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然后对肝硬化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52.6%)高于对照组(39.0%),且观察组男性患者的感染率(58.3%)高于对照组(34.3%),年龄≥70岁组患者的感染率(58.7%)高于对照组(3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8.3%,溃疡性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1.7%,其他类型出血患者幽门螺感染感染率为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6,P=0.021);性别、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肝硬化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此外性别、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危险因素,需加强此类症状的护理监护。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部分患者在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出现再感染。了解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可正确指导患者复查时间及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现将近期国内外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94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1.7%,健康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9%,病例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袁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291-2292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与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尿素酶和14C尿素呼气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口腔以及胃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在对口腔与胃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分析的时候,有慢性胃病史的患者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5.0%,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62.5%,而无慢性胃病史的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5.9%,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47.1%。口腔HP与胃HP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胃HP感染可能是由口腔HP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生长迟缓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30例生长迟缓儿童和3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14 C呼气试验,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饮食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30例生长迟缓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6.67%(14/30),健康对照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8.75%(6/32),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迟缓组儿童在膳食结构上谷类、瘦肉类和蛋类摄入较健康对照组少,在饮食行为方面,吃饭时间超过30 min和吃饭时看电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青浦区干部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集中体检对2008年7月~8月受检的311例进行卡式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11例中感染幽门螺杆菌159例,感染率为51.13%(159/31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合并慢性胃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口臭症有关.结论:青浦区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对合并上述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在不同湿度环境中生活人群感染的差异性。方法 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分别对来自汶川三江地区的137例健康体检者和来自成都周边农村地区3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筛查。结果 汶川三江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6.28%,成都周边农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并且排除了民族构成对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影响。结论 不同湿度环境下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湿度环境可能是导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做尿素13C呼吸试验,明确病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并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3~7月消化门诊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514例患者进行测试,并对结果阳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结果:人群总感染率为56.67%(858/1514),14岁以上患者的感染率为56.25%(805/1431),14岁及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为63.86%(53/83)。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知识需求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结论:进行尿素13C呼吸试验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且简便安全,无痛苦,尤其适用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较缺乏,应加大健康宣教,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一线职工人群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 172名井下一线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素碳13C呼气试验判断是否存在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井下一线不同年龄人群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人群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同,感染率呈现出从50 ~60岁-20 ~30岁-30 ~40岁-40 ~50岁逐渐升高.结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在煤矿井下一线职工不同的年龄人群中存在着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强化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结节性胃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结节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 对77例结节性胃炎病例均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并统计感染率;检出的7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镜,比较两组间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变化的改善情况;然后对照组再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3个月后再复查内镜,比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变化的改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节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变化上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变化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节性胃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是结节性胃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节性胃炎效果显著.应用于结节性胃炎的治疗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幽门螺旋杆菌(HP)特异性抗体检测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的胃溃疡或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78例,治疗前同时行血清HP特异性抗体检测及13C呼气试验.比较两种方法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差别.结果:血清HP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79.5%明显高于,13C呼气实验的65.4%(P<0.01).