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和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酪酸梭菌(米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科D-IBS患者240例(D-IBS组),另选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水平,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将24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分别为谷氨酰胺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酪酸梭菌组(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1个月后检测D-IBS组患者3个亚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次数等)。结果 D-IBS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个亚组经治疗1个月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2个组(P0.05),单一用药的2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后CRP、IL-6、IL-1β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5%,谷氨酰胺组86.1%,酪酸梭菌组84.8%,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肠黏膜屏障指标呈正相关关系。3个亚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D-IBS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谷氨酰胺、酪酸梭菌可通过改善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有效改善症状,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参加体检的男性老年人910例,分别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询问既往饮酒史、肝炎史、药物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根据诊断标准分为脂肪肝组(174例)和非脂肪肝组(736例),按照BMI分层,分析不同层次老年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和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通过Logistic等统计方法分析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9.1%,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0%。(2)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年龄、BMI、舒张压、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63.2%、33.3%、28.7%、33.3%、70.1%,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3)将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根据BMl分层分析,两组代谢异常例数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脂肪肝组患者在BMI正常时出现代谢指标异常的例数明显多于非脂肪肝组(P〈0.01)。(4)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33.2%、27.7%、26.6%、23.8%、39.7%,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人群的4.57倍、1.82倍、1.83倍、1.48倍、3.26倍。结论在老年男性中,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等代谢异常疾病有关,可作为预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鄂 《医药导报》2010,29(8):1013-1015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38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g,tid,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40mg,bid,疗程2周;对照组37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用法同联合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后症状明显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屏障的作用及其对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NAFLD患者100例纳入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将NAFLD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A组、B组,两组均予以常规低脂饮食+有氧运动+双环醇1粒tid po,A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酪酸梭菌2粒tid po。将NAFLD组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比较两组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于给药1个月后复查患者肠屏障功能、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炎性反应指标等,并对A组与B组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NAFLD组的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升高组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IL-6、TNF-α、TG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86.0%)高于B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肠屏障损伤,可能与炎性反应激活有关。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有助于改善NAFLD患者的肠屏障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针对CXCR4基因的RNAi(RNA interference)转染AsPC-1细胞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情况及在裸鼠肺内血行转移的情况,探讨SDF-1/CXCR4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发夹结构RNA作为载体设计针对人CXCR4基因的RNA干扰,利用慢病毒成功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然后分为转染组(LV-siCXCR4-1)、阴性对照组(AsPC-1-LV-con)和空白对照组(AsPC-1细胞),三组加入SDF-1α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将三组细胞注入已建立急性血行转移模型的裸鼠尾静脉,45天后观察裸鼠肺部转移结节和肺脏组织,计数肿瘤转移结节的数目并进行HE染色.结果:SDF-1α可促进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侵袭.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裸鼠可见大量肺转移结节,而转染组裸鼠未见明显肺转移结节.结论:CXCR4基因RNAi可显著抑制AsPC-1细胞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及肺血行转移.CXCR4/SDF-1受体配体系统参与了胰腺癌的转移,通过RNAi干扰技术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别测定当日血清胱抑素C、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GFR<90 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结果 100例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33例(33%),根据GFR分成对照组和肾功能损伤组,Cys分别为(0.7±0.2)mg/L,(1.4±0.1)mg/L(P<0.01)。根据相关性分析,胱抑素C与年龄、BMI、ALT、BUN等无均无相关性,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伤可能已经存在。与血肌酐相比,CysC更能早期发现肝硬化病人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青浦区干部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集中体检对2008年7月~8月受检的311例进行卡式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11例中感染幽门螺杆菌159例,感染率为51.13%(159/31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合并慢性胃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口臭症有关.结论:青浦区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对合并上述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9.
唐鄂  陈炜  时宝忆 《胃肠病学》2010,15(12):741-744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治疗方法虽较多,但疗效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便秘型IBS(IB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IBS-C患者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5 mg tid,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0.5 mg+10 mg qn,疗程4周。治疗前后行IBS-C症状评分和精神心理量表HAMA、HAMD、SCL-90评分,根据治疗后症状总评分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4周疗程结束后,两组腹痛/不适、排便频率、粪便性状评分和症状总评分以及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对75.8%,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缓解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误诊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误诊原因,提高本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误诊经过.结果:本例因反复发作咳喘长期使用抗生素,4个月前间断出现咯血,多次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近3天再次出现咯血,入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经抗感染、止血治疗,效果欠佳.入院第4天行肺部CT扫描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右下肺大泡;双肺上叶空腔性病变,内见絮状及块状密度增高影,考虑肺大泡合并真菌感染可能.即转上级医院行经皮肺穿刺取肺组织培养,证实为烟曲霉感染.临床诊断为肺曲霉菌病,患者最终因咯血窒息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易漏诊及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