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体环形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椎体环形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变椎体彻底病灶清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患者结核病灶均清除彻底,结核治愈无复发,4例合并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D级2例均恢复至E级,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脊柱后凸成角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为18.5°.植骨界面骨性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结论椎体环形结核可造成椎体广泛的骨质破坏,一期彻底的病灶清除与植骨内固定具有减压彻底、脊柱重建稳定及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手术可行性。方法对83例颈、胸、腰椎(C4~L5)结核患者施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内固定加病灶局部置管注药。结果手术时间1.5~3 h;术中失血量均<300 ml,成人患者均未输血。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均>15°,随访12~20个月无病灶复发,内固定无松脱。神经功能恢复ASIA分级:A级13例,恢复至C级1例、D级4例、E级8例;B级16例,恢复至D级7例、E级9例;C级15例,恢复至D级4例、E级11例;D级18例全部恢复至E级。复查CT显示病灶愈合。结论前路手术病灶清除彻底(含对侧病灶和流注脓肿),椎管减压充分,椎间植骨可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前路固定能提供较好的稳定,适合病灶累及1~3个椎体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跳跃性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跳跃型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腰椎跳跃型结核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1~62岁,平均为37.2岁.病变累及部位L1及L3椎体2例,L1、2及L4椎体3例,L2、3及L5椎体1例,L2及L5椎体2例.术前腰椎后凸Cobb's角为5°~40°,平均为21.5°.术前按Franka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例,E级4例.四联抗痨治疗后,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3.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出血量为400~900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腰椎后凸Cobb's角矫正5°~20°,平均矫正后凸矫正角度12.5°.所有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中结核无复发,末次随访时4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中,1例B级恢复到C级,1例C级恢复到D级,1例C级恢复到E级,1例D级恢复到E级.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植骨愈合良好,植骨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3个月.[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椎跳跃型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预防植骨块移位、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上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的胸腰椎脊柱结核的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结核病灶局限于椎间盘组织的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及选择性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并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5年,平均3.8年。21例结核病灶清除彻底,结核治愈无复发。合并不全瘫6例中,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4例中恢复至E级3例,1例无变化,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正常。结论结核性椎间盘坏死及突出时对脊髓造成压迫和损伤,来自结核病灶的机械性直接压迫和结核炎性刺激所致的脊髓硬膜组织变性两个方面,早期手术可有效减轻脊髓进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结果脊柱结核复发2例(4.7%),植骨不融合3例(7.0%)。植骨融合时间3~8个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2%±11.4%。11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恢复情况:术前A级3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2例无恢复;B级5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E级1例、1例无恢复;C级3例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充分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核通过前后手术入路行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后路手术入路行病灶清除一期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32例。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3~5周,其中术中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对骨质破坏缺损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同时行前路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2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后路椎弓内固定系统内固定11例。术后卧床6~8周,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9~18个月。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1例患者出现切口不愈合,其他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摄X线片提示植骨及内固定位置良好,Cobb′s角平均14.30°。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断裂,愈合后Cobb′s角平均15.2°,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术前、术后后凸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合并神经损害20例,按Frankel分级,C级3例中有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分级无明显变化,D级17例中有12例恢复至E级,5例分级无明显变化。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后手术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椎体前方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彻底,植骨量大,结合有效内固定避免植骨块松动、脱出,植骨融合率高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7.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30例下颈椎结核患者,术前四联抗痨治疗至少3周后,采用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融合术。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7岁。术前检查病变累及2个椎体者21例,3个椎体者9例。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5例,D级13例,E级7例。术前颈椎平均后凸角为12°。[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70~100 min,出血量为50~150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个月。末次随访中,23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中,5例B级恢复到D级,3例C级恢复到D级,2例C级恢复到E级,13例D级恢复到E级。随访中结核病灶无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平均时间为6.5个月。[结论]经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下颈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指征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椎结核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8岁,平均47.5岁;病史0.5~36个月。12例合并腰大肌脓肿,8例为双侧;23例有椎管内压迫,后凸畸形Cobb角9°~30°。14例有神经功能损害,术前ASIA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10例;术前VAS评分5~10分,平均7.5分。椎体间植骨病例均采用自体骨。术后1周左右戴支架下床活动,服用标准疗程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6例获得9~70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3分,平均1.6分,VAS评分改善平均5.8分。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获得不同程度改善,ASIA分级:1例B级恢复至D级;1例C级恢复至D级,2例C级恢复至E级;D级共10例,9例恢复至E级,1例无改变。椎体间植骨病例6个月随访时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至0~12°,随访丢失1°~2°。无复发病例,4例年轻患者在病灶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椎结核可在一次手术中同一切口内达到椎管内减压、脊柱矫形、融合和脊柱恢复稳定的目的,清除双侧腰大肌脓肿无需行双侧切口,清除胸椎病灶能避免经胸手术带来的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1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4例行病灶前路清除植骨融合术,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10例均用三联抗痨治疗至术后9~12个月。结果 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及伤口不愈,随访2年后Frankel评分为D级2例,E级8例。后期脊柱后凸畸形2例。结论 及时正确的手术干预及规范化的抗痨治疗是提高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关键。彻底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并一期内固定术可以有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6.5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其中胸椎9例,胸腰椎5例,腰椎2例。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28°~53°,平均37.6°。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A级0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7例。