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s,NHL),占NHL的5%~7%,其特征为t(11;14) (q13;q32)易位及其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CCND1过度表达.标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MCL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时间为16~20个月)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中位时间为3~4年)较短,MCL患者易出现短期复发及常规化疗耐药,预后较差.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迫在眉睫.2012年第54届美国血液学(American Society ofHematology,ASH)年会,针对MCL发病机制相关分子信号通路、分子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也为MCL提供了更多临床干预策略,本文主要就此次会议的MCL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通过细胞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初步诊断该病,CyclinD1蛋白对诊断此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于不能单纯依靠形态学及病理学诊断的MCL,可采用一些适当的分子遗传学方法 ,研究表明70%~80%的MCL可检测到t(11;14)(q12;q32)染色体易位,故本文主要从细胞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MCL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几乎所有的MCL都有t(11;14)(q13;q32)易位,此易位使11q13上的BCL-1癌基因(cyclin D1)与14q32上的IgH基因重排,导致cyclin D1过度表达,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使G1期缩短。MCL临床病程和转归呈异质性,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影响其预后,其中P53基因的异常与MCL的病程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P53基因的缺失、突变与MCL的关系,P53异常患者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病的经典遗传学标志为t(11;14)(q13;q32)移位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过表达,以难治和易复发为临床特征,并且总体预后不良.近年,随着对MCL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使得该病的临床疗效有所提高.本文就近年来MCL发病机制中细胞遗传学、信号通路、转录因子、肿瘤微环境等改变的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MCL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3):723-727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 l lymphoma,MCL)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征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 l ymphoma,NHL),其特征是标志性易位t(11;14)(q13;q3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过度表达。MCL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频繁的继发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少数基因的反复突变,如CCND1,SOX11等。本文对MCL近年来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胞循环周期失调、DNA损伤应答改变以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异常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外套细胞淋巴瘤 (MCL )是与染色体 t(11,14 ) (q13;q32 )高度关联的具有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的一类独特的恶性淋巴瘤 ,在 MCL病人中 ,染色体 t(11;14 ) (q13;q32 )易位与位于 11q13的细胞癌基因bcl-1重叠 ,该癌基因与位于 14 q32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增强子毗邻 ,导致原癌基因失调 ,细胞周期紊乱。 bcl-1主要易位簇 (MTC)裂点区与免疫球蛋白绞链 (JH)区外显子的 3′部分具有高度同源序列 ,可通过 PCR法检测。材料和方法 作者研究了 5 0例 MCL病人 ,2 7例其它型非何杰金 (NHL )病人 (13例滤泡型、4例弥漫性大细胞型、2例小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6%。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3):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Arbor Ⅳ期。MCL瘤细胞免疫表型为CD5(+),CD20(+),CD23(-),CD10(-),具有特征性的t(11;14)(q13;q32)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导致其基因产物cyclin D1过表达。MCL虽对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年左右,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MCL在各类型淋巴瘤中预后最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11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36例MCL和3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SOX11蛋白在2组病例中的表达特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其中22例MCL做IgH/CCND1基因断裂检测。结果36例MCL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94.44%(34/36)表达SOX11,FISH检测出81.82%(18/22)的MCL存在t(11;14)(q13;q32)染色体的易位;SOX11在MCL中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11表达有助于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包括可能被误诊的cyclinD1阴性母细胞样MCL。  相似文献   

