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光气吸入对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锋雷  海春旭  张晓迪  梁欣  席庆祥  王鹏 《医学争鸣》2007,28(12):1147-1149
目的:研究光气吸入染毒前后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光气肺损伤作用相关的基因谱.方法:提取正常对照组和光气染毒组肺组织的总RNA,并以此为模板制备荧光标记的cRNA靶物,经杂交、洗涤后,通过扫描荧光强度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染毒前后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大鼠20500个靶基因中,初步筛选出801条差异表达基因,表达上调的有557条,下调的有254条.根据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差异表达基因被分为9类:G1自由基\电子传递相关;G2应激炎症相关;G3物质代谢相关;G4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G5基因表达调控相关;G6受体和信号转导相关;G7蛋白质修饰\分解相关;G8细胞骨架\运动相关;G9离子通道与物质转运相关等.结论:光气可以引起肺组织基因的多发性改变,其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为进一步探讨光气中毒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有效救治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流引起肺损伤的细胞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肠缺血、肠缺血再灌流三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肺组织髓过氧化酶(是中性粒细胞的特征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流组肺髓过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高于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结论 中性粒细胞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流致肺损伤中起了重要作用,介导着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褪黑素高剂量组(10 mg/kg)、褪黑素低剂量组(1 mg/kg)、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褪黑素高、低剂量组造模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褪黑素,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与褪黑素治疗量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褪黑素高、低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经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缺血60 min后松开动脉夹造成再灌注,建立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于再灌注45 min后取右肺组织。假手术组全身麻醉后只切除右肺,缝合切口。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湿/干重比值(W/D),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NDRG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显著升高,肺组织NDRG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褪黑素高、低剂量组肺泡腔内出血等炎症表现减轻,W/D显著降低,肺组织NDRG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褪黑素高、低剂量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上调NDRG2的表达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对肺缺血/再灌注(I/R)大鼠中性粒细胞(PMN)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左肺门45min,再灌注2h,建立在体肺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丙酚组(I/R并用异丙酚维持麻醉)。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PMN CD18的表达和呼吸爆发(RB),测定左肺顺应性和湿干比(W/D),测定血浆MDA和SOD含量。结果麻醉剂量的异丙酚抑制PMN CD18的表达和RB;改善再灌注后左肺顺应性和降低W/D;降低血浆MDA水平并保护SOD的活力。结论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肺I/R大鼠全血PMN具有抑制作用,对肺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离体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I/R组)和缺血再灌注PS干预组(n=10,PS组).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缺血2 h再灌注2 h(I/R组)及缺血2 h气管内注入PS后再灌注2 h(PS组)的肺动脉压、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变化;光、电镜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I/R组肺动脉压和肺湿/干重比显著高于PS组(P<0.01),且PS组出现大量eNOS、SP-A阳性反应信号,与I/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微、超微结构证实给予PS后肺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离体大鼠肺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PS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肺水肿,降低肺动脉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S减少SP-A破坏,进而刺激eNOS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适血减轻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通过阻断肾下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Ⅰ组,11:6)、缺血组(Ⅱ组,11=6)、I/R组(m组,n=24)、IPC+I/R组(Ⅳ组,Ⅱ=24)。Ⅱ组在缺血4h末,Ⅲ组、Ⅳ组缺血4h并分别于再灌注后4、12、24和48h留取标本。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胞同粘附分子(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ICAIM-1。结果 Ⅲ组中,PMN计数、肺组织的湿/干重比、MDA、MPO显著增加(P〈0.01)、ICAM-1 mRNA反蛋白产物表达明显增强,与Ⅰ组或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IPC处理的Ⅳ组中上述各项指标明显减少,与Ⅲ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IPC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CAM-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内的粘附、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对在体肺脏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C))组;缺血再灌注(I/R)组;IP组。左侧开胸,建立肺脏I/R模型。应用IP,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脏ICAM-1表达,测定肺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肺湿重/干重比值(W/D)。结果:IP后肺脏ICAM-1表达显著降低,MPO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增高。结论:IP可抑制I/R后肺脏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局部白细胞浸润,减轻肺脏结构损害,减轻肺水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I-post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n=8),并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24 h取标本.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postC能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与IPC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其机制和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分成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n=36)与假手术对照组(n=36),阻断肝门30min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缺血前5 min和再灌注0、0.5、1、3、6h各时点处死动物(每时点6只),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的动态变化.