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采用假丝酵母菌属评分(CS)以预测普通外科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IC),弥补血培养方法的不足。方法采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普通外科ICU 307例患者资料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参考国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标准(CS=2×脓毒症+1×外科手术+1×全肠外营养+1×假丝酵母菌属定植),以CS=3作为预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界值,并将评分结果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7例ICU患者中,CS≥3者145例占47.2%;确诊IC感染患者34例,感染率为11.1%;CS≥3的确诊感染IC患者33例,占总体确诊感染IC患者总数的97.1%。结论假丝酵母菌属评分方法早期预测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临床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二肽基肽酶Ⅴ(dipeptidyl peptidasesⅤ,DPPⅤ)肽段IgG类抗体(抗DPPⅤ)的ELISA法,评估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重组烟曲霉DPPⅤ肽段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中抗DPPⅤ的ELISA法,检测105例IA患者、200例非IA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中抗DPPⅤ水平,确定cut off值,考查方法的精密度和特异性。部分IA患者抗DPPⅤ结果与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抗体(抗TR)检测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结果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建立的ELISA法检测吸光度(A)值为6.688、0.709的2份抗DPPⅤ抗体阳性血清,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和8.0%,批间CV为7.1%和10.7%。重组抗原对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阻断率90%。以A值0.542为cut off值,对IA诊断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0.7%。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抗DPPⅤ阳性率(75.3%,55/73)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5);92例IA患者血清抗DPPⅤ、抗TR和GM测定总阳性率分别为63.0%、60.9%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GM阳性率(89.7%)显著高于抗DPPⅤ、抗TR的阳性率(41.4%和34.5%),χ2分别为14.96、18.75,P均0.01。抗DPPⅤ与抗TR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82.6%,抗DPPⅤ、抗TR和GM试验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6.7%。结论检测抗DPPⅤ抗体的ELISA法精密度和特异性较好,对侵袭性曲霉感染具有潜在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多个指标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应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90例。应用mRECIST标准评估TACE术后影像学应答,将肿瘤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定义为有应答组(n=89),将疾病进展(PD)和疾病稳定(SD)定义为无应答组(n=10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利用Cox回归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CR、PR、SD和PD的患者分别有39(20.5%)例、50(26.3%)例、67(35.3%)例和34(17.9%)例。总人群的mRECIST客观应答率为46.8%。应答组的生存期明显高于无应答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9(95%CI:25.0~34.8)个月和7.5(95%CI:5.7~9.3)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ECIST应答(HR=2.02,P<0.001)、乙型肝炎(HR=4.03,P<0.001)和门静脉侵犯(HR=2.12,P=0.008)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ECIST应答对经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总结60例马蹄内翻足术后预防石膏松脱的护理。术后加强石膏固定情况的观察,重视体位护理,注意肢体活动干预,给予出院指导,有利于预防石膏松脱,达到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12日含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以下简称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黑龙江省于第一时间对曾服用或正在服用问题奶粉的婴幼儿进行了免费筛查.为探讨服用问题奶粉与造成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及泌尿系统症状间的关系,收集2008年9月15—22日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门诊筛查出泌尿系统阳性症状及体征的患儿76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外周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组(LLT,31.25 mg•kg-1)及OMT 35、70和105 mg•kg-1 腹腔注射给药组;脑室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LLT 0.15 mg•kg-1组及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面积为指标观察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检测OMT脑室注射给药大鼠血清NO含量。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腹腔注射OMT 105 mg•kg-1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OMT 70和105 mg•kg-1组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 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大鼠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室注射OM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枢作用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霞  刘芬  吕文伟  刘杰  韩丹丹 《中草药》2006,37(2):255-257
氧化苦参碱(oxym atrine)是苦参总碱的主要成分,属双稠哌啶类生物碱。近年研究证明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解热、降温、抗肿瘤及抑制心肌细胞钠电流等药理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与水合氯醛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并能加强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苦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匹配血小板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过allo-HSCT后发生免疫性PTR患者16例,共输注单采血小板253次。根据血小板输注前交叉配型试验结果进行分组,结果阴性为配合性输注组(37次),阳性为非配合性输注组(216次);其中13例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根据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分为HLA-I类抗体阳性配合性输注组(28次),HLA-I类抗体阳性非配合性输注组(158次)。以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校正后增高指数(CCI)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输注策略对allo-HSCT后PTR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 16例PTR患者,其中HLA-I类抗体阳性13例,HPA抗体阳性3例。配合性输注组血小板输注24 h-CCI和有效率分别为7.188(1.035,11.9)和62.16%,高于非配合性输注组0(0,3.546)和2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LA-I类抗体阳性的PTR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HLAⅠ类抗体微珠反应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输注前HLAⅠ类抗体MFI情况。依据血小板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血小板输注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AUC计算约登指数和其最大值,采用ROC曲线分析HLAⅠ类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测作用。结果 68例患者HLA抗体检测后输注血小板128次,其中有效输注98次,输注有效率76.56%,血小板无效输注30次,PTR发生率2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性别构成、HLAⅠ类抗体阳性占比、HLAⅡ类抗体阳性占比输注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LAⅠ类抗体阳性为PTR危险因素(OR=9.64,95%CI:2.73~34.08,P<0.001);Pear...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模型组(n=8)、路路通组(LLT,31.25mg•kg-1,n=8)及OMT35、70和105 mg•kg-13个剂量组(n=8)。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腹腔注射给药5 d,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体积为指标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MPO含量以探讨氧化苦参碱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35、70和105 mg•kg-1剂量组大鼠脑梗塞体积减少(P<0.05,P<0.01,P<0.001),70和105 mg•kg-1剂量组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炎可能为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