9.
套细胞淋巴瘤(MC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B 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起病隐匿,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3%~8%.参考我国之前常用的 WF 分类标准,MCL 属于恶性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老年男性多见,疾病确诊时常已至晚期,发病时常伴有肝大及骨髓等其他器官及外周血侵犯,预后差且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6%.发病高峰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 ArborⅣ期.MCL虽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MCL预后很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以下就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B细胞来源、具有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8%,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中位生存期3~5年。MCL临床分期较晚,常合并结外病变,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复发率极高。MCL患者的11号和14号染色体可发生易位形成t(11;14)(q13;q32),进而产生免疫球蛋白重链-细胞周期蛋白1(IGH-CCND1)融合基因,导致Cyclin D1(CCND1)高表达[1]。CCND1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4、6形成复合体,使抑癌基因Rb磷酸化而失活,进而释放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因子(E2F),从而加速细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依据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能够对不同类型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患作出较准确的鉴定;但对于不典型病例,由于实验特征存在一定程度重叠,难以准确鉴别。而且,低到中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往往进展为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对这些情况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象t(14;18)(q32;q21)易位在滤泡中心型细胞淋巴瘤(FCL)那样,t(11;14)(q13;q32)易位是弥散性小细胞NHL的较特异标志,如外套细胞淋巴瘤(MCL)及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伴毛细胞性脾淋巴瘤(SLV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等,其另一特征性遗传学异常:该易位断裂点将11q13染色体上的bcl-1位点与染色体14q32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连接区拼接在一起,t(11;14)易位导致bcl-1的下调,以致细胞  相似文献   

13.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6%。发病高峰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 ArborⅣ期。MCL虽对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MCL预后很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以下就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特点,观察B细胞淋巴瘤中miR-17-92基因簇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是否存在改变,及其对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和与淋巴瘤发生关系的影响。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Rec1、G519和Z138三个套细胞淋巴瘤(mantel cell lymphoma,MCL)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结果表明,3个MCL细胞系的miR-17-92基因簇DNA序列与正常人的序列比对完全一致。由此可以认为,MCL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在DNA序列上没有异常改变,不是miR-17-92基因簇的过度表达原因。  相似文献   

15.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类较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形态学方法常难以将其与其他类型小细胞淋巴瘤相鉴别。为了提高对MCL的认识,报道1例误诊为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MCL,总结该病例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符合MCL的特征,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了包括t(11;14)在内的多种染色体异常。结论:MCL为难以确诊的疾病,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多重荧光原位杂交、FCM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查有助于MC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一个有趣的亚型——“双击”B细胞淋巴瘤(DHL)开始进入血液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的视线.其命名来源于染色体存在的两处易位,一处易位影响MYC/8q24基因的位点,另一处通常为t(14;18)(q32;q21),涉及BCL-2基因.2008年WHO新的淋巴瘤分类法将DHL归入未分类B细胞淋巴瘤(B-UNC),由于其特征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因此其类别为B-UNC/BL/DLBC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及其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SOX11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在MC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 检测80例B-NHL患者(其中MCL 20例)肿瘤细胞SOX11 mRNA的表达水平,以GAPDH为内参照物,所得数据进行对数转化,组间分析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 80例B-NHL患者SOX11 mRNA的中位表达水平为2.90(0.75~4.63),MCL患者的SOX11 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B-NHL患者(P=0.014);白细胞增高、12号染色体三体、MYC基因扩增和近期疗效<部分缓解(PR)的MCL患者SOX1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MCL患者(P值分别为0.042、0.013、0.028和0.009),但其与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分层、LDH、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异常和P53缺失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333、0.790、0.865和0.116).中位随访25个月,SOX11 mRNA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均优于低表达患者(P值分别为0.002和0.043).结论 SOX11 mRNA在MCL患者中高表达,且与部分预后因素相关;SOX11 mRNA高表达可能为MCL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在最近20年内的诊断率显著增高,约占全部淋巴结外淋巴瘤的37%,其中胃占到23%,小肠约7.5%,结肠约5.5%。在组织学类型上包括B细胞型的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DLBC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FL)、帽状区淋巴瘤(MCL)、T细胞型的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顽固性腹泻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增生性小肠疾病(IPSID-地中海淋巴瘤,α链病)周围T细胞淋巴瘤等。霍奇金病的播散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了解MCL的生物学研究进展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现从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对MCL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滤泡套区内的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3]。MCL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多数同时伴有淋巴结外受累表现,以骨髓、脾脏及胃肠道受累多见,续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则较为少见[1]。我院近期收治MCL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SCT)后短期内并发CNSL 1例,现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临床特征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