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c(SREBP 1c)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 ,它主要调控脂肪合成和葡萄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SREBP 1c不但受到胰岛素 葡萄糖和瘦素等多种激素和营养物的调控 ,而且介导胰岛素对多种基因表达的调控。最近研究发现 ,SREBP 1c的过度表达与肝脏和胰岛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质积聚相关。实验研究提示 ,干预SREBP 1c的不适当表达可能是预防和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的骨骼肌细胞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L6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后行棕榈酸干预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胰岛素干预后,分别检测3组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诱导胰岛素抵抗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RS-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干预后,SREBP-1c表达下降,IRS-1表达升高.3组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stat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下,胰岛素干预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路中关键的转录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和其血浆浓度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程度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为探讨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单独对体外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我们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分别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脂肪细胞,观察其脂联素mRNA表达的改变,进一步阐明脂联素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脂肪合成基因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SREBP-1a、-1c主要调节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SREBP-2主要调控胆固醇代谢。SREBP-1c又称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ADD1),在脂肪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SREBPs还参与脂肪合成基因的营养调控,并受胰岛素/葡萄糖和瘦素调控,而且是代谢综合征中重要的基因调控连结点。对其调控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对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INS-1细胞IGF-Ⅱ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对INS-1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比较其对IGF-Ⅱ与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分析IGF-ⅡmRNA表达,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细胞增生。结果 IGF-Ⅱ在INS-1细胞中表达。当葡萄糖浓度为10-20mmol/L时,IGF-ⅡmNRA表达量提高3倍以上。佛波醇十四乙酸对INS-1细胞的IGF-ⅡmNRA的表达及增生不起作用,而Forskolin可抑制INS-1细胞的IGF-Ⅱ mRNA表达。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促进INS-1细胞中IGF-Ⅱ mRNA表达,低浓度的葡萄糖环境中胰岛素mRNA的表达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脂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及机制。方法选取129例NAFLD患者和130非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信息,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 Glucose)、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岛素(Fast Insulin)、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指数(homeostatic 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肝肾功能、脂肪因子等,LO2细胞接种12孔板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0~1.2 mmol OA溶液处理24 h或10 ng/mL TNF-α处理6 h,以PEI转染空载质粒和PON1质粒1μg 24 h。使用尼罗红染料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ELISA法检测PON1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PON1、p-IRS1、T-IRS1、p-AKT T-AKT、FAS、HMGCR、SREBP2和SREBP1C蛋白表达。结果NAFLD患者腰围、BMI、外周血ALT、AST、FFA、TG、TC、LDL-C、VLDL-C、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抵抗素、瘦素、IL-6和TNF-α显著高于非NAFLD,PON1活性、含量、HDL-C、胰高血糖素和脂联素显著降低;血PON1活性和含量与FFAs、TG、TC、LDL-C、VLDL-C、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抵抗素、瘦素、IL-6和TNF-α显著负相关,与HDL-C、胰高血糖素和脂联素显著正相关;OA组LO2细胞PON1的活性逐渐降低,且0.2~1.2 mM OA组LO2细胞PON1的活性显著低于Control组,过表达PON1不影响PON1活性,0.2~1.2 mM OA组LO2细胞内脂质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显著低于OA组;TNF-α组LO2细胞PON1、p-IRS1、p-AKT、FAS、HMGCR、SREBP2和SREBP1C蛋白表达量相比于Control组显著降低,转染PON1质粒显著增加PON1,同时p-IRS1、p-AKT、FAS、HMGCR、SREBP2和SREBP1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PON1活性与含量和NAFLD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且可能通过调控p-IRS1/AKT通路影响胰岛素抵抗,并调控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7.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脂肪合成基因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SREBP-1a、-1c主要调节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SREBP-2主要调控胆固醇代谢.SREBP-1c又称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ADD1),在脂肪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SREBPs还参与脂肪合成基因的营养调控,并受胰岛素/葡萄糖和瘦素调控,而且是代谢综合征中重要的基因调控连结点.对其调控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对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内分泌代谢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脂肪源性细胞因子对葡萄糖转运体4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脂肪细胞因子与葡萄糖转运体4的相关研究对于阐明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X受体(LXR)是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核受体之一,对脂代谢的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LXR是多种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感受器,被激活后,诱导一系列与胆固醇吸收、转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表达,并促进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LXR激动剂减少肝糖异生,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LXR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与能量平衡和肥胖相关,并参与调节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作为代谢通路与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结合点,LXR可能成为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用于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细胞系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和非神经内分泌细胞。将葡萄糖转运子2、葡萄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D38、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等基因导入神经内分泌细胞系ART-20、RIN、BTC、MIN、GTC-1,可使它们具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将点突变的胰岛素基因、fmin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启动子、含葡萄糖反应元件、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的启动子等转入各种非神经内分泌细胞系中,也实现了胰岛素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分泌,并产生成熟的胰岛素。  相似文献   