第二部分,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褪黑素治疗组(n=6)与基质对照组(n=6),依上述方法制备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全肝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前10min静脉注射0.5%(质量分数)褪黑素溶液(10mg/kg)或相同剂量的溶剂,于再灌注1 h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这两组比较,观察褪黑素的治疗效果.留取肺组织标本后,分别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 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肺组织结构严重受损.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肺组织MDA含量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分别于再灌注0h与再灌注0.5h显著降低,此后均逐渐增高.病理学方面,缺血再灌注组肺泡腔完整性破坏,间隔增厚,并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组织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成正相关,分别为r=0.56(P<0.05)、r=0.62(P<0.05).(2)褪黑素治疗可明显减轻肺损伤.褪黑素治疗组与基质对照组比较,病理学改变减轻,MDA含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SOD活性和p-ERK/ERK比值显著增加,但PCNA阳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肺损伤.脂质过氧化增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凋亡加剧是导致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重要因素.褪黑素可通过抗氧化与抑制凋亡对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产生一定保护作用,但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与激活ERK1/2信号途径的关系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XA2/PGI2的变化及尼美舒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尼美舒利组(NIM组),复制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活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环氧合酶-2 mRNA(COX-2 mRNA)的表达。结果:NIM组与IR组相比,血清MDA、XO均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TXB2明显下降(均P〈0.01),6-keto-PGF1α无明显差异,COX-2 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尼美舒利可通过下调肺组织COX-2 mRNA的表达,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调控TXA2/PGI2的平衡,增强抗氧化应激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帕瑞昔布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后肺组织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及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280~300?g)分为5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帕瑞昔布低剂量组(L组,2?mg/kg)、帕瑞昔布中剂量组(M组,10?mg/kg)及帕瑞昔布高剂量组(H组,20?mg/kg)。复制单侧肺IR模型,检测肺内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凋亡情况,检测肺内HO-1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他4组肺内MDA和MPO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肺内凋亡细胞均增加(P?<0.05),IR组增加最多,L组次之,M组和H组增加最少,且M组和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IR后,IR组肺损伤最严重,不同剂量帕瑞昔布处理后,肺损伤均减轻,M组和H组较L组减轻更明显。C组内HO-1表达低,其余4组均升高(P?< 0.05),其中L组较IR组升高,M组和H组较L组进一步升高,M组和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可减轻肺IR损伤,在一定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肺组织中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NA-155)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大脑皮层组织中的表达,初步阐明miRNA-15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每组24只。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Longa等改良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血管。采用TTC染色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梗死体积,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48和72h时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缺血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脑缺血梗死体积逐渐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48和72 h时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高表达,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鲲鹏  朱磊  马捷 《中国现代医生》2014,(13):10-12,15,F0003
目的用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其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及I/R+硫氢化钠(NailS)干预组。在每组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肺湿/于重(W/D)比值,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测定,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通透性指数。结果I/R组肺组织W/D值、MDA水平与Sham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I/R+硫氢化钠(NariS)干预组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肺组织SOD活性与Sha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I/R+硫氢化钠(NariS)干预组明显高于I/R组(P〈0.05)。肺组织病理结果表明,I/R+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与I/R组比较损伤减轻,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减少。结论硫化氢后处理通过减轻肺水肿、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关,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于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如下3组: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O+I/R组,n=12).采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水肿程度,每组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肺血管通透性以检测肺功能改变,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及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I/R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增高(P<0.05),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肺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I/R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增高(P<0.05),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降低(P<0.05).