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目的: 探究甲状腺结节与尿碘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甲状腺结节穿刺和参与“甲状腺疾病和碘营养状况的全国调查——2014”课题流调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细胞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组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合计3 206例。测定患者尿碘值、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血生化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甲状腺结节组尿碘含量(159.86 μg/L)低于健康人群(187.1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结节组尿碘<100 μg/L的占比高于尿碘>300 μg/L者,甲状腺结节组碘含量构成比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甲状腺良性结节组尿碘水平中位数(134.70 μg/L)低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尿碘水平中位数(172.83 μg/L)。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当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2时(OR=34.400,95%CI=1.619~730.759,P=0.023),女性患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风险大约增加33.4倍,尿碘(OR=1.018,95%CI=1.000~1.036,P=0.048)、FT4(OR=1.876,95%CI=1.081~3.254,P=0.025)、TPOAb(OR=0.948,95%CI=0.911~0.986,P=0.008)、甘油三酯(OR=2.523,95%CI=1.194~5.330,P=0.015)是甲状腺恶性结节发生的促进因素。结论: 尿碘、性别、FT4、TPOAb、甘油三酯与甲状腺恶性结节患病有关,促进甲状腺恶性结节发生。健康人群组碘含量分布与甲状腺结节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入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收集血液及尿液标本;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以超声检出结节者为准。结果 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分别是27.77%和18.18%(χ2=33.991,P<0.01);女性高于男性,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另外,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尿碘量、TSH水平、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地域分布、性别、年龄、胆固醇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黑龙江地域分布对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影响属首次发现。结论 黑龙江地区城市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女性又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其中地域分布、性别、年龄、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许琳  陈卫红 《安徽医学》2020,41(7):785-788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位尿碘(MUI)浓度之间的差异,并探讨碘与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00例,分别作为甲状腺疾病组和对照组,并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将甲状腺疾病组分为甲亢、亚甲亢、甲减、亚甲减4个亚组,每组25例;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尿碘(UI)浓度、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比较不同疾病组间患者UI浓度、UI水平分布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UI浓度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疾病组MUI为324.56(223.77,368.75)μg/L;对照组MUI为167.98(109.54,240.54)μg/L,甲状腺疾病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组间比较,各疾病组患者均以UI过量所占比例较高,其中甲亢组UI过量比例为最高;各疾病组也存在碘缺乏患者,其中碘缺乏比例以亚甲亢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UI浓度与血清TSH呈正相关(r=0.581,P=0.002),与FT3呈负相关(r=-0.487,P=0.014),亚甲亢组UI浓度与血清FT4呈负相关(r=-0.432,P=0.031),甲减组UI浓度与TPOAb呈正相关(r=0.644,P=0.001)。结论 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UI水平存在差异,UI浓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相关抗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首次细胞学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47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按是否伴有CLNM,分为淋巴结转移组(CLNM组,45例)与淋巴结未转移组(nCLNM组,10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实验室结果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结节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最大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回声、孤立灶及T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4,95% CI:1.006~1.103)、性别(OR=6.499,95% CI:1.902~22.200)、TSH(OR=1.904,95% CI:1.395~2.598)、TGAb(OR=3.022,95% CI:1.005~9.084)、边缘(OR=11.483,95% CI:3.196~41.255)、纵横径比(OR=4.409,95% CI:1.508~12.890)及最大径(OR=1.894,95% CI:1.250~2.869)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性别、TSH、TGAb、甲状腺结节边缘、纵横比及最大径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OC理论定量评价超声科医师诊断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的乳腺肿块患者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让甲、乙超声医师分别进行检查。以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于乳腺肿块,乙医师的AUC为0.846,较甲医师的0.732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96,P=0.045)。对于甲状腺结节,甲医师(AUC=0.798)和乙医师(AUC=0.76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0.383)。结论 利用ROC分析方法进行超声科医师的诊断效能的比较,可真实的反映医师对于某一疾病的诊断鉴别能力。本方法为医院对医师鉴别诊断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并据此对医师的工作配置等,更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陈学敏  胡明军  何年安 《安徽医学》2023,44(10):1227-1230