11.
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糖从多方面对胰岛β细胞功能产生影响。首先,高血糖通过使β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蛋白-2表达减少,β细胞耗竭或葡萄糖失敏感,胰岛素基因转录障碍等多种机制加重β细胞葡萄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其次,高血糖使胰岛素(PI)分泌增加,PI/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值升高,而胰岛素成熟障碍。另外,短期高血糖可刺激β细胞再生,长期高血糖使其再生能力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糖对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高糖)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5,10,15和25mmol/L葡萄糖中孵育24h,然后测定:糖转运活动;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及蛋白激酶B(PKB)的磷酸化;IRS1,IRS2,肌醇磷脂-3-激酶85亚单位(p85)和PKB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抑制了这些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削弱了IR、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及PKB的丝氨酸磷酸化;下调IRS1而上调IRS2蛋白表达。结论 高糖能抑制脂肪细胞的糖转运活动,诱导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多部位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作为胰岛素信号转导中的关键酶,在调节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IR)患者中,PI-3K的含量和活性均降低,并存在对胰岛素刺激的反应缺陷。研究表明,PI-3K及其相关物质的基因变异是其mRNA表达和激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多种致IR物质,如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等也可影响PI-3K是这些物质导致IR的中介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游离脂肪酸和脂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短期内游离脂肪酸(FFAs)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长时间作用可产生抑制效应。FFAs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抑制可能通过改变葡萄糖、FFAs代谢的关键酶的活性或表达,使胰岛甘油三酯含量增加,β细胞凋亡,葡萄糖转运体-2表达下降等多种途径实现。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常有FFAs的升高。研究脂毒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指导调治糖尿病的脂代谢异常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酸通调方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羟化酶(ACC)/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通过0.25 mmol/L棕榈酸联合30 mmol/L高糖孵育24 h诱导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给药浓度。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BDG)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累积情况,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AMPK、ACC、SREB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酸通调方干预后,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减少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P<0.05),上调AMPK、ACC蛋白磷酸活化水平,减少SREBP-1蛋白表达(P<0.05)。结论苦酸通调方可能通过调控AMPK/ACC/SREBP-1信号转导过程,增强肝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减少细胞内三酰甘油蓄积,从而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棕榈酸诱导下对HepG2肝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及其对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50 ng/ml重组人抵抗素及0.5 mmol/L棕榈酸孵育HepG2肝细胞,之后用100 nmol/L胰岛素处理,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 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膜CD36表达,尼罗红(Nile Red)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脂质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增加胞膜FAT/CD36含量(P<0.05),促进HepG2细胞SREBP1 mRNA表达(P<0.05),使胞内红色脂肪小滴增多(P<0.05)。结论在高浓度游离饱和脂肪酸环境中,抵抗素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状态下通过上调HepG2的CD36表达,刺激SREBP1转录,导致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  相似文献   

17.
颗粒蛋白前体(PGRN)高表达于人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表明PGRN在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提出PGRN是通过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等相关途径抑制自噬活性引起胰岛素抵抗,对于相关机制的研究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同时作用于胰岛β细胞第二分泌调控位点水平上的多种核苷酸代谢对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离体胰岛细胞为材料,用二氮嗪阻断α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作用后,将细胞补液K^+浓度提高到30mmol/L;用葡萄糖诱导胰岛素分泌,同时测定胰岛素分泌量、ATP、ADP、GTP、GDP和UTP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胰岛素分泌仍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呈现正常的一  相似文献   

19.
1.β细胞ATP敏感姓K通道的分子生物学胰岛素的分泌受多种物质的调节,其中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刺激因素.已得到十分深入的研究.除通过葡萄糖激酶调控β细跑分泌胰岛素机制外,胰岛β细胞中糖代谢的产物ATP介导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机制亦在近年内得到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调控基因,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的相关研究甚多。在生理状态下,miR-1和miR-133调控心肌细胞分化、心脏形态的形成及心肌细胞凋亡。在病理状态下,心肌肥厚的发生与miR-1、miR-133、miR-21下调有关;一系列miRNA参与冠心病多个病理过程,如miR-126表达减少导致内皮炎性反应增强,miR-199下调促进心肌缺氧,心肌梗死后抑制miR-92可促进心血管生成,miR-29、miR-30、miR-133表达减少以促进心肌纤维化等;miR-1与miR-133可通过改变离子通道进而影响心肌自律性、传导性等多种途径引发相关心律失常;上调的miR-1、miR-133、miR-21对心力衰竭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