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脑血栓形成和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为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功能,我们应用全血聚集仪检测了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1.1.1 老年高血压病组:18例为1990年经我院体检符合1979年全国会议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及分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对已确诊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心缩间期(STI)测定,共30例,发现STI对这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同步记录颈动脉搏动图(CPT)、心音图(PCG)及心电图(ECG)法,对108例健康青少年进行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探讨影响STI的生理因素,得出青少年STI正常值。 一、材料和方法 健康青少年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4.
用STI及ACG对60例正常人和81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研究。高血压病各组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的均值及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6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出现左心室肥大,半数左右高血压病患者出现PEPI、P/L、A/D的均值异常,约3倍于左心室肥大。说明STI及ACG较心电图能更早地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 心缩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STI)是以左心室射血功能为中心的无创伤性心脏功能检查方法之一。连续测定STIX寸观察病情演变以及评价药物的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我院对100例正常人和60例冠心病患者的STI测定结果对照,并加以分析。资料和方法本文冠心病组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均进行了全面病史询问、体检、并做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和超声心动图、血糖和血脂等检查,除外其它心脏疾患。按照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心肌梗塞8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死亡率高,已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80例心血管病患者分组检测,我们发现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及各观察组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0~78岁,平均60岁;高血压病Ⅱ~Ⅲ期24例,冠心病36例,急性心肌梗塞20例,抽血前2周未接受过抗栓治疗。实验分二大组,第一组按不同病种分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梗与健康人比较;第二组分  相似文献   

7.
收缩时间间期(简称 STI)的测定,近2、3年来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我院自1979年开始,用四导联生理记录仪同步描记颈动脉波,心音图、心电图来测定 STI,并对217名健康人作了收缩时间问期正常值测定以对照(铁道医学8∶6,1980),随后我们继续对冠心病及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06例进行 STI 测定,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卫华  梁凌 《华夏医学》2002,15(2):164-165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合并冠心患者的心率变异变化。方法:42例高血压病与35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较高血压组均减低(P<0.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较高血压病组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进一步失调。  相似文献   

9.
谢月萍  刘兵 《医学文选》1999,18(4):537-53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胰岛素抵抗 ( IR)和高胰岛素血症 ( HIS)之间有何异同 ,以及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 4 5例正常人 (对照组 )、5 8例高血压病患者、3 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耐量中胰岛素 ( IS)、C肽 ( CP)以及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  5 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3 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 TG)、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 4 5例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3 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亦与 5 8例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均较单纯高血压病者更为显著 ,且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练世刚  郑薇 《西部医学》2011,23(12):2351-235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病人水平的相关性变化。方法非高血压病组4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病组4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44例,分别对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测定,并比较HCY与各组间关系。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与非高血压病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结论单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病人,HCY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核听诊器、收缩时间间期(STI)及心阻抗法测定左心功能,并以20例健康人的检测结果确定观察指标及其各项检测的相关性。结果提示:①核听诊器与心阻抗法测定心排血量二者相关性良好(r=0.48,P<0.05),核听诊器与STI也有一定相关性(r=0.43,P<0.05)。②50例冠心病患者,STI异常者15例占30%;心阻抗法异常者39例占78%;核听诊器异常者49例占98%。临床心功能Ⅱ级以上者,核听诊器异常者100%,而STI仅29.4%。由此可见三种测量方法中以核听诊器最敏感,同时可作为早期心表的客观指标之一,STI测定在临床上评价左心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③冠心病患者可能左心舒张功能受损的出现早于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正> 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代谢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心肌代谢和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变化,关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改变,国内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测定分析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STI改变,旨在探索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STI变化的规律,期望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引起心肌损害的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文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均系本院1982年8  相似文献   

13.
杨铮  杨泉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8):1067-1067,1048
目的 通过分析1008例住院病人病种,探讨目前心血管多发病病种,为进一步防治多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科近2年1008例住院病人,分为老年组与老年前期组,分别将其第一诊断给予统计和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老年组常见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等;老年前期组常见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统计中发现老年前期组高血压病、冠心病发病率并不比老年组低。结论 高血压病、冠心病是心内科最常见疾病,尤其老年前期组高血压病、冠心病发病率并不低于老年组,冠心病、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47例)、高血压病(5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51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血脂和血尿酸浓度。结果:三组患者的TG、TC、LDL-C和血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血脂异常所占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在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并高血压病组分别为43%、33%、43%,三组中无显著性差异,且尿酸浓度升高在冠心病组比高血压病组明显(P<0.05),但是在冠心病组内女性尿酸升高百分比高于男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比高血压病患者明显,且冠心病患者尿酸代谢异常女性比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陈柏兴 《海南医学》2009,20(6):91-92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对高血压病病人预测发生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55例分成单纯高血压病组67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88例,利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AASI监测并比较两组AASI的差异。结果合并冠心病组AASI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SI对高血压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SI对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冠心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认为,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尤其是排血前时间(PEP)与左室排血时间(LVET)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相当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并分析76例冠心病的 STI,以确定冠心病患者 STI 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03 例冠心病患者左室短轴心底及心尖水平切面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各项左心室扭转参数并获得旋转曲线。结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中1 支、2 支、3 支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左心室扭转参数可以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STI为临床早期无创性诊断冠心病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冠心病;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收缩时间间期(STI)和超声心动图(UCG)是两种非创伤性评价左心功能的良好检查方法,具有简便、无痛苦、可重复等优点。现已作为判断左心功能的定量指标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正常人的 STI 和 UCG 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评价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左心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维吾尔族25例,汉族30例,分析维、汉族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冠脉病变、常规心脏超声测值,采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测量左心整体纵向应变(GSL)、径向应变(GSR)、圆周应变(GSC),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运动、扭转角度等。结果维族冠心病患者较汉族年龄偏大;维族患者单支病变较汉族少,多支病变多于汉族;维、汉族患者GSL、GSR及G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患者心肌应变较汉族减小;维族患者GSL的达峰时间长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患者心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扭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显示维族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较汉族更明显,STI是一种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受损程度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20.
覃世坚 《医学文选》2004,23(5):566-567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用Henry法测定60例高血压、3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