目的 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21年度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超声特征。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安徽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体检者相关资料,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段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对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及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124286名体检者中,超声检出甲状腺结节67505例,检出率54.31%。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趋势2=9 180.280,P<0.05),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以多发(62.68%)、双侧叶(52.63%)、最大径<10 mm (83.06%)及实性结节(57.68%)为主,不同性别检出的甲状腺结节在结节数量、位置、最大径和回声特征上的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在不同性别、年龄段上的分布不同,且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的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以多发、双侧叶、实性、最大径<10 mm、TI-RADS 3类结节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尿电解质肌酐比计算膳食盐,评价人群盐摄入量。探讨尿电解质肌酐比、尿蛋白肌酐比(urinary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TPCR)在体检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检测948例(其中842名>50岁)健康体检者,616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尿钠、尿钾、尿总蛋白和空腹血清脂类项目,计算出尿钠肌酐比,尿钾肌酐比、尿钠钾比(Na+/K+)、TPCR和血清载脂蛋白B/A1(apoB/apoA1)。 结果 948例体检者按年龄段分组比较中,尿TPCR在50~60岁年龄组与>70岁年龄组差异最明显(P=0.000);842例>50岁体检者不同性别间比较,尿盐、尿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血压组与体检组比较,尿TPCR、尿Na+/K+、尿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级别高血压的尿盐、Na+/K+及TPCR等指标均显著增高(P=0.000);616例高血压尿总蛋白与尿Na+/K+、尿Na+具有相关性;图中的尿TPCR浓度随年龄加大逐渐上升,高血压尿TPCR与尿Na+/K+均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 结论 通过尿电解质计算膳食盐,能简便有效反映人群盐摄入量的高低。尿电解质肌酐比、尿TPCR与高血压的升级及年龄增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52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DM治疗组和传统挂线对照组进行术后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χ2=0.087,P=0.768)、年龄(t=0.231,P=0.389)、民族(χ2=0.391,P=0.532)、病程(t=0.316,P=0.690)、随访时间(t=0.512,P=0.20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M组术后相关指标如肛门失禁(χ2=5.532,P=0.019)、肛门畸形(χ2=4.457,P=0.035)、术后疼痛时间(t=19.652,P=0.033)、术后愈合时间(t=14.186,P=0.003)及生活质量评分(t=13.188,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越于挂线组,但复发率(χ2=4.127,P=0.042)较挂线组偏高。结论 运用ADM治疗高位肛瘘具有微创、缩短愈合时间和保护肛门功能及外形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和失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失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 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步行15 min前后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两组步行15 min前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对每组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与其余矢状面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代偿组19例,其中女16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64.1±5.9)岁,BMI为(24.2±4.6)kg/m2;失代偿组79例,其中女67例、男12例,平均年龄为(66.7±7.2)岁,BMI为(24.9±5.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前,代偿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失代偿组(Z=2.784,P=0.003),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小于失代偿组(Z=1.953,P=0.028;Z=3.815,P<0.01);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15 min后,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步行前比较,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增大(代偿组Z=1.718、P=0.043,Z=2.198、P=0.015,Z=3.875、P<0.01;失代偿组Z=1.842、P=0.031,Z=1.943、P=0.021,Z=2.917、P=0.002),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减小(代偿组Z=1.639、P=0.047,Z=3.624、P<0.01;失代偿组Z=1.812、P=0.039,Z=3.893、P<0.01);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胸椎后凸角也较步行前增大(Z=2.287,P=0.012)。代偿组、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均与骨盆倾斜角变化值呈负相关(rs=-0.519、-0.625,P=0.024、0.001),与骶骨倾斜角变化值、腰椎前凸角变化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值均呈正相关(代偿组rs=0.519、0.645、0.645,P均<0.05;失代偿组rs=0.625、0.407、0.407,P均<0.01)。结论 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逐渐减弱或消失,骨盆及脊柱伸肌肌群的疲劳可能是代偿机制消失的原因。对于初次就诊时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骨盆倾斜角>20°的患者,建议在行走15 min后再次拍摄X线片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矢状面失平衡。  相似文献   

10.
