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性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AMI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病理类型为动脉栓塞、动脉夹层及动脉血栓形成。不同AMI内科合并症及临床表现存在差别。65例中,25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40例接受介入治疗;54例获得症状缓解,3例出现短肠综合征,3例自动出院,5例在院期间死亡。动脉栓塞、动脉夹层组开放和腔内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栓形成组中腔内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92.9% vs 40.0%,P=0.012 8)。介入手术相比较开放手术而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内科合并症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AMI类型。开放手术及腔内介入手术均为有效治疗方式,对于发病时间<24 h、无腹膜炎体征、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可首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介入综合治疗在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介入综合治疗的79例围术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50例;年龄范围28~80岁,年龄为(55.7±13.6)岁。所有患者均行介入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小腿周径差,患肢消肿率。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静脉通畅评分、深静脉通畅率。观察介入综合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根据Villalta评分判断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肢与健肢大腿、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85±1.27)、(4.62±1.23) cm,显著大于治疗后的(1.35±0.73)、(1.22±0.61) cm(P值均<0.01)。大、小腿消肿率分别为(75.08±16.34)%、(70.64±17.45)%。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的深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3.46±2.12)、(3.13±2.00)、(3.12±2.56)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65±2.81)分(P值均<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仅口服阿司匹林一种非甾体抗炎药200例患者,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两组患者吸烟史、现病史、既往史,行凝血常规、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镜检查,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的患者在观察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 Logistic回归后表明年龄>60岁、糖尿病、Hp 感染、既往溃疡病史和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 OR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Hp感染、溃疡病史是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