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检测细胞凋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4种细胞凋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以bufalin诱导HL60细胞凋亡为例,选择4例方法即电镜(EM)、DNA电泳、原位缺口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并对凋亡率进行了比较。结果:EM和DNA电泳技术是定性说明凋亡的可靠方法,而TUNEL和FCM擅长于定量检测凋亡细胞,EM、TUNEL和FCM检测的凋亡率具有显相关性。结论:研究细胞凋亡时宜选用既特异、灵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联合培养条件下睾丸足细胞能否诱导 T淋巴细胞凋亡。方法 :用 TU NEL 标记、核酸电泳、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 (T淋巴细胞 )、A组 (T淋巴细胞 +培养睾丸足细胞 2 4h培养基上清 )、B组 (T淋巴细胞 +睾丸足细胞 )等 3组中小鼠成熟 T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数量的变化。结果 :3组 T淋巴细胞在电镜下均可见细胞染色质浓集 ,核固缩裂解 ,凋亡小体形成 ;TUNEL 标记见部分细胞核染色呈深蓝色 ;核酸电泳出现典型 DNA梯状带 ;流式细胞术检测 A,B两组 T淋巴细胞凋亡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B组 T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 A组 (P<0 .0 1)。 结论 :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睾丸足细胞能够诱导成熟 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早期糖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特征。方法 方法 选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ON)、糖尿病1月(DM1)、3月(DM3)及6月(DM6)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诱发大鼠糖尿病。取各组大鼠视网膜制备血管铺片,TUNEL法标记,光镜观察。结果:TUNEL法标记的阳性周细胞核出现于DM3和DM6组,而内皮细胞见于DM6组。CON和DM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美解眠诱导鼠癫癎持续状态后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现象。 材料和方法:给SD大鼠腹腔注射美解眠(20 m g/kg),24 h 后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并以DNA 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结果:SD大鼠注射美解眠后出现典型的癫癎发作,光镜和电镜下可观察到海马神经元有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包括细胞体皱缩、胞质浓缩、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有边集现象, 同时有少量凋亡小体形成。TUNEL检测发现海马结构内可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其分布不均匀,有区域性差异,以CA3 区最为多见。致癎组海马CA3 区TUNEL阳性细胞数的平均百分率(75.14% )与对照组(9.4%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癫癎发作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网病) 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特征。方法: 选成年w istar大鼠40 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 O N)、糖尿病1 月 ( D M1)、3 月 ( D M3) 及6 月 ( D M 6) 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诱发大鼠糖尿病。取各组大鼠视网膜制备血管铺片, T U N E L法标记, 光镜观察。结果: T U N E L法标记的阳性周细胞核出现于 D M3 和 D M6 组,而内皮细胞见于 D M 6 组。 C O N 和 D M1 组未见阳性反应细胞。被标记的周细胞核小而圆, 位于毛细血管侧面, 稍突出于血管壁。而内皮细胞核大而呈现椭圆形, 位于毛细血管中央, 与血管平行, 阳性反应细胞染色质分布不均, 表现为环形核、新月形核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 早期糖网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 内皮细胞亦存在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气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机制,并初步探讨NO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以SNAP作为NO供体,采用HE,TUNEL,荧光双染后光镜观察以及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NAP作用下的细胞凋亡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 观察发现, 0.4mmol/L  SNAP作用 8-10 h即能明显地诱导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 SNAP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爬片的HE染色结合TUNEL标记是检测凋亡的较为准确且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位细胞凋亡的荧光,酶免疫化学法检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法和酶免疫化学法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实验分别对小鼠心肌组织、人慢性肝炎肝组织和内膜增生的小型猪血管组织进行了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①心肌无凋亡细胞发现,肝组织和血管内膜组织有散在的0~12个细胞/25倍物镜视野的细胞标记阳性(凋亡)。②酶免疫化学法TUNEL实验的检测敏感度较荧光法TUNEL实验的敏感度高。③过高的末端转移酶可导致假阳性的产生,对荧光法TUNEL实验,末端转移酶/标记缓冲液比例应为1∶9~19,而对酶免疫化学法则以1∶59为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番荔枝内酯凋亡诱导作用,以及TUNEL法用于凋亡检测和抗癌药所致凋亡的探讨。方法: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DNA凝胶电泳,电镜等技术,研究番荔枝内酯对具有多药抗药性的耐阿霉素的人乳癌MCF7/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结果:电镜下观察到细胞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形条带。TUNEL法检测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形态学改变的凋亡细胞。结论:番荔枝内酯对人乳癌MCF7/ADR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5mg/L,并诱导其凋亡。TUNEL法可配合其他方法用于检测抗癌药诱导的人癌细胞凋亡及抗癌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核酸疫苗pcDNA3-γcC1诱导囊尾蚴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树汉  郭瀛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90-1091,I002
目的:观察核酸疫苗pcDNA3-γc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非接种组,且未经凋亡诱导的细胞核无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经诱导或免疫接种组的细胞核均表现为极强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结论:首次观察到到疫苗接种后引起寄生生物细胞凋亡的现象,为阐明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结扎新生7d龄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吸8%浓度氧2h制成HIBD模型,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电泳分析综合研究新生大鼠HIBD后脑细胞的死亡形式。结果:缺氧缺血(HI)后0hHE染色即发现左侧纹状体有一些神经元呈凋亡早期的改变;HI后18hTUNEL染色在左脑皮质及纹状体见到阳性凋亡细胞;HI后2dDNA电泳见到DNA梯形带;HI后2~3d凋亡达高峰;持续至少21d。结论:3种方法均表明细胞凋亡为HIBD后神经元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输精管结扎对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大鼠输精管结扎和假手术后2~12周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结扎组的亚单倍体峰增高,亚单倍体细胞百分率升高;TUNEL法则显示结扎后总的生精细胞凋亡数较假手术后明显增加(P<0.001)。结扎后不同时间组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2周、6周、10周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凋亡数前者均高于后者(P均<0.05),12周组精原细胞凋亡数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果表明输精管结扎会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2.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缺血性脑损伤主要是以细胞凋亡的方式发生。方法;用TUNEL法标记检测损伤的神经细胞,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 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蛋白。结果:手术组检测到TUNEL标记的阳性神经细胞主要位于海马CA1区,渐进性增多,第3天达到高峰,可检测到凋亡小体和正在形成凋亡小体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活动期SLE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微量全血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对38例活动期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进行检测。结果 38例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P〈0.01),CD3^+细胞、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4.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认识T大颗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利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及免疫发型检查分析3例T-LGLL。结果:3例有朋颗粒淋巴细胞(LGL)明显升高。细胞化学染色:POX(-),PAS阳性率100%,ANAE:T样酶型(+),ACP(+),TRAP(-),免疫表型CD2(+),CD3(+),CD4(-),CD8(+),CD57(+),TCRαβ(  相似文献   

