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NOS(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建立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妊娠18d大鼠血浆IL-1、IL-10水平。以及胎盘超微形态学变化,大鼠血压、尿蛋白变化,以及仔鼠重、肝重、脑重、胎盘重等。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模型组IL-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浆IL-1水平比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IL-10含量较空白组低(P〈0.01),中药组血浆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胎盘形态学、血压、尿蛋白以及仔重、仔肝重、脑重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对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免疫平衡具有调控作用,通过促进局部生理抑制性免疫反应增强和杀伤、排斥免疫反应减弱,从而有利于母胎循环构建,维持胎盘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NF—α、ATPase的变化和黄芪在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7只,随机均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黄芪连注射液处理组(黄芪 IR)。在肾缺血1h再灌注48h后测血清肌酐(Cr),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ATP酶(Na^ —K^ ATPase、Ca^2 ATPase,Mg^2 ATPa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Cr、TNF—α显著增高(P<0.05,P<0.05),ATP酶活性下降(P<0.05);与IR组相比,黄芪 IR组cr、TNF—α显著降低(P<0.05),黄芪 IR组Na^ —K^ ATPase、Ca^2 ATPase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具有减轻肾IR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TNF—α含量、增强ATPas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氯化物(LP0)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病机理和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86例NPC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SOD活性和LPO含量;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LP0含量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O01),SOD活性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中LP0含量和TNF—α水平呈高度正相关(LP0含量的P值<0.001,TNF—α的P值<0.01),而SOD活性则相反(P值<0.O01)。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OD活性和LP0含量及TNF—α水平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鼻咽癌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对探讨鼻咽癌的发病机制、病情判断、转归、预后以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NF—α在足月妊娠临产前后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将足月妊娠60例,分为临产组30例和未临产组3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母血、羊水中TNF—α,免疫组化SABC法对胎盘中TNF—α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结果 临产组羊水中TNF—α水平较未临产组升高(P=0.000),胎盘中TNF—α定位于胎盘滋养细胞,且临产组较未临产组升高(P=0.000)。两组母血中TNF—α水平无变化(P=0.109)。结论 临产后羊水、胎盘中TNF—α发生了变化,而母血中的TNF—α无变化,足月妊娠局部组织的TNF—α升高可能导致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烧伤早期大鼠和脓毒症感染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小剂量(10^5U/k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背部烫伤法和盲肠结扎穿刺法(CLP)闫鼠烧伤模型和内源性感染模型,用试剂盒测定血浆TNF-α和MDA水平。结果 烧伤早期大鼠血中TNF-α和MDA含量升高(P<0.01),且升高程度与烧伤面积有关;脓毒症感染大鼠血中TNF-α和MDA含量亦升高(P<0.01);预先注射小剂量rTNF-α可提高感染大鼠的存活率(P<0.01)。结论 烧伤和脓毒症感染时血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而预先注射小剂量rTNF-α可使脓毒症感染发生率下降,动物存活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区组设计,高血压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黄芪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健康人45例。放免法测定各组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黄芪组常规降压加黄芪注射液后14d再测定上述指标,常规治疗组经常规降压14d后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较健康人比较血清hs—CRP,血浆TNF—α、IL-1β和IL-6均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和IL-6降低(P〈0.01或〈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在较短治疗周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胎盘异铁蛋白(PLF)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胎儿生长迟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在妊娠24-34周对120例最初正常的孕妇,分别用ELISA法和Griess法测定血浆PLF和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硝酸基(NO2-/NO3-)水平,观测孕妇孕期血压的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①120例正常孕妇妊娠结局随访结果,发生胎儿生长迟缓15例(IUGR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9例(妊高征组),86例妊娠结局正常(正常组)。②IUGR组和妊高征组PL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UGR组与妊高征组血浆PLF和NO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血浆PLF水平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329,P<0.01)。③PLF预测IUGR、妊高征,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7、0.905。以PLF等于400μg/ml预测妊高征、以PLF等于390μg/ml预测IUGR时的Kappa指数分别为0.645和0.663,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血浆胎盘异铁蛋白水平的降低与胎儿生长迟缓和妊高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血浆PLF水平可作为妊高征和IUGR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承气汤对全身性炎症反应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干预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SIRS模型,给予大承气汤后,分别在6h,12h和24h等时点用鲎试剂微量法测定小鼠血清内毒素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SIRS状态下模型小鼠血清内毒素、TNF—α、IL—6均升高;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6h、12h时点可以明显抑制血清内毒素的升高(P<0.05或P<0.01);大承气汤6h组TNF—α水平降低(与造模后6h组比,P<0.05);血清IL—6水平方面,大承气汤各组比正常组升高的幅度均较模型各组低,在24h时点大承气汤组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在SIRS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内毒素的转移和TNF—α、IL—6等炎症反应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肿瘤坏死因子 (TNF)、胎盘一氧化氮(NO)的含量。方法:选择妊高征患者 46例,其中轻度 14例,中度 15例,重度 17例;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16例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VEGF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 α含量,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胎盘组织NO浓度。结果:①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胎盘组织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 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均 <0. 05)。②各组妊高征患者血浆TNF -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5),其中以中重度增高明显。③妊高征孕妇血清VEGF水平与胎盘组织NO含量呈正相关(r=0. 68, P<0. 01),而TNF- α水平与NO含量呈负相关 (r=-0. 71, P<0. 01 )。结论:血清VEGF、TNF的改变在妊高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还可通过影响NO的合成进一步在妊高征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黄芪注射液三联叠加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慢乙肝患者用上述3种单药和三联叠加疗法分组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IL-1α和IL-6,TNF-α和内毒素的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三联叠加疗法可使CD3^ ,CD4^ ,CD8^ ,CD16^ (NK细胞)和IL-2分泌细胞均非常显著增加(P<0.01);使IL-1α水平非常或高(P<0.01),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使内毒素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降低(P<0.01)。