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P53和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Bcl-2基因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探讨P53,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体上皮细胞进行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计算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P53在正常晶体上皮细胞中无蛋白表达,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率为16.9-19.1%,bcl-2在两组中均无蛋白表达。结论:P53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高表达,P53可能促进了老年性白内障中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20例老年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拍照。结果 老年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凋亡小体,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20例老年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拍照。结果 老年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凋亡小体。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中锗、镉和镍元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冰  苏小铎  陈翠真  王宏伦 《眼科》1998,7(3):190-191
我们首次测定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不同混浊期及透明晶体中锗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晶体中镉和镍含量,结果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处于未熟期,锗含量与透明晶体的值接近,并随晶体混浊度发展而明显上升。此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未熟期或近熟期晶体中的镉或镍含量基本上与透明晶体的相近,但在成熟期晶体中镉含量低于透明晶体,而镍含量则高于透明晶体。  相似文献   

5.
孙芳娥  杨济芳 《眼科》1995,4(2):118-121,117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冷冻复型透射电镜的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晶体进行了观察。其结果表明有以下特点:(1)晶体纤维推动正常规则的排列,晶体纤维的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大小不等的空隙。(2)晶体纤维改变最突出的特点是可见大量变性球形小体。(3)晶体纤维突起上的膜内蛋白颗粒明显减少。本文简要讨论了白内障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6.
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汉洲  李绍珍 《眼科学报》1993,9(4):186-189,170
本文采用荧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了30只老年性、22只并发性白内障晶体和22只透明晶体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时测定了30例老年性白内障、22例并发白内障病人血中红细胞MDA、SOD.结果显示:老年性及并发性白内障晶体MDA比透明晶体高,SOD比透明晶体低,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病人晶体中MDA、SOD与其血中MDA、SOD不存在直线相关.透明晶体中MDA与SOD呈负相关而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晶体中MDA与SOD无明显相关关系.上述结果支持脂质过氧化及抗氧自由基防御系统在白内障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国兴  王婷婷 《眼视光学杂志》2002,4(4):215-216,221
目的 :进一步明确波形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 碱性磷酸酶 (streptavidin alkalinephosphatase,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波形蛋白在 31例皮质性白内障、2 0例核性白内障及5例正常透明晶体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波形蛋白在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上皮中的表达比在核性白内障及正常透明晶状体中高。结论 :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与老年性核性白内障的发生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皮质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波形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用邻甲苯胺、乙酰丙酮和钼酸铵法测定44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葡萄糖、山梨醇和果糖含量,对照组为32个人类透明晶体。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与透明晶体葡萄糖、山梨醇和果糖的含量本文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透明晶体者,而山梨醇及果糖含量则低于后者。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葡萄糖含量高于山梨醇及果糖而透明晶体的山梨醇含量卻高于葡萄糖及果糖。  相似文献   

9.
采用 NADPH 氧化还原法测定9个透明晶体与53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醛糖还原酶(AR)活性,其结果:透明晶体的 AR 活性为1.92土1.90(N=9),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晶体 AR 活性为3.72±2.54(N=42),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晶体 AR 活性为3.89±1.92(N=11)。按统计学分析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与核性白内障晶体的 AR 活性均明显高于透明者(P〈0.05),但皮质性白内障晶体的 AR 活性与核性白内障晶体的AR 活性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0.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10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均为外院手术所致。原白内障性质:老年性白内障3例,外伤性白内障6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单纯行PKP者1例,PKP联合人工晶体位置调整者2例,PKP同时取出人工晶体并行前部玻切术等治疗者7例。术后随访2-24月,全部病例疼痛等症状解除,植片均保持透明,7例术后矫正视力达0.02-0.3。本文对手术方法选择及角膜供体植片大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李傥  袁玲 《眼科》1996,5(2):82-85
利用微型反应堆作了为中子源,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及正常人尸眼透明晶体,色素膜及玻璃体等样品的14种元素,结果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中铬、钙,钠,锌和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铝和钪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晶体。结果与文献所报道结果进行比较,讨论并提出防治白内障的新途径。另外测得正常人尸眼中玻璃体及色素膜中14种元素平均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对40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和9个透明晶体的WSFS进行相对含量测定,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值为549.147±179.42单位,透明晶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值为345.165±92.93单位,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晶体WSFS含量与老年性白内障形成密切相关。并显示老年性白内障晶体WSFS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对其发病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人及小鼠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hen F  Chen C  So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07-108,I010
目的 探讨人老年性白内障及小鼠先天性白内障与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2例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并分别与同类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可见凋亡细胞,而正常晶状体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人老年性白内障及小鼠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均与其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常与老年白内障晶体生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汇川  张军和 《眼科研究》1992,10(3):178-181
分析正常和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可溶性蛋白与不溶性蛋白、谷胱甘肽含量、17种元素含量、晶体皮质与核pH 测定。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正常晶体减少(52.6%比94.2%),而不溶性蛋白增加(47.4%比5.8%),凝胶电泳呈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与正常晶体蛋白有差异,谷胱甘肽含量减少与老年性白内障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比正常的钙离子增高,而锌与钾离子减少,并讨论这些改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Liu Y  Li S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28-430
目的 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 用钻石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深0.30mm,宽1.75mm和内口长3.20mm,外口长3.50mm的梯形角膜隧道切口,对812例(8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和1个月,  相似文献   

16.
p53和 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53,bcl-2基因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探讨p53,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计算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p53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无蛋白表达,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率为16.9%-19.1%,bcl-2在2组中均无蛋白表达,结论:p53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高表达,p53可能促进了老年性白内障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观察四川省直二医院眼科曾清梅老年性白内障原因甚多,目前多集中在免疫反应、自由基的损伤、微量元素的变化等问题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与机体内晶体蛋白抗体出现否有关,一尚未明确.我们检测了35例老?..  相似文献   

18.
从1983年以来,我院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对14例15眼应用聚光照明下进行手术,现将SHEARING型3个病例观察时间较长整理报导。例1,男,35岁,左眼外伤性白内障,1983年手术,观察时间6年4月。视力0.8角膜透明,眼压正常,瞳孔略呈三角形,眼底无特殊。人工晶体面有色素。例2,男,35岁,左眼外伤白内障,1984年2月手术。左眼视力0.7,黄斑区色素略紊乱,角膜透明,前房深。例3,男,61岁,左眼老年性白内障,1988年手术。左眼视力0.9,眼压正常,眼底无特殊。  相似文献   

19.
陈伟蓉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30-331,I023
目的 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滴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1例(41只眼)的房角改变。结果 虹膜周边前粘连6只眼,瞳孔变形12只眼,均与人工晶体襻的位置有关;关非所有非囊袋内固定的人工晶体襻均位于睫状体沟;术后残留的晶体皮质,术后3个月仍存留,较多晶体皮质的残留可引起周连虹膜膨隆、房角变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范贵云范诒明韩会芳作者单位:054001邢台市眼科医院我们自1992年10月至1995年6月对23例(23只眼)3~15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行一期或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