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 选取10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预先以终浓度2 mg/mL溶菌酶处理6 h,再以改良碱裂解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同时以常规煮沸法制备上述细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扩增两种模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mecA基因和femB基因,比较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 以改良碱裂解法制备DNA为模板,所有10株标本均可扩增出spa基因和mecA基因,4个标本扩增出femB基因;以直接煮沸法制备DNA为模板,仅1个标本扩增出spa基因,2个标本扩增出mecA基因,所有标本未扩增出femB基因。 结论: 改良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效果优于直接煮沸法,所提取基因组DNA可以满足PCR扩增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V -DNA基因含量与HBV -M两者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荧光定量 -PCR(FQ -PCR)法对 5 5 3例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进行HBV -M以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和基因含量与HBV -M模式有很大关系 ,与HBeAg(+)高度相关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P <0 .0 1) ,在抗 -HBe(+)组或抗 -HBs(+)组也检出了一定浓度的HBV -DNA ;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凭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难以准确判断HBV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的强弱 ,定量检测HBV -DNA能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对诊断、治疗乙肝患者及疗效观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清乙肝病毒DNA的快速提取及定量 PCR测定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简单、快速地提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能应用于定量PCP,测定的方法.方法使用碱裂解法、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同时提取血清HBV DNA,比较荧光定量PCP测定的重复性和测定值的差异.结果碱裂解法所得HBV DNA量高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P<0.05),并且碱裂解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好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CV分别为0.21,0.28和0.33).结论碱裂解法提取HBV DNA简单、快速,适用于HBV DNA荧光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血清乙肝病毒九项标志物 ,与斑点杂交法3 2 PHBV -DNA探针检测血清HBV -DNA对照。结果 放射免疫法检测HBV传染复制及变异标志物HBsAg、HBcAg、抗HBe阳性率与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阳生率比较 ,χ2 值均 <1 5 ,P >0 0 5 ,无显著差异 ;检测乙肝病毒九项标志物阳性率为 10 0 % ,与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率 80 %比较 ,χ2 值 9 49,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RIA检测HBV抗原标志物及病毒变异标志物与斑点杂交法无差异 ;检测乙肝病毒所有标志物优于斑点杂交法 ,是比较特异、敏感、检测项目齐全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求建立适合大批量临床标本检测TT病毒(TTV)核酸快速制备方法,直接用于PCR扩增。方法 应用蛋白酶K裂解酚氯仿抽取法与直接快速裂解法,分别制备TTV核酸做PCR模板,用于TTV的聚合酶链反应的快速检测。结果 在30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血清和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应用经典的蛋白酶K裂解酚氯仿抽取法和直接快速裂解法,分别制备TTV核酸模板,在相同条件下进行PCR扩增,结果两种制备方法的符合率为89%。结论 TTV是一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目前主要以实验室检测病毒核酸的存在为诊断依据,建立了具有快速、简便、适合大批量临床标本中TTV核酸制备方法,对TTV肝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HBV-DNA含量与肝功能9项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BV -M阳性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血清中TBiL、DBiLABiL、AST、ALT、AST/ALT、ALP、γ -GT、TBA等 9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 10 6份HBV -M阳性标本分为 3组 :Ⅰ组HBV -DNA含量 <10 0 0拷贝 /毫升的小三阳者 ;Ⅱ组为HBV -DNA含量 10 5- 10 6拷贝 /毫升血清的小三阳者 ;Ⅲ组为HBV -DNA含量为 10 7- 10 9拷贝 /毫升血清的大三阳者。HBV -M采用ELISA法 ,HBV -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PE - 5 70 0型FQ -PCR检测仪测定 ;肝功能 9项指标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CE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 -DNA与肝功能指标测定使用同一份标本。结果 经每组比较分析后 ,大部分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别 ,其中以Ⅱ组各项指标差异尤为显著。特别是ALT、AST、TBA等。结论 通过相关性分析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 9项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r=± 0 .2以内 P >0 .0 5 ) ,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HBV -DNA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定量检测外周血HBV -DNA可以直接反应HBV在血液中的复制情况 ,既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解释感染HBV后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苏荣  张劲丰  刘润冰 《海南医学》2004,15(11):48-49