而拉米夫定,干扰α-2b,黄芪注射液单用上述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弱于三联叠加疗法,且不尽一致。结论:三联叠加疗法可提高慢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优于其中任何单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TNF—α及BNP在HF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β-阻滞剂对HF患者TNF—α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予以药物干预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α及BNP水平,健康对照组68例,同时检测血浆TNF—α及BNP水平。结果:HF组血浆TNF—α及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1)。HF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TNF—α及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患者血浆TNF—α及BNP水平显著升高,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卡维地洛能下调HF TNF—α及BNP水平,可能是其治疗HF有益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仲越  张学光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4):258-260,26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一氧化氮(NO)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46例HIE患儿及18例正常新生儿血浆IL-6、TNF—α与NO水平。结果:(1)轻度HIE组患儿血浆NO水平入院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后1d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中度HIE组患儿血浆NO、IL-6、TNF—α水平入院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后第10d达高峰,以后随日龄逐渐下降,3天时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0天时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重度HIE组患儿血浆NO、TNF-α、IL-6水平入院时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P〈0.01),生后第1天达高峰,持续至生后第3天,生后第10天时血浆NO、TNF—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但血浆IL-6水平虽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入院时、生后第1天重度HIE组血浆NO、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HIE组(P〈0.01)。生后第3天重度HIE组血浆NO、TNF—α、IL-6水平也明显高于中度HIE组(P〈0.01)。(3)中、重度HIE组血浆NO与TNF—α、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新生儿HIE血浆NO、TNF—α、IL-6水平变化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TNF-α表达、胎盘增殖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ABC法对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30例和正常妊娠组10例的胎盘组织进行TNF-α和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TNF-α、PCNA的表达量,计算PCNA阳性细胞/总细胞比值,并对该比值和TNF-α表达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同时常规HE染色观察胎盘形态学变化。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中TNF-α和PCNA的表达量、PCNA阳性细胞/总细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CNA阳性细胞主要是细胞滋养细胞和细小血管平滑肌细胞等。PCNA阳性细胞/总细胞和TNF-α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8,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胎盘中存在特定细胞的增殖升高,并参予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这种增殖可能是TNF-α通过某些途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有对损伤的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的早期治疗机理。方法:塑造大鼠缺血中风模型。采用RIA法检测,观察中药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开窍功效的脑脉通注射液能拮抗TNF-α对缺血中风模大鼠神经细胞的免疫病理损害,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脑脉通注射液能提高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CGRP含量,改善脑血管舒缩失衡状态,与模型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脑脉通注射液的以上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其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丹参注射液(P<0.05)。结论:脑脉通注射液的以上作用最终体现于它能促进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和避免更广泛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尿TNF—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尿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CGN患者(治疗组)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尿液TNF-α水平;并与30例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尿、TNF-α、尿β2-M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Cc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有较好的降低CGN患者血、尿TNF-α作用,为该药治疗CGN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D-D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妊高征患者50例,其中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22例,重度子痫13例,同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D-D、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轻度子痫、重度子痫患者血浆D-D及hs-CRP水平高于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高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 CRP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D-D、CRP均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进程,二者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总性一氯化碳(CO)中毒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急性C0中毒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TNFα、sIL-2R。结果:急性C0中毒组血清TNFα、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C0组治疗后TNFα、sIL-2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P<0.01)。结论:急性C0中毒可致TNFα、sIL-2R增高,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故血清TNFα、sIL-2R的升高可作为总性C0中毒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且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作为除纠正缺氧外的另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和治疗组(烧伤后腹腔注射牛磺酸.剂量400mg/kg体重)。于伤后l、3、6、12和24h检测血浆TNFα、AngⅡ和cTnT含量与心肌中TNFα、AngⅡ含量。结果 烧伤组伤后3h血浆cTnT即呈显著升高,12h达峰值.24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烫伤后6h血浆和心肌组织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2h达峰值;伤后lh血浆AngⅡ即显著升高,伤后24h血浆及心肌中AngⅡ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血浆cTnT、TNFα和AngⅡ水平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血浆TNFα、AngⅡ含量与血浆cTnT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牛磺酸对严重烫伤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TNF水平,同时对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血浆TN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D者( 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水平及AR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ARACHEⅡ评分与血浆T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与AR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