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总结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确诊Graves病经131I治疗后甲亢治愈但仍有突眼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非核医学科人员的外照射剂量,以有效减少非受检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方法 选取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51例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91(62.23±13.36)岁。所有受检者注射925 MBq 99Tcm-MDP后,根据饮水1000 mL后0.5 h内有无排尿分为排尿组(n=39)和未排尿组(n=12),检测注射药物后0.5、1、2、3、4、6 h时受检者腹部和头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当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多次测量的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辐射剂量当量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 排尿组受检者在腹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低于未排尿组[(40.29±4.67)μSv/h对(77.29±10.71)μSv/h、(15.22±1.64)μSv/h对(29.48±4.56)μSv/h、(4.15±0.47)μSv/h对(7.45±1.07)μSv/h、(1.32±0.10)μSv/h对(2.63±0.31)μSv/h、(0.45±0.05)μSv/h对(0.78±0.15)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8~5.251,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腹部和头部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26~5397.675,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当量率随着药物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排尿组受检者腹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48.51±13.83)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55.85±5.2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0,P<0.001);与排尿组受检者头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32.74±12.95)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49.88±4.7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8,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累积剂量当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非核医学科人员的照射剂量远远小于国内、国际法律规定限值(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1 mSv),与注射药物后3 h的受检者距离1 m以上即可避免大部分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3.
夏俊勇  程义壮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64-1766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生成。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主要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2(VEGFreceptor-2,VEGFR-2)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引发新生血管生成。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VEGF/VEGFR为靶向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显像(SPECT)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对VCIND患者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和脑SPE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双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左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均较右侧rCBF明显降低(P<0.05)。结论 SPECT脑灌注显像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观察甲亢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分析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131Ⅰ治疗的病例,根据相关理论给予患者一次性口服一定剂量的131Ⅰ.治疗后定期复诊,观测其血清FT3、FT4和Tsh的变化.结果:口服131Ⅰ治疗后,一年内患者血清FT3、FT4和Tsh逐步恢复至正常.160例患者中有148例一次治疗后恢复正常.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131Ⅰ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程序,优化单病种临床路径。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对症处理,优化临床路径。结果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术前准备、常规医嘱、临床观察、疗效评估、护理、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优化。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肯定,在满足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90Sr-β敷贴治疗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90Sr-β敷贴治疗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的疗效。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对363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反应及对症处理。结果各类型血管瘤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依次为单纯性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厚度≤5mm痊愈率高于〉5mm(P〈0.01)。血管瘤面积≤450mm。痊愈率高于〉450mm。(P〈0.05)。结论^90Sr-β敷贴治疗疗效好,特别适合于儿童皮肤浅表毛细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程义壮  张亚 《安徽医学》2005,26(1):24-26
目的 探讨核医学在提高胃癌隐匿转移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方案中的应用。方法  3 0例胃癌术前13 1I -McAb3H11(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 3H11)肿瘤局部注射 ,在 2h、2 4h、48h、72h显像 ,同时行99mTcO4-胃粘膜显像 ;术中GDP手持式γ深测器。探测相关各部位 ,并与病理比较。结果 各时间段13 1I显像病灶清晰 ,2例于 48h ,72h见脾门部异常浓聚区 ,99mTcO4-显像病灶区显示放射性稀疏、缺损 ,余部轮廓完整、清晰 ;术中GDP探测对所有原发灶获得正确定位 ,对转移淋巴结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 90 .7%、98.0 %、94.6%。结论 核医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胃癌隐匿转移的诊断 ,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 ;99mTcO4-胃粘膜显像在胃部疾病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201)Tl静息-再分布SPECT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2 0 1 Tl(铊 )心肌灌注静息 -再分布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患者 ,冠心病 73例 (分别为心肌梗死恢复期 2 4例、心绞痛 19例、胸闷 3 0例 )、其他 16例 (分别为原因不明的胸闷胸痛 10例、心肌炎3例及心肌病 3例 )。利用静息 -再分布2 0 1 TlSPECT显像 ,分别于注射后 10min和 180min进行采集。结果  89例受检者共 80 1个心肌节段 ,在早期相 ( 10min)发现 1~ 3级放射性分布减低区 42 2个节段 ,而在延时相 ( 180min)发现 1~ 3级共 3 19个节段。其中 ,5 99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减低区在延时像时无明显变化 ,164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在延时相得到部分改善或填充 (再分布 ) ,3 8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反较早期静息像减低 (新出现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或评分等级 )增加(反向再分布 )。结论 2 0 1 Tl静息 -再分布显像不仅可用于评价心肌梗死后的存活心肌 ,还可用于心肌缺血的评价。鉴别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可根据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的程度及有否再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