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现状,为下一步对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6月对广佛地区3家医院的282名肿瘤科护士,采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rommelt Attitudes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 Form B,FATCOD-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5.40±9.9)分,总体态度偏正向,但在行为情感意愿条目得分偏低(2.25~2.78);人口学资料(婚姻、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劳动关系)以及临终关怀学习、照顾患者、当前的经历对其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意识和认知方面较正向,但是其对临终患者照顾参与行为情感意愿较低下,其结果可作为临床在职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干预及培训课程方案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子鹏  宋辉  王悦  郑晨 《天津护理》2021,29(2):151-155
目的: 探究天津市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10月便利选取595名天津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得分(61.80±14.00)分,处于中等水平,总正确率为59.91%;态度维度得分(47.30±5.87)分,处于较高水平;行为维度得分(24.50±3.59)分,处于中等水平。职称是知识的影响因素,护理过的患者是否发生过压力性损伤是态度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是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天津市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态度较积极,但知识和行为水平亟待提高,基于知信行理论开展多种形式的压力性损伤分层培训是提高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知信行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沈燕萍  章燕红 《护理学报》2019,26(21):51-54
目的 探讨差错认知在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护士创新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变革型领导问卷、差错认知量表和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差错认知在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324名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差错认知和护士创新行为分别得分(103.35±12.27)分、(50.83±7.21)分、(25.46±6.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差错认知与创新行为之间均呈密切正相关(r=0.658,0.712,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对护士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效应(β=0.34,P<0.05),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通过护士差错认知对其创新行为具有间接效应(β=0.13,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7.6%。结论 本组护士所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士差错认知和创新行为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士差错认知在其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护士创新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护士主动汇报差错,并就差错事件进行讨论和交流,不断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开展护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知识和技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广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7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407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6.83±3.18)分、(33.49±3.70)分、(30.86±4.35)分。不同科室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叙事护理态度和叙事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知识与态度之间(r=0.281,P<0.001)、知识与行为之间(r=0.139,P=0.005)、态度与行为之间(r=0.552,P<0.001)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叙事护理态度较为积极,但叙事护理行为不足,需进一步推动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教学,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对叙事护理的积极性,促使其将叙事护理理论知识外化为叙事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家庭参与式交班模式的效果。方法 依据神经外科专科疾病护理特点,设计神经外科家庭交班日志,比较分析实施前后交班护士对“病情十知道”掌握情况、交班缺陷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运用家庭参与式交班模式后,护士病情交班缺陷率由44.2%降低至15.8%(P<0.001),“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得分由实施前的(84.2±6.7)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0.7±4.7)分,P<0.001,患者/家属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7.4±5.8)分,提升到实施后的(93.2±4.3)分,P<0.001。结论 神经外科家庭参与式交班模式的实践证明家庭参与式交接班能减少护士交班信息遗漏,提高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度,改进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玉峰  李云  孙秀杰 《护理学报》2020,27(17):35-38
目的 探讨青岛市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37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量表和组织社会化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112.81±14.33)分,组织社会化得分(122.57±14.97)分。人文执业能力各维度与组织社会化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事关心程度、工作年限、组织社会化是规培期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组织社会化是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角色适应水平,从而提高其人文执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云芳  佘东立  貟蓓  韩琳 《护理学报》2020,27(19):62-66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甘肃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953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个人成就感得分依次为(24.55±11.61)分、(7.11±6.24)分、(32.43±9.67)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02.01±13.11)分,工作压力总分为(96.23±13.78)分;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85,-0.485,均P<0.0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499,P<0.01);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33,P<0.01),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537、0.133。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职业倦怠。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资本,进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及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山东省济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9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48.60±5.06)分,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2.35±7.46)分。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人事关系、月收入、是否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职业获益感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呈正相关(r=0.411,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护士职业获益感中的正向职业感知、团队回归是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其可以解释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总变异的14.6%。结论 护士职业获益感及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均处于中等偏积极水平,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人事关系、月收入、是否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及正向职业感知、团队回归因素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医院ICU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隐性缺勤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变革领导风格量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79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隐性缺勤平均得分为(15.83±4.44)分。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3.46±12.48)分;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得分为(22.33±6.94)分;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为(27.05±8.08)分。ICU护士隐性缺勤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328~-0.390,均P<0.05);隐性缺勤与职业负担、关系相处困难、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r=0.441~0.478,均P<0.05);隐性缺勤与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呈正相关(r=0.339~0.442,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感知工作压力、是否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领悟社会支持、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工作家庭冲突为ICU护士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合计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4.4%。结论 ICU护士隐性缺勤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特殊心理需求,给予正确引导,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陈登宏 《护理学报》2019,26(2):71-75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职业获益感和职业承诺的内在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8年7月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量表对抽取的3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86名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52.07±4.03)分,职业生涯成功感总分为(30.92±9.15)分,职业承诺量表总分得分为(72.82±12.84)分。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职业获益感与职业生涯成功感和职业承诺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539,0.585,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职业获益感对职业承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548,P<0.01),职业获益感在职业生涯成功与职业承诺直接有正向的中介作用(β=0.253,P<0.01)。结论 职业生涯成功对职业承诺有直接和间接的预测作用,职业获益感在职业生涯成功和职业承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临床护士职业教育工作中,应重视职业获益感、职业生涯成功感和职业承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提高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进而提升职业承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AngioJet血栓抽吸术后抗凝治疗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服药信念问卷和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对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行AngioJet血栓抽吸术后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6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服药信念问卷得分(7.60±2.29)分,其中必要性维度得分(17.30±1.72)分,顾虑维度得分(9.68±1.65)分;服药依从性得分(6.29±1.12)分。患者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密切正相关(r=0.640,P<0.001),必要性信念与服药信念总体及抗凝治疗依从性呈密切正相关(r=0.695,P<0.001;r=0.445,P<0.001),顾虑信念与服药信念总体及抗凝治疗依从性呈密切负相关(r=-0.660,P<0.001;r=-0.422,P<0.001)。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术后抗凝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呈密切相关,增强患者的服药信念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死亡态度现状,为开展ICU护士的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1月选取广东省8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331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31名ICU护士死亡态度5个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自然接受(3.86±0.64)分、死亡恐惧(3.05±0.78)分、死亡逃避(3.03±0.80)分、趋近接受(2.75±0.74)分和逃离接受(2.63±0.8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恐惧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级别、婚姻状况、学历、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逃避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学历、是否有丧亲经历、所在医院是否开展死亡教育、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自然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医院级别、是否有宗教信仰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趋近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ICU护龄、医院级别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逃离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31名ICU护士的死亡态度趋于正向,又存在矛盾心理。不同特征的ICU护士,其死亡态度不尽相同。建议开设死亡教育培训或讲座,针对不同特征护士的死亡态度采用针对性的对策,使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及积极的死亡态度。  相似文献   

13.
