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鼠脑淋巴引流对缺血性脑水肿影响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脑淋巴引流在缺血性脑水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干湿重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淋巴引流阻断前后缺血区脑组织的含水量、Ca2 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单纯局灶性脑缺血组 (MCAO组 )术后 2 4h、48h、72h缺血区脑含水量较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0 1)。局灶性脑缺血脑淋巴引流阻断组(MCAO CLB组 )术后缺血区脑含水量较术前亦明显增高 (P <0 .0 0 1) ,且与同一时间MCAO组相比增加 (P <0 .0 5或P <0 .0 1)。②MCAO组术后缺血区脑组织Ca2 含量增加 (P <0 .0 0 1)。MCAO CLB组术后Ca2 含量与同一时间MCAO组相比增加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脑淋巴引流参与缺血性脑水肿时水肿液的引流 ,当这一途径发生障碍时 ,可使脑缺血性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中的表达,观测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AC)在对其含量的影响,探讨MAC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TTC染色观察再灌注48h缺血损伤面积。结果 iNOS活性在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内板低,在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活性显著升高(P〈0.01),于再灌注48h达到高峰,在MAC预处理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MAC预处理组TTC染色缺血损伤面积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iN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活性显著增高,MAC预处理能有效抑制iNOS激活,减轻缺血性损伤范围,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归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当归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TTC染色计算脑缺血梗塞灶体积。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 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与单纯缺血再灌组相比 ,当归治疗组TTC染色显示当归治疗组脑缺血梗塞区体积缩小 (P <0 .0 5 ) ,凋亡率和凋亡指数较单纯缺血再灌组有明显下降 (P <0 .0 1 ) ,Bcl 2蛋白表达与单纯缺血再灌组无差异 (P >0 .0 5 ) ,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②缺血 2h再灌 4 8h组较缺血 2h再灌 2 4h组 ,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①当归能抑制Bax蛋白的表达 ,减少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这是当归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②缺血 2h再灌 4 8h ,脑缺血神经细胞迟发性损伤已开始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电凝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障碍、测量脑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观察PTX干预后缺血区脑组织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缺血脑组织iNOS表达大量增加,PTX各剂量组梗死周围iNOS蛋白表达下降(P〈0.01)。其中,PTX高剂量组效果最优,与川芎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X可以减少脑梗死体积。结论PTX可抑制缺血脑组织iNOS的表达,具有减轻缺血后脑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信使分子CO/NO的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初步探讨HO-1、i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O-1、iNOS在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分布。结果iNOS在海马、皮质、基底节均有分布以灶周皮质最多。HO-1在同侧海马、皮质、基底节、丘脑均有分布,以灶周皮质为最多。iNOS的表达在缺血后2h出现,24~48h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HO-1表达在缺血后0.5h即出现,缺血后6~12h达最高峰。在缺血皮质半暗带的某些神经细胞有iNOS及HO-1的共同表达。结论脑缺血早期即有HO-1的表达,而iNOS表达则较晚出现,其表达的高峰期晚于HO-1。在半暗带的某些神经细胞可见有HO-1和iNOS的同时表达。  相似文献   

6.
宋晓伟  闵连秋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31-133,I000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变化及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单纯脑缺血组及PC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于脑缺血后24 h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iNOS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局灶性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iNOS活性明显降低(P<0.01);PC低、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降低iNOS活性(P<0.01),改善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但中、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能够降低海马组织iNOS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马春华  穆春晓  刘耘 《医学争鸣》2006,27(21):1940-1942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丹星通络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假手术 生理盐水)、模型组(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缺血再灌注 尼莫地平)、复方丹星通络汤组(缺血再灌注 复方丹星通络汤). 每组分别连续5 d灌胃口服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复方丹星通络汤. 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 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大脑FAS细胞表达. 结果:模型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LDH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尼莫地平组、复方丹星通络汤组血清中LDH活力明显降低(尼莫地平组vs 模型组,P<0.01; 复方丹星通络汤组vs模型组,P<0.05),尼莫地平组和复方丹星通络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模型组大脑FAS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尼莫地平,复方丹星通络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复方丹星通络汤组脑组织FAS阳性细胞数表达显著下调(P<0.01),复方丹星通络汤组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P<0.01). 结论:复方丹星通络汤可有效地防止FAS及LDH升高, 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2 4只小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 ,采用线栓法制作可逆性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模型 ,缺血 30min 再灌注 2 4h ,亚低温组在MCAO后 1h开始给予 34.5℃ - 35℃亚低温处理 2h。分析两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的变化。结果 亚低温组脑组织含水量在亚低温后 3h、2 4h的较常温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亚低温组在亚低温后 3h、6h、12h、2 4h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脑组织含水量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具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对小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降低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缺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48 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来源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对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闭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脑组织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硝基酪氨酸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腹腔注入氨基胍抑制iNOS活性可使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iNOS来源的NO/ONOO-可促进Caspase-1蛋白表达,这可能是iNOS活性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 )在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复制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测定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再灌注损伤组脑组织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NO- 2 /NO- 3(代表一氧化氮水平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水平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的NO- 2 /NO- 3、iNOS、MD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P <0 .0 1 ,P <0 .0 5) ,而SOD的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内有大量的ONOO- 产生 ,ONOO- 参与脂质过氧化 ,介导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尼莫地平和丹参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豚鼠耳蜗损伤的改善机制.