目的 了解HBV -DNA、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3例HBsAg阳性标本和 3 0例HBsAg阴性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HBV -DNA检测 ,采用ELISA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V -DNA在HBsAg( )、HBeAg( )组的检出率为 89.41% ,明显高于其它模式 (p <0 .0 1)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 -DNA有明显正相关γ =0 .8111;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为 72 .94% ,明显高于其它HBVM模式 (P <0 .0 1)。结论 HBV -DNA的检测是目前临床检测乙肝病毒最灵敏、特异的方法 ,乙肝病毒前S1抗原能代替或补充HBV血清学系统和HBV -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简便、快捷、经济的模式小鼠基因型鉴定中总DNA提取方法,达到快速鉴定大批量模式小鼠的实验目的。方法:采用苯酚抽提法、异丙醇沉淀法、鼠耳煮沸法提取同种模式小鼠总DNA,对比DNA纯度和得率并通过PCR方法比较其鉴定结果。结果:DNA得率方面苯酚抽提法最好,异丙醇沉淀法最差;纯度则按照苯酚抽提法、异丙醇沉淀法、鼠耳煮沸法顺序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三种总DNA均可作为PCR反应模板,进行基因型鉴定。鼠耳煮沸法实验时间明显低于另两种方法,且所得总DNA常规-20℃保存7天、30天后依然可作为PCR反应模板使用。结论:鼠耳煮沸法操作简单且成本最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小鼠基因型鉴定中总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0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 ,对照组给予口服联苯双酯 ,疗程 1a。观察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 ,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指标有效率及病毒学指标有效率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 5 0例患者在 1a的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能快速持续地抑制HBV -DNA复制 ,促进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 ,并可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治疗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方法分别用裂解液煮沸法、苯酚法及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F81细胞中的犬细小病毒的DNA,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浓度及操作所需时间,并作巢式PCR检测,比较其PCR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以裂解液煮沸法提取的犬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检测后的阳性率与两种对照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及浓度未见差异,但裂解液煮沸法操作所需时间最短。结论裂解液煮沸法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方法分别用裂解液煮沸法、苯酚法及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F81细胞中的犬细小病毒的DNA,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浓度及操作所需时间,并作巢式PCR检测,比较其PCR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以裂解液煮沸法提取的犬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检测后的阳性率与两种对照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及浓度未见差异,但裂解液煮沸法操作所需时间最短。结论裂解液煮沸法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HBV-DNA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E抗原阳性和抗 -HBe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和血清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标本经ELISA测定后 ,分为HBeAg(+) /HBeAb(- ) ,HBeAg(- ) /HBeAb(+)血清。采用BIO -RADiCyclerPCR定量技术 ,测定HBV -DNA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水平。结果HBeAg(+) /HBeAb(- )血清 85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4 .4 2± 3.2 3)× 10 7;HBeAg(- ) /HBeAb(+) 12 8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8.32± 6 .4 4 )× 10 4。两组具显著差异。轻度慢型乙肝 2 9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5 .92± 4 .0 1)× 10 7,中度 19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1.2 9± 0 .72 )× 10 6,重度 2 5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4 .4 3± 2 .4 1)× 10 3 ,轻重度组间HBV -DNA平均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清ALT水平与HBV-DNA含量无明显关系。结论 :多数抗 -HBE阳性患者HBV仍持续复制 ,血清病毒量低于HBeAg(+)者 ,慢乙肝病变程度与HBV -DNA平均拷贝数。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HBV -DNA定量在肝病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意义 ,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血清的HBVM测定采用ELISA法 ,HBV -DNA定量利用外标法计算机辅助视频成像处理系统测定。结果 血清HBV -DNA含量随着HBsAg、HBeAg的转阴而下降。“小三阳”组HBVDNA( 1 .66× 1 0 9)显著低于“大三阳”组 ( 3.2 2× 1 0 9) ,P <0 .0 5。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三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逐渐降低。且肝硬化组HBVDNA定量 ( 1 .1 5× 1 0 9)与慢性肝炎组 ( 1 .5 1× 1 0 9)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是判断乙肝有否传染性的标准 ,HBV -DNA的定量测定可以准确地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演变过程。