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藏、回族涉案人群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包括汉、藏、回族人群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共计507例相关资料,另外撒拉、土族、蒙古族等合计33例,因样本小予以忽略。对有关数据进行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汉族涉案人群工人160人(39.7%),高中文化程度63人(15.6%),诊断精神分裂症86例(21.3%),构成比高于藏、回族。藏族涉案人群中男性43人(86.0%),暴力案件35例(70.0%),诊断无精神病20例(40.0%),构成比高于汉、回族。回族涉及经济案件l1例(20.4%),诊断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为零,有别于汉、藏族。三组涉案人群其责任能力评定无显蓍差别。结论:司法精神病例鉴定中汉、藏、回族一般人口学特征、案件类型、案件特征、疾病种类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差别,应注意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民族风俗等对案件鉴窄酌影响以擗贷错出缮误韵睦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吸毒者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以ELISA法对乌鲁木齐125例吸毒者乙、丙型肝炎病毒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5例吸毒者中HBsAg携带率(12.08%)汉族高于维族和回族;HBV感染率维、汉、回族分别是53.85%、85.71%和100%,显然回族高于汉族和维族(P均〈0.05);并且HBV感染率和抗-HCV以静脉吸毒最高,混合吸毒其次,口吸最低。结论吸毒者中的HBsAg携带率高于一般人群且汉族高于维族和回族,该吸毒中HBV感染亦高,应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属回顾性统计调查,首次报导世居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妇女月经情况共2650例,世居海拔2226公尺的汉、回族妇女和世居海拔4280公尺的藏族妇女,平均初潮年令为15.76岁,平均周期为28.82天,平均经期为4.5天。平均初潮年令:汉、回、藏族妇女为14.80岁,藏族妇女17.41岁,后者比前者推迟2.6岁。平均月经周期:汉、回族妇女28.92天,藏族妇女28.42天。平均月经日数汉、回族妇女4.8天,藏族妇女3.4天。初潮至第二次月经间隔时间在35天以内者:藏族妇女占78.26%,汉、回族妇女占54.45%,初潮至转为正常周期:一年以内者汉、回族妇女占79.98%,藏族妇女占90.12%。本文初步分析说明:藏族妇女初潮年令较迟于汉、回族妇女,以及藏族妇女月经天数较短于汉、回族妇女。初潮至第一次月经间隔时间及转为正常月经周期的时间亦与汉、回族妇女有一定的差别。并讨论了上述差别的因素,以及在高原缺氧状态下,机体随海拔升高适应机能与月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SDID法对贵州省汉、彝和回族健康人血清作了免疫球蛋白(Ig)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汉族三类Ig均低于彝、回族,而与国内健康汉族人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12 415例藏、回、汉族学生视力与色觉检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湟中地区藏、回、汉族高考体检学生12415例视力与色觉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藏、回族学生视力下降低于汉族学生,汉、藏族学生视力下降率逐年上升。色盲患病率3.14%,民族间无明显差别,但女性患病率略高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02例四川地区汉族青年学生的手皮纹进行了观察研究。观测均在捺印图上进行;观测项目包括各指纹型及其出现率、手掌垫花纹型出现率、主要掌纹线止区、主要掌纹公式及掌纹指数、轴三角及 atd 角、掌褶纹类型以及 TRC 计数。各观察项目均比较左右侧侧差及男女性性差。观测结果同国内有关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对于出现的差异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13-18岁青少年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建议以及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推荐的儿童高血压标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7619名13-18岁青少年的体质指数和血压进行了横断面的调查。结果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民族的影响后,13-18岁青少年的B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和0.207(P<0.01);并且随BMI的增大SBP和DBP也不断升高(P<0.05)。高SBP率、高DBP率、高血压患病率以及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随BMI值的增加而增高,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0.77%和3.19%,RR分别为2.20和9.11(P<0.05);不同年龄组中,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男、女性及汉、回族中高SBP率、高DBP率显著增高(P<0.05);不同体重组中,男性高SBP率、高DBP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汉、回族间无差别。结论银川地区13-18岁青少年的BMI与血压呈独立正相关,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张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下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 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于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于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张卫泽  李星辉  陈永清  马凌  张明旭  乔燕 《医学争鸣》2007,28(11):1036-1038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高海拔区藏、汉、回族人群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藏族人120例,汉族人131例,回族人100例;采集静脉血,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提取DNA,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电泳判断基因型. 结果:三民族携带E4等位基因者与携带E2, E3者相比具有TG, TC, LDL-c逐渐增高的趋势,藏族人尤为明显(P<0.01). 结论:高海拔区藏、汉、回族人群中,Apo E基因E4等位基因与高血脂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宁夏回族人群听力、视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多重残疾现患率进行调查,为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比例、整群随即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国家标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宁夏13个县(区)共调查14222名回族人口,残疾人数926名,现患率65.11%o,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69.