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静  石任兵  刘斌  秦雯  刘晶 《中成药》2002,24(3):231-233
清热解毒复方经临床实验证明是治疗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等的有效方剂,它由金银花、牛蒡子、连翘、薄荷4味中药组成.我们对它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并筛选出了清热解毒复方的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根据文献报道[1],黄酮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均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该方剂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内在质量,选用该方剂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含量较高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牛蒡子苷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2.
HPLC 测定银翘散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著名方剂,由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桔梗、薄荷、淡豆豉、甘草9味药材组成[1],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2]。本方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现标准中只有药材的显微鉴别项目,尚无含量测定项目。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木脂素类[3],臣药牛蒡子中的牛蒡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醉鱼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用YWG-C18色谱柱 (4 .6mmid×25 0mm ,10μm) ,乙腈-3%醋酸水溶液 (25∶75)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326nm ,室温下对醉鱼草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醉鱼草苷进样量在 0.25~0.84μg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n=5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3% ,RSD为 1.82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快速 ;可作为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 :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离得到 11种成分 ,鉴定为牛蒡子苷 (Ⅰ )、连翘苷(Ⅱ )、连翘酯苷 (Ⅲ )、甘草苷 (Ⅳ )、甘草素 (Ⅴ )、染料木素 (Ⅵ )、芒柄花素 (Ⅶ )、大豆素 (Ⅷ )、6 甲氧基大豆素 (Ⅸ )、3,3′ ,4 三甲氧基鞣花酸 (Ⅹ )和绿原酸 (Ⅺ )。结论 :染料木素、大豆素、6 甲氧基大豆素和 3,3′,4 三甲氧基鞣花酸为首次从银翘散群药中获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为对照,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0 ℃。结果 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分别在0.039 4~0.788、0.020 5~0.410、0.068~1.36、0.034 8~0.697和0.037 6~0.75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5%)、99.5%(RSD=1.2%)、98.7%(RSD=1.9%)、96.7%(RSD=2.3%)和98.2%(RSD=2.0%)。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为银翘散及其类方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HPLC同时测定采集于全国34份牛蒡子和牛蒡不同部位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最;建立牛蒡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水:Omin,55%;10min,46%;20min,30%线性梯度),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牛蒡苷的线性方程为Y=540.83X-937.02(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1.58%;牛蒡苷元的线性方程为Y=38.257X-24.926(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1.74%.本实验建立的牛蒡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1.0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同时测定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可用作牛蒡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价牛蒡子药材的内在质量.牛蒡不同部位所含牛蒡苷和牛蒡苷元考察结果表明,牛蒡绒毛、果皮、总苞、芽较其他部位含有较多牛蒡苷和牛蒡苷元.  相似文献   

7.
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目的 :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 :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波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离得到 6种黄酮类成分 ,为醉鱼草苷、金合欢素、橙皮苷、异甘草素、异甘草苷和金丝桃苷。结论 :醉鱼草苷和金合欢素为首次从银翘散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牛蒡苷元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高阳  董雪  康廷国  赵长智  黄智  张效禹 《中草药》2002,33(8):724-726
目的:体外观察牛蒡苷元(arctigenin,ACT)抗甲1流感病毒作用,为进一步确认ACT是牛蒡子Fructus arctii解表功能有效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以流感病毒血浆滴度为指标,观察ACT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ACT浓度(mmol/L)为6.7,13.4,26.8和53.6的血凝滴度抑制率(%)分别为0.75,87.5和100。结论:ACT在体外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作用,是牛蒡子解表功能的有效成分,对其进行含量测定作为牛蒡子质量标准的定量指标是适宜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牛蒡子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牛蒡子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可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牛蒡子提取物在100,50及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且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牛蒡子药材水解后药材中牛蒡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牛蒡苷元的含量测定为指标,测定牛蒡子药材水解后药材中牛蒡苷元的含量。Agilentll00液相色谱系统四元泵,色谱柱:Phenomsil PC-8025,(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5);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元的线性方程Y=905.74X-90.113,r=0.9993,线性范围0.81~4.86μg;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2.244%。结论:采用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皆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牛蒡苷元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银翘散煎剂与5种银翘解毒成药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银翘散煎剂与5种相关成药(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液、银翘解毒合剂等)的HPLC特征图谱、日服用生药及指标成分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色谱法,phenomenex luna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银翘散煎剂HPLC特征图谱,识别了其中的16个特征峰,上市银翘解毒成药如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合剂分别保留了煎剂中6和10~13的特征峰,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等指标成分日服用量与煎剂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银翘散煎剂与5种银翘解毒成药HPLC 特征图谱、日服用生药及指标成分量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基于临床汤剂研发与生产的成药制剂应关注并克服汤剂成药化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动态优化方法优选维C银翘片中牛蒡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牛蒡子苷含量,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乙腈-水(20∶80)。通过比较动态优化工艺与原提取工艺对维C银翘片提取率、指标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动态优化方法应用于维C银翘片中牛蒡子提取工艺优化的可行性。结果:动态优化工艺与原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基本一致。动态优化工艺为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40,60 min;提取时间较原工艺节约58%,耗电量节约53%。结论:动态优化方法可运用于维C银翘片中牛蒡子提取工艺的优化,该工艺能减少提取时间、降低能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银翘方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银翘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达菲,疗程均为5d。结果两组疗效相近。结论中药加味银翘方有明显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能有效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临床疗效基本等同于达菲。  相似文献   

14.
