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方法(DQAl,共用9个探针,DOB1,共10个探针),对北京地区汉族49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者HLA-DOBl基因和27例IDDM患者及29名对照者HLA-DQAl基因的研究提示:(1)HLA-DQAl基因的A4等位基因(RR=11.7,Pc<0.02)与IDDM易感性呈显著正相关。(2)HLA-DQB1基因的DOB1*0601(DQW1.12)等位基因与IDDM抵抗性相关(RR=0.03,Pc<0.002)。(3)HLA-DQ657天门冬氨酸[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与IDDM易感性降低有关,而HLA-DQβ57非天门冬氨酸[HLA-DQB57Asp(-)]纯合子基因型与IDDM易感性增强有关,说明HLA-DQβ链第57位氨基酸在决定IDDM易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其它人种相比,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减少及HLA-DQβ57Asp(+)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增多可能同中国人群IDDM发病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RFLP方法对广东籍22名正常人及20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IDDM)进行了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DQB1等位基因中未发现单独出现于IDDM的类型;全部等位基因中正常对照组与IDDM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非Asp-57编码的DQB1等位基因与广东籍IDDM病人不相关;广东籍IDDM的免疫遗传基因可能在HLA-DQB1以外的其它位点。  相似文献   

3.
比较3组起病年龄不同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病人(A组≤14岁,B组15~30岁,C组≥31岁)其HLA-DQA1链52位精氨酸(Arg)与IDDM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组HLA-DQA1链52位Arg(+)等位基因频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9%,P<0.05,RR=5.98)及B组和C组(P<0.05);A组HLA-DQA1链52Arg(+)/Arg(+)表现型的频率为75%,明显高于C组(23.1%,P<0.05)。本文提示:HLA-DQA1链52位Arg与IDDM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起病年龄相关的异质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IDDM的免疫遗传学本质。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北方人群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进行计算,采用改进的计算相对风险法,分别计算2个因子中1个不存在时的优势比。结果IDDM和8个HLA等位基因:DRB10301,DRB104,DQA103,DQA10501,DQB10201,DQB10302,DPB11301,TAP10201的相关中,DRB10301为IDDM的最强相关基因。为HLA与疾病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皖籍汉人HLA-DQA1、-DQB1基因型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LA-DQA1*0103、-DQA10201、DQB1*0201、-DQB1*0303四种等位基因与皖籍汉族银屑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酰边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84例名健康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进行PCR反应,记录以上四种等位基因在他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HLA-DQA1*0201与皖籍汉族银屑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c=0.0000191,OR=8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遗传易 感性。方法 用PCR-SSP及PCR-SSO技术对51例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官平滑肌瘤患者和50例正常妇女进行 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DRB1*02,DQA1*0601在子宫平滑肌瘤组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RR=5.378,15.4),而DRB1*01、*07,HLA-DQA1*0l02却表现为对照组增高(P<0.05,RR=0.225,0.375, 0.329)。结论DRB1*02、*01、*07,HLA-DQA1*0601、*0102基因与子宫平滑肌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关联的机制。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30对PIH患者夫妇及14对正常对照夫妇进行了HLA-DQB1基因型的检测。结果:PIH患者夫妇HLA-DQB1*0502等位基因频率增高。结论:HLA-DQB1*0502可能是PIH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免疫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RFLP方法对广东藉22名正常人及20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进行了HLA-DQB1等位基分型。结果:在DQB1等位基因未发现单独出现于IDDM的免疫遗传基因可能在HLA-DQB1以外的其它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
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50例汉族哮喘病人与50例汉族健康者进行人
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汉族支气管哮喘HLA-DQB 10602基因频率高于汉族
健康对照组(P<0.01,OR=6.163)。结论:HLA-DQB 10602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病人的
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徐春生  程桦 《广东医学》1998,19(4):245-248
参照HLAⅡ型基因序列设计8条序列特异性引物,应用分别代表HLA-DR1-18血清学特异性的11株DNA标准品建立序列特异性PCR(PCR-SSP)和套式PCR方法,并对64例IDDM病人和7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1)方法学鉴定示程序了各特异性引物均能从11株DNA标准口扩增出相应的等位基因,并能检出杂合子。除HLA-DR3组特异引物对DR1发生交叉外,其余序列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亚热带地区糖尿病(DM)流行状况,探讨非超重的Ⅱ型糖尿病中胰岛素依赖者(ITDM)的诊断分型。方法:①按照1985年WHO诊断标准及全国统一的流行调查方法进行,患病率用1990年全国人口结构及世界人口结构进行标化;②利用PCR/SSD方法在IDDM,ITDM及健康对照组作HLADQB1的基因分型;③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ICA及GAD-Ab;④用放免法测血清C肽,胰高糖素及胰岛素专一受体的浓度及亲合力;⑤胰腺B超或CT检查。结果:①1994年我区DM患病率为2.43%,世界标化率为3.00%,非超重DM占总体56.1%;②IDDM组DQB1各等位基因频率,*0201,*0302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TDM组中*0201有6/22高于IDDM组,*0502明显高于IDDM组及健康对照组;③IDDM组ICA(+)为36.4%,GAD-Ab(+)为66.6%,ITDM组GAD-Ab(+)为54%;④4例胰腺CT有萎缩及钙化。结论:①亚热带地区1994年DM患病率为2.43%,比1980年患病率高2.25倍。按HKing划分此地DM流行已达到世界中等水平;②DQB1基因分型及ICA,G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家系HLA-DQA_1启动子核苷酸序列及DRB_1、DQ_A1、DQB_1单倍型分析(简报)邱长春,朱席琳,宋长兴,胡秀玲,周文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Ⅰ型糖尿病(IDDM)是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关系。方法:以葡萄糖激酶基因3’端微卫星多态性为遗传标志,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等位基因在145例非糖尿病对照组和105例NIDDM病人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共发现3个等位基因(大小为195bp、197bp、199bp,分别命名为A,B,C)和6种基因型(AA,BB,CC,AB,AC,BC)。等位基因A、B、C在非糖尿病组的频率分别为53.4%、25.2%和21.4%;在NIDDM组中分别为60.0%、17.1%、22.9%。基因型AA、BB、CC、AB、AC、BC在非糖尿病对照组为28.3%、6.2%、2.1%、24.8%、25.5%、13.1%;在NIDDM组为36.2%、1.9%、3.8%、20.0%、27.6%、10.5%。糖尿病组中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17.1%vs25.2%,P=0.03),两组的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带有B等位基因(B+)的NIDDM患者与不带有此等位基因患者(B-)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显著性,而B-的NIDDM患者诊断年龄比B+者小(51岁vs56岁,P=0  相似文献   