方法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6 h组、缺血再灌注6 h用药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尼莫通500 μg*kg-1,丹参5 g*kg-1)及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手术前及处死前分别测试ABR、耳蜗标本HE染色和电镜观察、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耳蜗组织iNOS免疫组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相比,用药组ABR各波潜伏期缩短、阈值降低,毛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耳蜗MDA含量及SOD活力、iNOS在耳蜗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再分为12 h和24 h 2个亚组,治疗组给予步长脑心通灌胃(剂量为0.45 g.kg-1.d-1);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eNOS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光镜下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NOS表达显著降低(P<0.05),eNOS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NOS表达、增强eNOS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VEGF、Flk1的表达和蛋白水平,同时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在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VEGF和Flk1阳性细胞,脑缺血后VEGF和Flk1阳性细胞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补阳还五汤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强VEGF和Flk1的表达,提高VEGF蛋白水平(P<0.05);于7、14d补阳还五汤作用强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Flk1的表达和提高VEGF蛋白水平,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外周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组(LLT,31.25 mg•kg-1)及OMT 35、70和105 mg•kg-1 腹腔注射给药组;脑室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LLT 0.15 mg•kg-1组及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面积为指标观察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检测OMT脑室注射给药大鼠血清NO含量。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腹腔注射OMT 105 mg•kg-1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OMT 70和105 mg•kg-1组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 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大鼠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室注射OM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枢作用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大鼠大脑缺血时神经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脑缺血时神经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方法利用膜片钳内面向内外式记录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1、5、10 m/ml)丹参时对ATP敏感性钾通道的活性和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丹参降低单个通道内向电流开放概率,激活通道的多级开放,降低通道对胞内ATP的敏感性.结论丹参有类似钾通道开放剂作用,具有保护脑缺血缺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进行假手术操作,未使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I-R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1后,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 mg•kg-1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测定脑梗塞体积;HE 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P< 0.05);I-R组海马神经细胞发生严重损伤,细胞核固缩、浓染,P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显著减轻;I-R组和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 0.05),但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I-R组(P<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抑制大鼠脑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皮质及皮质下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含量,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8,24h动物模型,用高香草酸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PAO活性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多胺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PAO活性在再灌注8h后开始升高(P<0.01),其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1);实验组腐胺含量于再灌注4h后即开始逐渐升高(P<0.05),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5);再灌注8,24h实验组精脒、精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明显增高,PAO活性的增高促使腐胺高峰的形成,对脑缺血损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及其对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Ngb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Hemin(Ngb 诱导剂)组、LY(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和Hemin+LY组,每组12只。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4 h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组织梗死体积;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gb mRNA表达水平及PI3-K/Akt活性。结果:假手术组未见TTC不着色区,未检出神经功能缺损。与缺血组比较,Hemin组大鼠脑组织中Ngb和Ak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与缺血组比较,LY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增加(P<0.01),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Ak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Ngb无明显变化。与Hemin组比较,Hemin+LY组大鼠脑组织损伤加重,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gb未被抑制。结论:Ngb可以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并且可能通过PI3K/ Akt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预防急性肺损伤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及油酸模型组(作为对照);水蛭预防组,注油酸前24h,12h,1h水蛭0.5g/kg灌胃;水蛭丹参预防组,注油酸前24h,12h,1h水蛭丹参合剂1.0g/kg灌胃。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小时采血测SOD、LPO、TXB_2、6-keto-PGF_(1α),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客观地评价药物的预防效果。结果:水蛭预防组及水蛭丹参预防组较油酸模型组SOD、6-keto-PGF_1α明显增高(P<0.01.P<0.05),LPO、TXB_2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提示水蛭丹参能改善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及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中药预防急性肺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