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及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防御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中学生463名,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量表(DSQ)测量。结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6、78%,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2.01%,和3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7.37,P〈0.01);男女学生各因子分比较,女学生在躯体症状、焦虑、恐怖症状因子、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精神质、神经质得分均高于男性;对防御方式、人格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SCL-90各因子与防御方式各因子、EPQ神经质、精神质因子呈正相关。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防御方式的关系在0.10水平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不成熟防御方式、神经质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学生差,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焦虑、恐怖症状,防御方式、个性类型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不成熟防御方式、神经质个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收容教育的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82例被收教的卖淫妇女进行调查,并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收教妇女组的SCL-90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以SCL-90量表总均分的均数士标准差为界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的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方式及掩饰因子得分均高于低分组;高分组MMPI的9个临床量表得分均高于低分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均分与DSQ的四个因子、MMPI的10个临床量表均呈正相关。结论 收教妇女存在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收容教育应根据心理特征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SCL-90、DSQ和应付方式问卷对75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显得较为突出,SCL-90测试751名大学生各因子分达到或超过中等严重程度(≥2分)者有183人,占24.37%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常模。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者在应激状态下常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常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和积极应付方式。提示心理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的训练.进行有效的心埋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男性青少年罪犯的防御方式,为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评估300例男性青少年罪犯(研究组)及243名男性青少年学生(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成熟型防御机制的得分高于中间型和不成熟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4.61 4±0.89)明显高于对照组(4.32±0.79),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5.06±1.0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5.33 ±1.2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LEC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SSS总分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ASLEC除丧失因子外的各因子呈弱正相关(P<0.05);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与PSSS各因子之间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男性青少年罪犯虽运用成熟防御机制为主,但仍较普通青少年运用较多不成熟及中间防御方式.高应激水平和低社会支持可能阻碍了其防御机制的成熟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人格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 方法:64例酒依赖患者于人院治疗2周后完全戒断酒精及躯体不适消除后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别评定其防御机制及人格类型,并与129名健康对照者比较. 结果: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为不成熟及中间型;EPQ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或P<O.01);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EPQ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正相关. 结论:酒依赖患者可能存在不良人格,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定了71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研究组)并与8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期痴呆亲属SCL-90总分(t=6.970,P<0.001)、躯体化(t=2.876,P=0.005)、抑郁(t=2.696,P=0.008)及焦虑(t=2.736,P=0.007)因子分高于对照组。防御方式以不成熟(t=7.394,P<0.001)及中间型防御方式(t=3.143,P=0.002)为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成熟防御因子分、躯体疾病、对支持的利用度对SCL-90总分影响大。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与其不成熟防御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低及患者躯体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21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总频度和分值以及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因子分、客观支持因子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女性失眠症患者4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并分别对SCL-90和PSQI、EPQ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42例患者的SCL-90总评分及其他8个因子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SQI总评分及7个因子评分、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SQI的睡眠质量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9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5~0.934,P均0.01);EPQ的精神质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8个因子评分(除恐怖因子外)均呈正相关(r=0.413~0.725,P0.05或0.01),神经质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9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2~0.868,P均0.01)。结论女性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和个性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片的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0 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0例正常人群进行防御方式评定和人格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 (P <0 0 5 )。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P <0 0 5 )。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与EPQ的精神质 (P)得分和神经质 (N)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成熟防御机制与内外向(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存在病态人格 ,且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有关结果 ,对于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理心理机制和开展心理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SP)评估两组样本的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质.结果 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幻想、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反向形成、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与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方式.