法天锷  班俊坤 《天津护理》2021,29(4):400-403
目的: 调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灾害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灾害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6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40名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193.04±44.53)分,职称、是否参加过灾害技能培训是护士灾害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护士灾害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护士灾害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灾害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月—6月选取14所三级甲等医院及7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工作—家庭支持问卷、工作投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投入总分(33.19±6.62)分、职业使命感总分(40.89±7.35)分,工作—家庭支持总分(109.47±25.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导向力、主动进取、组织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7.7%。结论 本组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称、导向力、主动进取、组织支持得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初级职称护士职业使命感的树立与培养,并加强组织层面资源支持,以提升其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肿瘤内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探讨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大连市7所综合医院291名肿瘤内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法分析共情疲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肿瘤内科护士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共情满足(34.79±5.87)分、二次创伤(24.75±5.20)分、倦怠(24.92±5.46)分。(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五人格与共情疲劳各维度密切相关,其中宜人性、严谨性、开放性、外向性维度与共情满足成正相关(r=0.311~0.496,P<0.01),与倦怠成负相关(r=-0.304~-0.404,P<0.01);神经质人格与二次创伤、倦怠呈正相关(r=0.338~0.422,P<0.01),与共情满足呈负相关(r=-0.178,P<0.01)。结论 肿瘤内科护士共情疲劳现象普遍,总体处于中度水平,而在不同人格特征的肿瘤内科护士中,神经质人格者最易出现共情疲劳。建议管理者应根据个体特有的人格特征,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积极进行干预,降低共情疲劳的发生,提高肿瘤护理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芳  杨艳  贺琳晰 《护理学报》2021,28(1):13-16
目的 探讨OEC管理模式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垂直管理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6月实施基于护理垂直管理的OEC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基于护理垂直管理的OEC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工作日天气最高温度下,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效率,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通过实施基于护理垂直管理的OEC管理模式,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效率由(27.04±1.49)例/h提升至(33.18±3.45)例/h,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分由(59.62±2.06)分提升至(72.00±4.10)分,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由(256.23±3.83)分提升至(268.38±1.9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管理模式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提升护士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的工作效率,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4—5月选取我国19家三级综合医院、7家二级综合医院以及2家其他性质医院的9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分析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960名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为(75.39±13.40)分,创新行为总分为(32.00±6.42)分,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7.41±5.00)分;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与创新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514,P<0.05),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503,P<0.05),创新行为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512,P<0.05)。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00%。结论 本组护士组织创新氛围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水平,激发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产生创新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组织承诺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护理胜任力和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护士胜任力调查问卷、组织承诺量表和护士工作幸福感量表,于2019年3-6月,对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6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护理胜任力总分为(145.90±15.92)分,组织承诺总分为(71.97±8.19)分,工作幸福感总分为(92.34±11.52)分;护理胜任力总分与组织承诺总分呈正相关(r=0.389,P<0.01),护理胜任力总分与工作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477,P<0.01),组织承诺总分与工作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611,P<0.01),组织承诺在护理胜任力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为0.37,占总效应(0.52)的71.15%。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相关培训,注重提升临床护士护理胜任力水平,并应注重改善医院工作环境,构建磁性医院,提升护士的组织承诺水平,以提高其工作幸福感,从而进一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组织沉默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2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临床护士40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沉默行为测评问卷、多元领导风格量表和工作投入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结果 404名肿瘤医院护士组织沉默行为评分为(49.25±16.11)分,工作投入总分为(40.23±10.76)分,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得分为(49.62±10.85)分,护士感知护士长交易型领导风格得分为(32.68±8.0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肿瘤医院护士的聘任方式、职称、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感知护士长交易型领导风格及工作投入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肿瘤医院护士组织沉默总变异的41.1%。结论 本组肿瘤医院护士组织沉默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聘任方式、职称、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护士感知护士长交易型领导风格、工作投入是护士组织沉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强低护龄、低职称护士的专科化培训、建立肿瘤医院管理者与护士的沟通交流平台、应用多元化领导风格使护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护士提出合理化建议,激发护士的积极情绪与内在动力,增进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使其更好地为组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在儿科新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帮带教学法进行培训;选择2017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试验组,采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观察组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得分(82.25±4.67)及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得分(81.35±4.76)均高于对照组(73.45±6.97,68.25±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护士对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法认同率较高,观察组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能提高儿科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