孙瑜  邵子瑜  吴海燕  郭锋 《安徽医学》2022,43(6):720-724
目的 分析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为制定预防早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共纳入2014~2018年间合肥市城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瑶海区)活产(146 889例)早产儿9 077例。收集所有早产儿出生信息及其母亲相关信息,描述不同区域、季节、性别、母亲年龄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结果 2014~2018年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总体发生率为6.18%(95% CI:6.10%~6.30%),各年度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分别为6.08%、6.35%、6.32%、6.04%和6.14%。冬季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6.50%,高于夏季(χ2=4.393,P=0.036)和秋季(χ2=15.520,P<0.001);庐阳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包河区(χ2=22.210,P<0.001)、蜀山区(χ2=11.874,P=0.001)和瑶海区(χ2=9.295,P=0.002);男婴早产发生率高于女婴(χ2=47.943,P<0.001);超高龄组母亲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11.35%,高于低龄组(χ2=37.643,P<0.001)、适龄组(χ2=224.022,P<0.001)和高龄组(χ2=38.677,P<0.001);母亲年龄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χ2趋势=419.532,P<0.001)。结论 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在6.0%左右,男婴、出生在冬季、母亲年龄大的活产儿发生早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及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行131I 清甲治疗的DTC术后患者41例,其中乳头状癌37例、滤泡状癌4例,131I清甲治疗剂量为1 110~5 550 MBq。观察131I清甲成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41例DTC术后患者中,131I清甲成功率为60.98%(25/41)。单因素分析显示残余甲状腺质量(χ2=8.431,P=0.006)、24 h摄131I率(χ2=7.663,P=0.015)和131I剂量(χ2=12.751,P=0.001)是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质量(Wald=4.326,P=0.018)和131I剂量(Wald=12.320,P=0.000)是影响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DTC患者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较高,残余甲状腺质量和131I剂量是影响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吕曼辰  周苑  薛同斌  刘瑶瑶  王浩宇  张钰  田帝 《安徽医学》2023,44(11):1374-1378
目的 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10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数据,按付费方式分为DRG组(n=570)和非DRG组(n=440)。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性评分法、秩和检验,平衡病例间混杂因素后,检验DRG组和非DRG组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1 010例病例,经倾向性匹配成功852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DRG组与非DRG组年龄、住院天数在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费用中,耗材费、药费占比较高。经倾向性匹配后,DRG组与非DRG组住院总费用(Z=7.519,P<0.001)、自费金额(Z=13.903,P<0.001)、医保报销费用(Z=11.561,P<0.001)、综合医疗服务费(Z=2.188,P=0.029)、手术费(Z=2.256,P=0.024)、药费(Z=3.202,P=0.001)、耗材费(Z=2.229,P=0.026)、诊断费(Z=8.2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自费金额、综合医疗服务费、手术费、药费、耗材费及诊断费均具有控费效果,且总体对住院费用控费效果较好,但费用结构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在胸膜下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分析胸膜下肺结核与肺癌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为二者的影像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理证实为肺结核与肺癌的患者各42例,选择每例患者最大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分析两组病灶的超声造影始增时间、增强模式、增强强度、增强均匀程度、坏死区表现、增强消退速度等特征。结果 肺结核与肺癌病灶的增强模式均以从外周向中心增强为主,但肺结核组呈规则树枝状血管样增强的病灶多于肺癌组[10例vs 1例,χ2=8.473,P=0.004]。肺结核病灶多为低增强(17例vs 6例,χ2=7.244,P=0.007),肺癌病灶多为高增强(25例vs 6例,χ2=18.456,P<0.001)。与肺癌组相比,肺结核组病灶坏死区多表现为筛孔样(13例vs 0例,χ2=15.380,P<0.001)或形态规则的大片状坏死(11例vs 2例,χ2=7.372,P=0.007);肺癌病灶坏死区形态多不规则,与肺结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例vs 2例,χ2=13.859,P<0.001)。肺结核病灶始增时间<10 s者多于肺癌(21例vs 9例,χ2=7.467,P=0.006),与正常肺组织的造影始增时间差<2.5 s者多于肺癌(40例vs 3例,χ2=65.227,P<0.001)。