14.
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HLA—DRB1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创伤后MODS与HLA-DRB1相关性。方法 对PCR对37例创伤对37例创作后MODS患者18例对HLA-DRB1基因引物进行扩增,用ELISA进行IL-10测定。结果 创作后MODS患者DR2(DRB1*1501-DRB1~1502)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R2^+较DR2^-的MODS患者血浆IL-10水平和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创伤后MDDS与HLA-DR2(DRB1  相似文献   

15.
以HLA-DRB基因类扩增为参照,通过HLA-DR2组特异性扩增确定HLADR2携带者,PCR/SSP作亚型分型,并用银染PCR/SSCP分析HLA-DR2等位基因第二外显子单链构象,调查湖南地区汉族群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和健康对照59例HLA-DR2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示,HLA-DR2与SLE相关,HLD-DRB1*1501为疾病相关等位基因,该群体中检出的另外两种亚型DRB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HLA-Ⅱ类基因DR、DQ位点分型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供受者对,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方法:对429例肾移植供受者HLA-Ⅱ类基因分型进行了研究。PCR-SSP(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全过程耗时3小时。结果:(1)用PCR-SSP方法可同时、同条件进行ILA-Ⅱ类DR、DQ基因分型。(2)172例次供受者HLA-DR位点0个错配(0MM),其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100%;1个错配(1MM)为926%;2个错配(2MM)为865%。(3)在与疾病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尿毒症患者DR10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供受者DR、DQ位点基因频率及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参数与国内外报道大致相同。结论: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HLA分型手段,为进一步研究HLA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湖南汉族群体HLA—DQA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汉族群体HLA-DQA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SSP和银染PCR/SSCP技术对60名无血缘关系湖南汉族健康个体作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检出10种HLA-DQA1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范围为0.0167~0.2254,HLA-DQA1*0302,*0501,*0102常见等位基因,HLA-DQA1*0101,*0201,*0401为少见等位基因。检出2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寡核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30例汉族PCOS患者和106例汉族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HLA-DQ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PCOS组HLA-DQA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数比(OR)值提示该基因为PCOS的抵抗(不易感)基因;PCOS组HLA-DQA1.1及3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HLA-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与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PCR产物单链构象分析(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等方法,鉴定1例Ⅰ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HLA-DOA_1等位基因及DQA_1启动子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该患者携带HLA-DQA_1(0501)/DQA_1(0301)等位基因;启动子区核苷酸序列第-155位为G/A杂合型,且一161至一163bp发生CAA碱基缺失突变。该突变可能影响顺式调控元件与反式因子的相互作用,并在转录水平调控HLA-DQA_1的表达。这种突变是否与肺癌发病相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付建斌  郭素娟 《中原医刊》1996,23(10):10-11
为了探讨载脂蛋白水平与NIDDM管血并发症的关系,本文测定了28例NIDDM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_1,载脂蛋白B_(100)、HDL-C、LDL-C、TC、TG等,并与健康人和NIDDM无血管并发症者进行对照,提示载脂蛋白A_1水平、载脂蛋白A_1/B_(100)比值与NIDDM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载脂蛋白B_(100)水平则呈正相关,它们对NIDDM血管并发症的辩别力优于其他血脂成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