15.
用DNA末端法研究番荔枝内酯凋亡诱导作用,以及TUNEL法用于凋亡检测和抗癌药所致凋亡的探讨。方法: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DNA凝胶电泳,电镜等技术,研究番荔枝内酯对具有多药抗药性的耐阿霉素的人乳癌MCF-7/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结果:电镜下观察到细胞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睾丸炎期间生精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Giemsa染色,TUNEL及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经Giemsa染色可见一些生精细胞2及巨大核细胞的核染色致密,形状不规则。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正常小鼠睾丸内亚单倍体很少,模型小鼠睾丸内亚单倍体增多。TUNEL阳性细胞在模型小鼠睾丸内增多,主要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管腔中的巨大核细胞。  相似文献   

17.
5-氟尿嘧啶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体外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及细胞凋亡与Ki-67抗原、核增殖抗原(PCNA)、P53蛋白、Bax蛋白、死亡受体Fas表达的关系。探讨5-FU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3’-OH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Ki-67、PCNA、P53、B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VP-16诱导PC-3细胞凋亡和癌基因blc-2及C-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PC-3细胞凋亡,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bcl-2及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和FCM检测表明,PC-3细胞的凋亡率随VP-16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和c-myc基因表达的阳性百分率随VP-16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术定性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术半定时取观察了电主辐射对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影响的时程变化及量效关系,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脾脏出现较多典型的凋亡的淋巴细胞,0.075Gy照射后细胞超微结构无显著变化,TUNEL法观察到剂量电离辐射使脾细胞凋亡增多,低剂量电离辐射则使脾细胞凋亡减少,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呈“  相似文献   

20.
TUNEL技术原位检测肝癌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江  王文亮  李玉松  刘斌 《医学争鸣》1999,20(2):102-105
目的 用缺口末端标主技术(TUNEL)对肝硬变,肝细胞肝癌及培养肝细胞癌细胞系的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 采用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原位末端标记试剂盒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组织和培养肝细胞进行TUNEL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会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结果:TUNEL阳性信号为黄绿色或黄色强荧光,位于胞核,呈环行,小圆形或颗粒状,提示凋亡细胞有典型的新月体状染色质边集,核浓缩以及有大量微核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