进行缺血后处理后,IPO组较I/R组TNF-α、IL-6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C组(P<0.05).IL-10较I/R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肠缺血后处理的节律刺激干预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进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I/R)、ADMA处理组(ADMA+I/R)和DDAH处理组(DDAH+I/R)。通过大鼠脑缺血2 h后恢复血流灌注诱导急性肺损伤。在恢复血流灌注24 h后,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PK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入肺血和出肺血血浆中的ADMA水平。结果脑I/R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入肺血血浆中ADMA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MLCK和PK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预先给予外源性DDAH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入肺血血浆中ADM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升高,MLCK和PK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ADMA通过上调肺组织MLCK和PKC的表达参与了脑I/R损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ADMA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受压时间窗及干预方式对压疮大鼠模型的皮肤损伤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组,n=4,不施压)及造模组(n=64);根据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将造模组随机分为不处理(a组,n=32,施压后直接处死)及后处理组(b组,n=32,施压后予缺血后处理后再处死)两小组,分别在受压2、4、6、8 h(每个时间点均为n=8)后观察皮肤受压程度、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及血清氧自由基的水平.结果 S、a及b三组大鼠的皮肤损伤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b组轻于a组;在时间窗方面,受压6h组有2只大鼠表现为重度损伤,8h有6只重度损伤(37.5%);而受压2h及4h均无造成重度损伤,不同时间窗的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方面,b组Ⅰ级程度(最轻)只数多于a组(n=17 vs n=15),Ⅱ级少于a组(n=8 vs n=10),不同干预方式下的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受压2 h造成的浸润程度最轻,其次为4 h及6 h;8 h最重,不同受压时间所致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缺血再灌注方面,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a及b组均表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而丙二醛及一氧化氮上升,总体以2h及4h的再灌注损伤程度低于6 h及8 h;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a组,而丙二醛及一氧化氮低于a组(均为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减轻急性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的有效时间窗为骨骼肌缺血6h以内,4h次之,2h内保护效果更佳.缺血后处理能有效改善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氧自由基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黄芪甲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I/ R) 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黄芪甲甙组(B组)。缺血45 min,再灌2 h 后, 处死大鼠,摘取左肺,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 ) 活性及丙二醛(MDA) 的含量,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肺组织W/D、MDA含量及M PO活性变化:I/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各项指标均较A组高(P<0.05),但均低于I/R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HE染色显示B组肺瘀血、肺灶性出血、肺泡间隔的改变比I/R组减轻。结论 黄芪甲甙对于实验性大鼠的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 ,并与肺炎性假瘤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 ,筛选肺鳞癌、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 ,及肺鳞癌、肺腺癌的共同表达基因 ,为研究肺癌的分子机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用含 4 0 96个基因的人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及肺炎性假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 :肺鳞癌差异表达基因 5 91个 ,其中筛选出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4 76个 ,上调的有 2 93个 ,下调的有 183个 ;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5 2 4个 ,其中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4 6 0个 ,上调的有 2 14个 ,下调有 2 4 6个 ;有113个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出现差异表达。结论 :肺鳞癌、肺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分子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ia XM  Zhou ZX  Huang JJ  Chu W  Guan Q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211-121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阻断左肺门30min再灌注2h)、氯化血红素(Hemin)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剂)与锌原卟啉(ZnPP)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抑制剂)。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肺组织湿干重比(W/D)以及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Hemin组肺湿/干重比(5.92±0.66)低于I/R组(7.55±0.66)(P〈0.01),SOD活性(9.2±0.5)高于I/R组(2.8±0.4)(P〈0.01),TNF-α含量(60.37±8.25)低于I/R组(452.26±22.59)(P〈0.01),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明显减轻;而给予ZnPP(ZnPP组)后使上述改变发生逆转。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可有效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烷组(EI组)?脂肪乳组(IL组),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0)?缺血缺氧前即刻(T1)?再灌注30 min(T2)和再灌注60 min(T3)时,记录潮气量(tidal volume,VT)?肺静脉氧分压(oxygen partial,PaO2)?肺顺应性(compliance,CL)和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的数值;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观察肺组织HE染色情况;检测肺组织中SOD和MD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刻比较,4组生理数据在T3时刻VT?CL和PaO2下降而R上升(P < 0.05或0.01)?与S组比较,IR组和IL组在T2?T3时刻VT?CL和PaO2下降而R上升(P < 0.05或0.01);与IR组比较,EI组和IL组在T2?T3时刻VT?CL和PaO2上升而R下降(P < 0.05或0.01);与EI组比较,IL组在T2时刻PaO2下降,在T3时刻VT?CL和PaO2下降而R上升(P < 0.05)?与S组比较,IR组?IL组W/D和MDA表达水平上升而SOD表达水平下降(P < 0.05或0.01),EI组SOD表达水平下降(P < 0.01);与IR组比较,EI组W/D和MDA表达水平下降而SOD表达水平上升(P < 0.05或0.01),IL组W/D下降而SOD表达水平上升(P < 0.05);与EI组比较,IL组SOD表达水平下降而MDA表达水平上升(P < 0.05)?病理显示EI组肺损伤轻于IR组和IL组?结论:8%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