建立银翘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并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探索银翘散水煎液煎煮过程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阐明银翘散"香气大出即取服"的科学内涵提供研究依据。制备不同煎煮时间银翘散水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学特征图谱及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考察不同煎煮时间对银翘散水煎液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煎煮时间银翘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相似度较大,表明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类似;浸泡20 min后,银翘散5种指标成分溶出均达到2 h最大煎出量的39.7%;刚煮沸时,5种成分溶出均达到最大煎出量的69.5%;煮沸5 min时,香气大出,提示水煎液中挥发性成分浓度达到较大值,而5种成分溶出均达到最大煎出量的79.1%;煮沸10 min时,5种成分溶出均达到最大煎出量85.7%;煮沸15 min后,5种成分浓度变化均不明显(RSD4.3%),且香气变淡,提示挥发性成分已大量蒸发散失。结果表明,煎煮时间对银翘散化学成分含量影响较大,煮沸约5 min时,香气大出,水煎液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浓度均较大,银翘散"香气大出即取服"传统煎煮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产生的致炎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等效剂量(13.8g/kg)的大鼠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FM1感染NR8383细胞1h后,加入15%的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同时设正常细胞和病毒对照组。药物作用后6、12、24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MCP-1的含量,放免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性介质PGE2、PLA2、LTB4的含量;药物作用后8、24、36、48h,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自由基NO、iNOS含量;药物作用后24h,RealtimePCR检测细胞内TNF-α、MCP-1的mRNA水平。结果: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抑制了FM1感染NR8383细胞后TNF-α、MCP-1的转录和表达(P<0.05),抑制了NO、iNOS的产生(P<0.05),降低了PGE2、PLA2、LTB4、MDA的含量(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明显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后肺泡巨噬细胞内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防性中药防治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防性中药抗流感病毒及其黏膜免疫调节机制。方法:56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8只)和正常组(8只),建立小鼠流感病毒H1N1/FM/1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病毒唑组(0.1 g·kg-1),银翘散组(40 g·kg-1),玉屏风散组(60 g·kg-1),冰香散雾化组(0.6 g·kg-1),冰香散滴鼻组(0.03 g·kg-1),ig给药,5 d后处死小鼠,测定病毒载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对气管黏膜树突状细胞(DC)数量(OX-62),成熟度:以CD80,趋化因子激素受体7(CCR7)阳性表达面积表示及抗原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影响;对鼻通道淋巴组织细胞CD4+,CD8+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中药对病毒载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气管黏膜OX-62增加,冰香散(雾化)能使流感病毒感染鼠DC数降低,CD80和CCR7明显下降,而病毒唑和银翘散制剂能提升CCR7阳性表达面积,流感病毒感染鼠黏膜TLR2,TLR4表达增强,冰香散能抑制流感病毒感染鼠TLR2的表达,冰香散滴鼻给药能提高CD4+,CD8+的水平,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三类防治流感的中药均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呼吸道黏膜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翘散最佳煎煮时间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以1∶1分为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采用煮沸后12 min的银翘散汤剂,试验组采用煮沸后6 min的银翘散汤剂,每剂煎取药液200 m L,根据病情,分别给予100 m L/次,2~4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降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进行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显率为69.23%,高于对照组的51.61%(P0.05);用药后3 h和6 h试验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咽痛、恶风、头胀痛、鼻塞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煮沸后6 min的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犯卫证)解热、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免疫调节方面均优于煮沸后12 min的银翘散,因此临床建议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为煮沸后6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扁桃腺炎方用加味银翘散治疗,水煎服,分4次服用。[结果]治愈7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与病毒唑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和血清心肌酶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2组患儿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治疗3 d后,2组患儿心肌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翘散加减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病程,改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