e抗原转变为e抗体后病毒复制并未停止 ,而只是HBV -DNA复制的下降。肝病患者随着肝脏损害的不断加重 ,其HB -DNA的复制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HBV -DNA和HBeAg联合检测乙肝长期用药病人 ,监控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81例HBV -DNA和HBeAg阳性的患者分成 2组 ,4 0例患者采用拉米呋啶治疗 ;另 4 1例患者采用苦参素治疗。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 ,用固相放免方法检测HBeAg。结果 拉米呋啶用药 12周的患者 ,血清中HBV -DNA和HBeAg的含量均显著下降 ,与服药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整个疗程中拉米呋啶对HBV -DNA的有效抑制率为 87.5 % ,小于检出限 5 .0× 10 2 ml的占 5 2 .5 % ,HBeAg转阴的占 15 .0 % ;苦参素用药 4周的患者 ,HBeAg的浓度显著下降 ,与服药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是HBV -DNA的拷贝数却无明显改变。结论 拉米呋啶疗效明显优于苦参素 ,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全面的评价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从血清标本中快速提取HBVDN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提取血清标本中HBVDNA的方法,即裂解液煮沸法。方法:以碱裂解法和经典的苯酚法为对照,比较3种方法提取的HBVDNA纯度和半巢式PCR后的阳性率。结果:用裂解液煮沸法提取的HBVDNA进行半巢式PCR的阳性率最高,与两种对照方法之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裂解液煮沸法是一种快速、简单、高效的提取血清中HBV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再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患者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乙肝患者血清HCMV -IgG ,IgM抗体及外周血白细胞的HCM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V患者HCMV -DNA阳性率为 2 5 % ( 19/ 77) ,3 0例正常对照组HCMV -DNA阳性率为 3 % (P <0 .0 5 )。HCMV -DNA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丙氨酸转移酶 (ALT)明显高于HCMV -DNA阴性组。慢性中、重度乙肝患者HCM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轻度者。结论 乙肝患者HCMV感染再活化率明显增高 ,并与胆汁淤积、黄疸加重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有关 ,对乙肝患者进行预防HCMV感染再活化的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单项HBeAg阳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 对两次一步法HBV“两对半”检测结果均为单项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 ,分别进行HBsAg两步法复测、类风湿因子 (RF)测定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2 3例单项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 ,6例两步法HBsAg复测阳性 ,定量HBV -DNA均 >5 0× 10 7拷贝 /ml ,其中 1例RF亦为阳性 ;2例两步法HBsAg测定及RF均为阴性 ,HBV -DNA定量分别为 2 5× 10 3 和 >5 0× 10 7拷贝 /ml;15例两步法HBsAg测定阴性的血清样本均检出了RF ,其中 1例还可定量检测出HBV -DNA( 3 9×10 4拷贝 /ml) ,余下的 14例均低于最低检出限。结论 RF干扰、ELISA一步法带现象、HBV病毒低水平复制及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等因素单独或合并存在 ,是导致单项HBeAg阳性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②方法 对自孕 2 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的HBsAg(+)孕妇 52例 (A组 )及未注射的 32例HBsAg(+)孕妇 (B组 ) ,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 -DNA及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 -DNA。③结果 A组 52例新生儿中 48例血清抗HBs(+) ,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A组新生儿血HBsAg、HBV -DN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 -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④结论 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的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与血清HBV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5 2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及放射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 94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全部阳性 ,DNA测值范围 4 .8× 10 5~ 2 .8× 10 8copy/ml;81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4 3例阳性(阳性率为 5 3% ) ,DNA测值范围 1.0× 10 4~ 1.4× 10 7copy/ml;39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DNA2 4例阳性 (阳性率为 6 1% ) ,DNA测值范围 3.5× 10 3 ~ 1.6× 10 7copy/ml;10 0例HBVM全阴性的标本 ,血清HBV -DNA全部阴性。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准确灵敏 ,可反映乙肝患者病程变化 ,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 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膦甲酸注射液3g/3 0 0mL ,静脉滴注,bid×1 5d后改为qd ,共3 0d ;对照组3 1例,仅给常规护肝药物、静脉滴注,共3 0d ,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4 6 %、2 2 .5 8% ,HBV -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 6 %及1 9.3 5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肝功能恢复亦优于对照组。HBsAg阴转方面无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