术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后,所有病例均行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60~29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失血量400~1 800 m L,平均780m L。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无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后凸Cobb角8°~27°,平均28.2°,平均矫正率7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2例,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6例,4例恢复至E级,2例未恢复。结论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是一种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路经肋椎关节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1年7月,采用后路经肋椎关节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43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Frankel评分,观察随访期间植骨融合率、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5年,末次随访时1例Frankel A级患者恢复至Frankel D级,3例Frankel B级患者恢复至Frankel D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Frankel E级.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取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12个月.术后1周Cobb角平均为5.1°,末次随访Cobb角平均为9.2°,Cobb角平均丢失约4.1°.结论 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27例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15例,4个椎体7例,5个及以上椎体5例,病变单纯累及胸椎者5例,单纯累及腰椎者7例,累及胸腰椎者11例,累及腰骶椎者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者11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8例.后凸Cobb角26°~43°,平均35°±7°.术前均采用口服异烟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并肌注链霉素(S)四联药物方案(HRES)抗结核治疗3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16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1例.术后继续HRES扰结核治疗3个月,然后口服HRE三联药物方案抗结核治疗9个月.采用吴启秋骨结核治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50~30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600~1400ml,平均1000ml.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术后伤口出现寞道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120~20°,平均15°±5°.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18个月,有神经功能损害者于术后8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植骨伞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多椎体脊柱结核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加强脊柱稳定,可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治愈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23 ~63岁,平均46.2岁.病变位于胸椎12例,胸腰段20例,腰椎18例,腰骶椎4例.病变累及2个椎体36例,3个椎体12例,4个椎体5例,5个椎体1例.手术采用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7年,平均38个月,切口一期愈合,8例Pott截瘫患者全部恢复,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结核治愈.后突畸形术前平均Cobb角16°,术后平均4.8°,末次随访时平均丢失2°.[结论]病灶清除椎体间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及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4月-2006年3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13例颈椎及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1~58岁.病程1~7个月,平均4个月.颈椎结核10例,颈胸段结核3例.术前X线片、CT、MRI检查示病变部位为:C3、41例,C5 2例,C5、63例,C6、74例,C7、T12例,C7~T2 1例.后凸Cobb角为20~50°,平均35.7°.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血沉34~78 ram/h,平均42 mm/b.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4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平均1.5个月血沉降至20mm/h以下.患者植骨均完全融合,融合时间3~5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后凸Cobb角17~390,平均29.30;随访14个月时为9~21°,平均14.5°.神经功能除1例B级恢复至D级外,余均达E级.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及颈胸段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复发、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化疗治疗。结果 10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切口一期愈合,脊柱结核均治愈,无明显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在3~6个月均获得牢固愈合,患者全身状况良好。Frankel分级2例C级恢复至D级,4例D级恢复至E级。后凸畸形部分矫正,平均矫正8°±1°,未发现钉棒松动、脱位。结论 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化疗,可加强脊柱稳定,促进病灶吸收愈合,预防和矫正畸形,提高脊柱结核治愈率和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3年1月~2009年3月对79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后凸畸形患者行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程度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随访时间2~6年,平均31个月.[结果]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术后经X线片、CT或MRI检查,无残留病灶;术前Cobb角10°~60°,平均34.4°,术后0°~31.2°,平均矫正角度为24.2°,矫正度平均达70%,随访矫正度丢失<3°,后突畸形矫正满意;未发现术后椎管狭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恢复至C、D级各1例,C级恢复至D、E级10例,D级完全恢复.[结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胸腰椎发病节段及后凸畸形和截瘫程度,选择不同人路的手术方式彻底的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矫正畸形后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前后方的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使脊柱结核获得有效的根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7月~2013年9月,对36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自体大块髂骨植骨9例,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并自体髂骨骨粒植骨27例。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3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是安全有效的。后路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侧前方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17~58岁.平均35.8岁.L4~L5 8例,L5 5例,L5~S1 8例,L4~S1 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8例.术前腰骶角为19°±3.5°.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120~180ra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500~900ml,平均700ml.无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患者即可佩戴支具站立及下地行走.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平均时间为7.8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中,1例B级恢复到D级,1例C级恢复到D级,2例C级恢复到E级,2例D级恢复到E级;腰骶角为26°±6.5°;结核病灶无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预防植骨块移位、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15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例行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迁延不愈,再次经前路彻底切除椎间盘、终板和病变骨质,并行椎弓根内固定及椎板植骨。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也明显恢复。不全瘫痪的11例Frankel分级:术前A级的1例恢复为E级;术前B级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C级者,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D级的5例均恢复至E级。X线复查片示骨结核病灶已痊愈,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不能片面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在病检未确诊以前,术前术后都应坚持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椎结核患者[10例伴有后凸畸形,Cobb角为13~30(22±3)°;16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采用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Cobb角为2~10(5±3)°,后凸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无手术并发症。2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临床治愈无复发。术后3~8(4.2±1)个月植骨全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16例脊髓损害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恢复至C级;B级3例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C级4例、D级8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暴露充分,有利于病灶清除、前方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