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22例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发现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年龄为12-14岁,未见有10岁以下发病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外向性格发病多。59%的患儿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其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为主导症状,典型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表现“三高三低”症状,但躁狂发作时有15.8%具有“分裂性”症状,抑郁发作时有28.6%具有“分裂性”症状,因此不能认为“分裂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专有症状”。  相似文献   

2.
23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与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991-1994年痊愈出院的4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5-9年的门诊随访、信访和个别走访。结果 在随访期中有231例复发,复发率为57.5%。单因素分析发现,初发病年龄早、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低、阳性家族史、性格急躁、维持治疗时间短、病症亚型为双相、较多的生活事件、临床表现伴有妄想者等因素与复发有关,而特别、发病形式和首次发病平均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复发无关。在复发季节方面,躁狂发作者以春季较式,抑郁发作者以冬委较多。复发时间多在出院后2年内。结论 长期药物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对预防和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情感性精神障碍231例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的有关因素和规律,方法:对402例首次发病治愈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进行5-9年的门诊随访,信访和个别走访。结果:有231例复发,复发率为57.46%,复发与首次发病年龄较早,阳性家族史,性格共躁,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服药维持治疗时间较短,双相发作,临床表现易激惹和亡想,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发病形式,首次住字平均时间等因素无关,复发在出院后2年内多见,复发季节;躁狂发作春季复发较多,抑郁发作冬季复发较多。结论:药物维持治疗是减少或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对预防和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5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比较发现,30岁后者发病者前多有诱因,自杀观念,躯体症状,生物性症状及神经症性症状出现频度较高,抑郁发作时多呈激越型表现。而30岁前发病者抑郁发作时多呈迟钝亚型,躁狂发作时的暴力行为较多,认为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中,要重视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不良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疾病期表现为躁狂相和抑郁相。最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抑郁给大多数患者造成的问题比躁狂更为突出。双相Ⅰ型患者一生中有明显抑郁症状的累计时间平均超过30%,而躁狂症状累计时间少于10%。此外,未经治疗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为20%,而绝大部分自杀企图发生在抑郁发作期间心。然而,对于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的有效治疗尚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电解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电解质改变和验证混合样本的优越性。方法:对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了红细胞钾、钠和血浆钾、钠、氯。结果:患者组的情感改变与血钾吾正相关,患者组血钠和血氯的相关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为高;患者组中所见的相关性在躁狂组和抑郁组中增消失。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食欲改变可能影响血钾;钠、钾、腺苷三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解释患者组的血钠和血氯相关性增高;用混合样本进行  相似文献   

7.
丙戊酸镁是一种良好的抗癫痫药,对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有良好的作用。为此,我们对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1995~1996年间住我院,符合CCMD-2-R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7例,分别以丙戊酸镁与碳酸...  相似文献   

8.
儿童期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将54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年龄≤16岁的患者(儿童少年组,以下简称儿少组),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的53例成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成人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儿少组缓慢起病者(50%)多于成人组(23%),发病次数[(3.3±4.2)次]多于成人组[(2.3±1.8)次;x2=6.11~9.05,P<0.05];儿少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症状与成人组无本质区别,其中在联想困难、疑病、自杀观念、自杀行为、疲乏、体重下降、食欲下降方面少于成人组(P<0.01,P<0.05),焦虑、激越和学习成绩下降多于成人组(P<0.01);躁狂症精力充沛、精神运动性兴奋、社会功能受损少于成人组(P<0.05,P<0.01);儿少组的抑郁发作者有26%、躁狂发作有66%分别伴有行为问题;儿少组的幻听、牵连观念及怪异行为多于成人组(P<0.05).结论儿童抑郁症和躁狂症伴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儿童与成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能是起病于不同年龄的同一疾病.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患者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睾酮和雌二醇的变化。方法:以放射免疫法对首次发病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中睾酮和雌二醇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者血清雌 二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女性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睾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女性。治疗后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浓度显著下降,对睾酮浓度影响不大。结论:精神分裂症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情感性精神障碍痊愈后维持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痊愈病人进行5年随访,分析停药者与维持治疗者的复发率。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率66.4%,维持治疗者复发率66.2%,停药者复发率66.7%。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者自然病程结束后不需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候因素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993年中国7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其终生患病率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降水量、纬度及所处的气候区之间关系。结果:以大庆、吉林、沈阳、北京4个地区为代表的温带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南京、上海、长沙3个地区为代表的亚热带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与气候各因素问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气候因素会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病产生影响,不同气候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军人精神障碍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246例首次住院军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军人精神障碍以精神分裂症最多,其次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生活事件以评优受挫、人际关系紧张,名誉受损为多见;生活事件不但与心因性精神障碍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及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三)情感性精神障碍涉法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涉法行为特点。方法:对司法鉴定中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62例,和自拟项目对躁狂组。抑郁组的非法行为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躁狂症违法者以滋扰他人、盗窃、抢动等行为为主,现实性动机作案居多;抑郁症则以凶杀行为为主,病理动机居多。女性患者以性受害为主。结论:躁狂症以现实性动机所引起的一般性违法行为居多,常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抑郁 病理性引发的暴力凶杀恶性违法行为居多,常被评定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混合性躁狂症(即抑郁与躁狂状态混合存在)与单纯性躁狂症(即单次和反复发作的躁狂状态)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入组标准 (1)符合CCMD-2-R中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相的诊断标准;(2)去除躯体疾病或药物所致躁狂或抑郁状态;(3)年龄为16~60岁。1.2 方法 凡以符合上述条件的住院者作为研究组(38例),并以出院时均诊断为单次或反复发作躁狂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1例)。2 结  果在3220例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之间收住我院患者中,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者676例(815例次)。其中,诊断为双相情感性精…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性障碍发病与性别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情感性障碍发病与性别的关系,对30年前首次入院经再确诊的102例情感性障碍Ⅰ级亲属中同病者的发病与性别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Ⅰ级亲属情感性障碍患者总体分析未见发病与性别有关;但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显示女先证者Ⅰ级亲属情感性障碍患病风险率比男先症者Ⅰ级亲属大得多(P<0.01)。此结果有助于提高对情感性精神障碍遗传学的认识,对本病女病人的婚育及心理卫生保健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101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危险因素。方法用迟发性运动障碍量表(Simpson量表)、认知功能问卷调查,并收集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TD的危险因子。结果TD与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因躁狂住院的次数呈正相关。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可能是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TD产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方法对天津市安定医院1997-1999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月入院量和同期气象资料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月入院量与同期气压、日照有显著意义的相关。结论日照、气压和风速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躁狂性木僵(附二例报告)》一文的意见杨怀亮《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4:253刊载了《躁狂性木僵(附二例报告)》一文(以下简称躁文),笔者认为将该二病例诊断为躁狂性木僵不妥,缺乏依据。何谓“躁狂性木僵”?从字义上看,躁狂性木僵是情感性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测住院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314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逐步回归分析之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影响闻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族史阳性南面在酸锂合并抗精神病药、发病年龄小、家庭关系好。结论 提示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测住院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314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应用逐步回归分析之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族史阳性、碳酸锂合并抗精神病药、发病年龄小、家庭关系好。结论 提示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