结论 肺结核与肺癌病灶的超声造影在始增时间差、增强强度和坏死区表现等方面差异显著,能为二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期住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滨州市优抚医院30例长期住院(研究组)及32例长期随访门诊治疗(对照组)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对其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研究组在PSP量表中除扰乱及攻击行为(Z=0.234,P=0.193)项外,PSP总分(Z=-0.672,P<0.001)及社会中有用的活动(Z=5.234,P<0.001)、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Z=4.722,P<0.001)、自我照料(Z=5.678,P<0.00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SQLS量表中除症状和副作用量表(t=1.096,P=0.279)外,心理社会量表(t=2.381,P=0.022)、动力和精力量表(t=4.460,P<0.001)及总分(t=2.660,P=0.00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正念疗法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疲劳症状和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HL等建库至2021年8月12日中有关正念疗法缓解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疲劳症状和负性情绪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手册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念疗法对缓解疲劳症状[SMD=-0.52,95%CI(-0.80,-0.24),Z=3.64,P<0.001]、感知压力[SMD=-1.02,95%CI(-1.48,-0.56),Z=4.35,P<0.001]、改善焦虑[SMD=-0.91,95%CI(-1.49,-0.33),Z=3.09,P<0.002]和舒缓抑郁[SMD=-0.81,51%CI(-1.30,-0.32),Z=3.25,P<0.001]有明显作用。结论 正念疗法对缓解疲劳、减轻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目前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疾病流行情况及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乌鲁木齐地区1 093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测定平均尿碘中位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并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 在调查人群中,碘缺乏人数仅占8%,而碘过量人数达到40%,52%的调查对象属于碘适量;平均尿碘中位数(MUI)达(239.50±144.01) μg/L.碘缺乏者TSH水平显著高于碘适量者.不同碘摄入状态人群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目前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碘缺乏状态已纠正,平均尿碘中位数(MUI)达(239.50±144.01) μg/L.不同碘摄入状态维吾尔族人群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收集正常人15 例、RA初诊未治组35例,治疗有效组20及难治组25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上survivin的表达。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RA初诊未治组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9,P<0.01);RA治疗有效组稍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1,P>0.05);RA难治组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χ2=26.53,P<0.01) 和RA治疗有效组(χ2=24.35,P<0.01) 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初诊未治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结论:Survivin 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可能参与难治性RA多药耐药,是难治性RA多药耐药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关联性。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经OGTT试验区分为糖代谢异常者(研究组)与糖代谢正常者(对照组),分别收集120例,同时收集健康组120例。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对BDNFrs6265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BDNF水平。结果 研究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9.82,P=0.00;χ2=4.70,P=0.03)及健康组(χ2=19.70,P=0.00;χ2=8.16,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健康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57;χ2=0.50, P=0.48)。血清BDNF水平在各组中依次为研究组 < 对照组 < 健康组(F=40.09,P=0.00),3组中AA基因型BDNF水平均低于GG型、GA型(F=634.55,P=0.00,F=337.62,P=0.00,F=106.78,P=0.00)。结论 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伴发糖代谢异常有关,且AA基因型是影响患者BDNF表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磁共振双回波稳态(DESS)及T2-mapping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过临床确诊的30例早期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分别行FS-T2WI、DESS、T2-mapping检查。结果 DESS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S-T2WI(10/30vs3/30,χ2=4.812,P=0.028),T2-mapping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FS-T2WI(11/30vs3/30,χ2=5.963,P=0.015),DESS和T2-mapping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7)。结论 DESS序列显示髋关节软骨退变敏感度较高,T2-mapping序列成像对FAI关节软骨早期退变进行直观的定量评估,可以发现软骨早期病变,从而能为临床治疗FAI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治疗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妇科良性肿瘤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围术期时间(肠道准备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前肠道准备时间(t=2.332,P=0.02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t=2.461,P=0.016)、肛门首次排气时间(t=2.324,P=0.023)、住院时间(t=2.401,P=0.019)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χ2=5.156、P=0.012),腹胀(χ2=4.588、P=0.03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治疗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中能够缩短患者围手术期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