,其中常见(出现率1%,下同)的证候有20个;在证候规范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0个,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肺、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痰、气虚、火(热)、血瘀、阴虚、阳虚。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经验辨证名称表述存在不规范问题;其证候表现类型可概括为以肺肾脾的气虚、阴虚为主的虚证;以肺中痰、湿(浊)、热、瘀相互搏结为主的实证;以肺肾气虚+痰热壅肺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从证候要素角度来研究COPD稳定期证候具有执简驭繁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近15年文献报道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近15年胃癌术后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3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36.01%),其次为血虚(9.44%)、阳虚(8.74%)、气滞(7.69%)、阴虚(7.69%)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胃(37.18%),其次为脾(35.38%)、肝(9.03%)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累积频率8.24%。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血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等,累积频率4.39%。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靶点以胃、肾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表现为肾气虚、胃气滞、胃阳虚、胃阴虚,累积频率为83.52%。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两病性证素+单一作用靶点构成,组合有脾阳气虚证、胃气阴两虚证,累积频率为3.8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等为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肥胖文献中证候和证素的分布特征,探索证素辨证用于肥胖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文献32篇;根据《国标》规范证名,计算证候频率;根据《证素辨证学》拆分证候,计算证素(及组合)的频次和构成比。结果:得到证候45个,前5位的是脾虚湿困证、胃热湿阻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脾肾两虚证,占56.6%;证素23个,前5位是脾、气虚、湿、热、胃,占62.7%;常见病位证素是脾、胃、肝、肾,常见病性证素是气虚、湿、热、痰、气滞;证素组合,在数量上以3证素、4证素、2证素为主,占94.97%,在类别上以1病位+2病性、1病性+1病位、1病位+3病性、2病位+2病性为主,占70.97%。结论:肥胖文献中传统辨证和证素辨证得到的证候特征基本一致,证素辨证适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至缓解期病机转归。方法:收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四诊情况,软件录入分析得出证素名称,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70分以上的证素积分从高往低的分布频率前5位为:病位:急性期依次为肾〉肺〉心〉脾〉表;缓解期依次为肺〉肾〉心〉脾〉表。病性:急性期依次为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缓解期依次为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病性等级急性加重期气虚重度占94%,痰重度占73.6%,血虚中度占28.3%。缓解期气虚重度41.5%,痰中度30.2%,血虚轻度占30.2%。结论:COPD病位在肾、肺、心为主,急性加重期到缓解期病位变化由肾转到肺为主,病性均以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为主,但病性程度变化大。其中以痰、血虚变化最突出。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周耀庭教授治疗喘证的经验。辨证论治治疗饮邪内伏、外感风寒;外寒里热、兼有热痰;痰饮内伏、脾肺气虚:肾阳虚衰、肾不纳气;食痰上犯,外感寒邪等复杂情况的喘证。并强调在治疗喘证时散寒邪、恢复肺宣发肃降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武维屏运用病证症结合辨治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武维屏提出因病审机论治,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论治法补虚化痰行瘀理肺四法多用。论辨证,分急缓两期七证候,急重期六种证候较常见,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贯穿始终;析证候,从三级十症别轻重,注重咳、痰、喘、昏、脱之变化。从咳论治,当分寒、热、燥、湿、暑、风、气、血、阴、阳;从痰论治,需分寒、热、燥、湿、郁、瘀;从喘论治,分急缓,急辨五候,缓别悸喘、痰喘、肿喘、绀喘;从昏论治,痰热阻窍、痰浊蒙窍、热扰心营三种证候最常见;从脱论治,分阴阳之别。  相似文献   

15.
“病证结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病证结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体会。桥本甲状腺炎主要证型为肝郁痰凝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徐氏流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注重温阳扶正、分期论治、异病同治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支气管哮喘最常见证候依次为:发作期冷(寒)哮、热哮、风哮、痰哮、虚哮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则本虚为主,分别为肺气亏虚、肾气亏虚和脾气亏虚。证候要素有:病性方面为冷(寒)、热、风、痰、气郁、血瘀、气虚、阳虚;病位方面为肺、肾、脾、肝。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支气管哮喘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我院过去4年入院的266例慢性肺心病的病证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及证候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入住的慢性肺心病患者症状和证候特点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的Logistic分析、聚类分析等程序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离析出肺肾两虚证、痰浊闭窍证、痰热蕴肺证、阳虚水泛证、肺肾阴虚证、元阳哀脱证、痰湿滞肺证和气虚血瘀证8种慢性肺心病的基础证候,其中6种属于慢性肺心病的主要证型,并对不同证候的主次症进行了筛选.结论 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基本的病证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8个基础证候的主次症的特征,为将来进一步明确慢性肺心病诊断“金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诊疗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10余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文献50余篇,包括综述、临床经验总结等予综合分析,对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归纳总结。结果:①肺癌属于祖国医学"肺积"、"息贲"、"胸痛"等的范畴;②肺癌的病因正气虚损,六淫之邪乘虚入肺,痰、气、瘀、毒是病机关键,病位在肺涉及脾肾,本虚标实;③肺癌辨证论治:主要证型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痰湿证、阴虚内热证;主要治法益气养阴、养阴清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法。结论:各家对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认识有异同,各有所长,肺癌中医药诊疗规律有一定体现,但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19.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