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6,P〉0.05);回族川区现患率低于汉及其他民族,回族农村现患率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回族残疾顺位依次为肢体、多重、视力、听力、智力、精神、言语,听力、肢体残疾明显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言语及多重残疾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0—24岁及45—64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结论宁夏回族人口残疾现患率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补偿功能,提高生活处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对0—24岁及45—64岁年龄组康复训练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长治市回族和汉族儿童指纹白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山西长治市籍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10-13岁儿童216人的432侧手,2160个手指指纹白线出现率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回族女性〉男性,回族〉汉族,X^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每个人指纹白线出现率为回族女性〉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承德市汉、满、回民族ABO血型基因频率分布特点。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承德市八县三区的汉、满、回族进行了ABO血型基因频率分布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西宁地区汉、藏、回不同民族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为该地区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宁地区汉、藏、回三个不同民族1064人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三个民族间血脂水平存在的差异。结果:西宁地区藏族、回族的TCH、LDL-C水平均处在较高水平,与汉族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0.01);回族TG水平高于汉族、藏族(P<0.05);HDL-C三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三个民族之间存在差异,藏族和回族是高血脂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长治籍聋哑儿童男94人,女68人,回族儿童男76人、女56人,共294人,588只手,2940个手指指纹白线出现率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得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为女性高于男性,聋哑儿童高于回族儿童,经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单双手之间无差异。聋哑儿童女性有3人10指出现指纹白线,回族儿童男1人、女2人10指出现指纹白线  相似文献   

17.
我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占全县总人口的52.4%),含有汉、藏、撒拉等多个民族的回族自治县.针对近几年在计划免疫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全县十个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了调查,先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汉、藏、回族妇女HPV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妇女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量化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来自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海南地区(海拔3000米)及玉树地区(海拔4200米)的世居汉、藏、回族妇女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总结分析HPV感染率异同和亚型分布特点。结果青海省不同民族HPV感染率及感染类型构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类型均以单一感染为主;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HPV感染比较显示:西宁地区藏族HPV感染率最高;海南地区和玉树地区不同民族HPV感染率无差异。海南地区HPV感染率(16.48%)高于西宁地区(13.87%)和玉树地区(13.17%);感染类型三地区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汉、藏、回族妇女中HPV感染的亚型分布特点:西宁地区和海南地区高危基因型感染构成以HPVl6、58、52、18型为主;而玉树地区高危基因型感染构成以HPVl6、56、52、18型为主,三地区在检出的HPV阳性中高危型和低危型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汉、藏、回族妇女HPV及亚型感染分布存在差异,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进一步表明不同亚型HPV致病力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回汉族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索,我们调查了宁夏汝箕煤矿663名12—0岁回汉族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及年龄、身高、体重、父母血压等12个因素。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身高、体重,父母血压对回汉族青少年血压有显著影响。父母血压对子女血压的影响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盐阈与血压的关系在汉回族中呈现不同结果。两极血压水平的各因素比较显示,回族的体重指数和心率与血压的分布有差别,可能与回族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并分析藏、回、汉三民族间胃癌患者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异同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藏、回、汉族胃癌组织标本hMLH1、hMSH2基因的表达,并取相应民族同期正常浅表性胃炎患者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 ①汉、回、藏族胃癌组织中hMLH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0%、66.67%、33.33%,在浅表性胃炎中分别为90.00%、86.67%、93.33%.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浅表性胃炎组织.其中,藏族hMLH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汉、回族,回、汉族间hMLH1的胃癌表达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浅表性胃炎组中三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②汉、回、藏族胃癌组织中hMSH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67%、90.00%、93.33%,在浅表性胃炎组织中分别为43.33%、50.00%、50.00%.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高于浅表性胃炎组(47.78%).汉、回、藏族胃癌组织hMSH2的表达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织,而在胃癌及浅表性胃炎组中三族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MLH1在藏族胃癌组织呈显著性低表达,可能与藏族较回、汉两民族更易发生胃癌有关.hMSH2在藏、回、汉三民族胃癌组织中呈普遍性的高表达,可否将其作为普遍的肿瘤标记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