结论:血清HP特异性抗体检测对HP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快速尿酶法与病理染色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符合率达80%以上。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快速尿酶法结果可靠。本文对18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测结果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8.1%。慢性浅表胃炎的检出率为 54.5%,胃癌及伴有胆汁返流胃炎的检出率为50 %及 7.7%。这些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着密切的关系。胆汁返流可能造成胃内pH的改变,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HP1188 蛋黄抗体(HP1188-IgY)在小鼠体内抗感染作用.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分析HP1188-IgY抗原特异性.建立H.pylori感染Balb/c小鼠的动物模型,预防组在小鼠灌喂H.pylori菌液前灌喂不同剂量(1、3、5 mg/mL)的HP1188-IgY,同时设PBS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过小鼠胃组织H.pylori培养、快速尿素酶实验和组织学检查观察H.pylori定植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30 000附近出现反应条带.阳性对照组8周后H.pylori的感染率为100%.HP1188-IgY剂量为3 mg/mL和5 mg/mL时,小鼠胃黏膜的H.pylori定植量减少,炎性反应减轻(P〈0.05).随HP1188-IgY剂量的增加,感染率降低.结论 该实验成功制备了HP1188-IgY,在小鼠体内能阻止H.pylori的定植,为进一步制备预防H.pylori感染的口服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3种常见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73例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反流胃炎的患者,并用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24例,HP阳性67例,阳性率为54.0%;慢性糜烂性胃炎96例,HP阳性89例,阳性率92.7%,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HP阳性15例,阳性率34.0%。3组间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这3种常见慢性胃炎与HP感染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不同民族、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1145人进行HP检测。分析HP感染与胃癌、民族、性别的关系。结果在1145例病例对照中HP总感染率为44.54%。相同民族、相同性别组间HP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维族胃癌组男性HP感染率低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维族胃癌组HP感染率低于汉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P感染率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癌患者之间分布是均衡的。胃癌患者维族女性是HP感染的明显危险因素,仍需加大样本含量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进展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解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HP阳性(n=93)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HP阴性(n=41)的患者且中下段胃癌的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随访发现,HP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HP阴性的患者(P=0.036)。结论对于合并HP感染的胃癌患者,术后行清除HP治疗可能具有预防复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鸿  刘芸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11-16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胆汁反流对残胃黏膜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1999~2005年间接受胃镜检查的201例残胃病人临床资料及同期进行胃镜检查而未接受手术的对照组176例,根据胃黏膜的慢性活动性炎症、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进行分组,结合胆汁反流、HP感染、手术方式不同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残胃组胆汁反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HP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有胆汁反流的残胃黏膜上述各种病变检出率较无胆汁反流组的明显增高(P〈0.05),同时存在胆汁反流和HP感染残胃黏膜损伤最为严重与无胆汁反流无HP感染残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汁反流是残胃黏膜组织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存在HP感染对上述残胃黏膜病变的影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仅口服阿司匹林一种非甾体抗炎药200例患者,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两组患者吸烟史、现病史、既往史,行凝血常规、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镜检查,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的患者在观察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 Logistic回归后表明年龄>60岁、糖尿病、Hp 感染、既往溃疡病史和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 OR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Hp感染、溃疡病史是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缺铁性贫血伴有慢性胃炎患者,检测其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浓度,并对胃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将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分为两组(A1、A2组)。A1组给予补铁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A2组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另以无贫血的慢性胃炎患者40例(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可成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补铁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为治疗缺铁性贫血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哮喘)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幽门 螺杆茵(HP)感染情况、免疫表型及其血清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支气管哮喘患儿与同龄健康体检儿童的14C-BUT检测结果, 并收集两组人群的粪便与血清样本,分别采用粪便HP抗原和血清HP抗体检测,比较其与 14C-BUT对于儿童HP感染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采用三种HP诊断方法(14C-BUT, 粪便HP抗原,血清HP抗体检测)筛查两组HP感染,比较各组间HP感染的阳性率是否存在差异 ;另外,对血清HP抗体阳性的哮喘和健康体检儿童,进一步采用HP血清抗体谱进行分析,以 了解哮喘并发HP感染儿童HP血清抗体谱的分布,并比较分析两组间抗体谱及血清型分布差异 。结果通过在哮喘和健康体检儿童中三种HP诊断方法比较,三者间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6,0.77,0.72,均P >0.05),在支气管哮喘与健康 体检儿童中HP感染率分别为:30.4%~32.6%和35.4%~3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P抗体阳性哮喘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中各抗体谱阳性率为:抗VacA-95KD(3 1.8%,50.9%),VacA-91KD (31.8%,50.9%),UreA-66KD(65.9%,54.5%),UreB-3 0KD(63.6%,52.7%),其抗体的阳性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64,3. 64,1.31,1.19,均P >0.05);仅CagA-116 KD抗体阳性率(36.4%,56.4%)在两组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2,P <0.05)。另外I型和Ⅱ型HP感染率在两组中的百 分比分别为:哮喘组Ⅰ型36.4%(16/44)和Ⅱ型63.6%(28/44),健康体检组Ⅰ型56.4%(31/ 55)和Ⅱ型43.6%(31/55),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χ2=3.92,P <0.05)。〖HT 5结论哮喘的发病率与HP的感染率无直接联系,但其与抗-CagA抗体的阳 性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具有特定的血清型和抗体谱分布特征,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哮喘 与HP感染的内在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