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门诊起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特点.方法 比较41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或3次治疗3个月的使用特点.结果 每日2次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由基线(11.5±1.4)%下降至3个月后的(6.5±0.7)%;每日3次治疗组HbAlc由(12.5±1.4)%下降至(6.6±0.5)%,两组疗效相当.每日3次治疗组全日胰岛素最大用量[(0.48+0.09)U/(kg·d)]高于每日2次治疗组[(0.39±0.08) U/(kg·d)].每日2次治疗组有52%患者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每日3次治疗组无人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分别有4例8次和3例3次发生低血糖,体重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新诊断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门诊起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和每日3次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无差别.  相似文献   
2.
胰升糖素样肽—1与糖尿病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升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释放,抑制胃排空,增加β细胞数量等作用。它还具有对葡萄糖依赖的降血糖作用,不会产生低血糖。还能使2型糖尿病(DM)病人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β细胞功能恢复到非DM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可能减少1型DM病人外源胰岛素用量。对GLP-1及其类似物或其降解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进一步研究及远期疗效的进一步观察有助于GLP-1早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有效方法。严格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延缓发生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各国的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均不足50%。患者甚至包括医生对低血糖的恐惧是启动胰岛素治疗和达到最佳胰岛素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收治的34例HLA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门诊随访,收集MS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LAP患者随访期间多数仍存在血脂异常,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平均BMI为27.14±4.04kg/m2,肥胖者(BMI>25kg/m2)占75.9%,BMI≥30kg/m2者占20.7%.平均腰围90.72±7.63cm.合并高血压者占30.8%,合并糖尿病者占61.5%,合并脂肪肝者占92.3%.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占57.7%.结论:HLAP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很高,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防治代谢综合征,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Hirata等[1]首先报告了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Graves病患者在使用甲巯咪唑时出现自发性低血糖,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其后随着此类病例报道不断增多,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概念被提出,即在某些特定人群,外源性因素,如含巯基药物,可诱导机体产生胰岛素抗体,这些抗体与内源性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生物学效应无法发挥,当这些抗体一胰岛素复合物短期内大量解离可导致一过性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发生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日友好医院因骨质疏松症处方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患者对BPs疗程的认知和口服BPs用药持续性、依从性,以及影响用药持续性、依从性的因素。方法以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包含BPs (包括口服和静脉剂型)的处方为线索,对因骨质疏松症用药患者进行电话访谈。了解患者实际用药情况和不愿坚持长期用药的原因。结果在1 395例接受电话访谈的患者中,口服BPs 1 193例(85. 52%),静脉应用唑来膦酸钠注射液202例(14. 48%)。其中计划或已经完成至少3年治疗者占25. 98%,不了解BPs疗程者占74. 02%。处方过口服BPs的患者中至少43. 04%存在MPR80%或用药时间12个月的情况;在已经停用口服BPs的患者中用药少于6个月者占51. 8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对药物疗程认知越好(OR=9. 75,95%CI:4. 29~22. 12,P0. 01),处方医生级别越高(OR=2. 46,95%CI:1. 60~3. 79, P 0. 01),并发疾病越多(OR=2. 01,95%CI:1. 12~3. 61, P=0. 02)及应用糖皮质激素(OR=1. 80, 95%CI:1. 05~3. 07, P=0. 03)的患者口服BPs依从性和持续性越好。简单告知其BPs应该长期应用后,愿意接受长期治疗者占66. 92%,不能接受长期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药物不良反应(42. 27%)。结论在中日友好医院因骨质疏松症应用口服BPs的患者中,达到良好用药依从性和持续性的比例很低。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药物安全性的解释可能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7.
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9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35例)和生理盐水组(3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ml 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入。于输液第0h、1.5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h和3h测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将胰岛素治疗时机一再延误,任由高血糖长期存在的保守做法已遭到摒弃,广大临床医师应尝试更早应用胰岛素以保证血糖达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基本病理生理缺陷,根据UKPDS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其B细胞功能仅为正常的50%,且随病程延长逐年下降。因此,针对胰岛素分泌缺陷的降糖措施应是自2型糖尿病早期就有必要采取的治疗。就药物治疗而言,改善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手段除给予促胰岛素分泌剂外,外源胰岛素的补充、甚至替代治疗应该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另外,基于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9.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目的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3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42)和NPH组(n=14).分别采用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晚10点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mg,每晚10点注射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6.7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治疗后两组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甘精胰岛素组3例,7.1% ; NPH组5例,35.7%.χ2=7.0,P=0.00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 结论每日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联合一次口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长效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补充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折发生情况,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共2 866人。填写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调查问卷,了解受访者骨折发生的类型(暴力性或非暴力性)、部位和发生年龄。分析女性一生中不同年龄段骨折发生的特点。结果 受访的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62.39±6.94)岁,受访的2 866人中有635人(19.61 %)在受访时至少已有一次骨折史,其中有73人(2.54 %)发生了两次或两次以上骨折。58.64 %的暴力性骨折发生在绝经前,80 %的脆性骨折发生在绝经后,这两种类型骨折发生的年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所有的典型部位脆性骨折当中,前臂远端骨折占比最大,为50.43 %,发生的平均年龄为(56.0±11.76)岁;髋部骨折发生占比8.33 %,平均发生年龄为(59.8±12.69)岁。结论 女性绝经后发生的骨折主要是脆性骨折,其中前臂远端脆性骨折较髋部脆性骨折至少早3年发生。加强对已发生前臂远端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女性的管理,对预防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的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