抑郁症患者的躯体性焦虑、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怨恨、社交愿望和兴奋性6个SSP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除冒险探索、冷漠、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外抑郁症患者其余SSP分量表分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相关(P<0.05);躯体性焦虑、缺乏自信、怨恨、冲动性、不信任和言语攻击6个分量表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与怨恨负相关,与社交愿望正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的人格特征;其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济南市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50名监狱男性服刑犯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EPQ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掩饰性分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所有因子分与EPQ分量表精神质(P)维度、神经质(N)维度呈正相关(P<0.01);SCL-90总分及除敌对及偏执因子外所有因子分与内外向(E)维度呈负相关(P<0.05);SCL-90总分及除躯体化因子外所有因子分与掩饰性(L)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婚姻状况、犯罪类型和EPQ的神经质(N)、内外向(E)、精神质(P)进入SCL-90阳性症状的回归方程.结论 服刑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人格特征上存在高精神质、高神经质、高外倾性和低掩饰性的特点,其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人格、心理防御机制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住院的100例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和正常独生子女进行测评,其中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更多地使用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EPQ得分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性高于正常独生子女(P〈0.01),相关分析发现,精神质、神经质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呈正相关,内外倾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的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亲保护、母亲干涉因子分高于正常独生子女(P〈0.01),而父亲温暖因子低于正常独生子女,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母干涉、父亲保护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正相关,而父母温暖与不成熟防御机制负相关。结论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个性缺陷,且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健康评定量表(SF-36)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5例首发强迫症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评估。结果:患者组SF-36评分除生理功能(t=0.69,P=0.487)和躯体疼痛(t=1.25,P=0.216)维度外,其他维度(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41、6.76、6.71、2.01、5.88、7.02,P均〈0.001)。患者组DSQ评分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更少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与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6、-0.393、-0.378、-0.518,P〈0.05或P〈0.01);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515、0.441、0.253、0.410,P〈0.05或P〈0.01)。结论:首发强迫症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心理防御机制是影响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人格特征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分别对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60名老年健康者(对照组)测评。结果 DSQ评分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MPI各临床量表中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男性-女性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DSQ总分与抑郁、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呈负相关(P〈0.05),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偏执呈正相关(P〈0.05),成熟防御机制与疑病、抑郁、癔症呈负相关(P〈0.05),与男性-女性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并且这两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入学时心身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大学新生入学时的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采用中国身心健康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入学时对541例学生进行一次性测试。结论:男生内外向(E)量表分高于女生,而女生神经质(N)量表分高于男生;两性的身心健康总分和各系统因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各专业中,不成熟因子(F1)、中间型因子(F3)分以数学系学生最高,而经济学专业学生仅有较高的F1分。结论:男生较女生外倾,而女生可能表现更多的情绪不稳;数学和经济两系的学生倾向于以不成熟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并有较多的眼和耳部不适;心理健康水平与N量表分、F1均分、学生月消费、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和F3分成反比,而与EPQ的掩饰(L)量表T分和E分量表分成下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激有关因素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2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8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对研究组患者单独评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动思维问卷(ATQ)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研究组解决问题分低于对照组,自责、回避、合理化分高于对照组,成熟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成熟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ATQ与应付方式问卷中除合理化外各因子均有相关性(P〈0.05),PSSS量表中的家庭外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应对方式有相关性(P〈0.05),SCL-90与所有应对方式因子均有相关性(P〈0.05),EPQ中的内外向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成熟应对方式有相关性(P〈0.01),神经质与除解决问题外各因子均有相关性(P〈0.01),精神质与除回避外各因子均有相关性(P〈0.05),掩饰与所有因子均有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成熟应对相关的因子包括内外向、家庭外支持、家庭内支持、精神质,与不成熟应对相关的有ATQ、掩饰因子,与混合型应对方式相关的有SCL-90总分。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成熟应对方式,其与应激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为其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取吉林某高校45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E分数显著高于常模(t男=2.26,t女=10.20,P〈0.05,P〈0.01),女性N分数显著高于常模(t女=6.85,P〈0.01),男女生P分数与男生N分数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t=2.95~7.41,P〈0.01);P、N分量表与SCL各因子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17~0.61,P〈0.05,P〈0.01),E分量表SCL的6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4~-0.27,P〈0.05,P〈0.01);P、N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人格偏外向,好交际,女生情绪欠稳定;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且较多地受到人格特征中情绪性与精神病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类型医院医技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SCL-90对400名医技人员进行测试。结果每周工作时间、每周学习时间、婚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各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外,医技人员的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院医技人员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级、年龄、学历、每周工作时间、婚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与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等级、类型医院医技人员应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