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P-AKT和AgNOR(Nuclealar Organizer Regions)蛋白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1月在我院住院105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银染色法检测P-AKT和AgNOR的表达情况。结果:P-AKT、AgNOR蛋白在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AKT及AgNOR在恶性肿瘤中(尤其是晚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提示两者可能促进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F-κBP65和AgNOR(Nuclealar Organizer Regions)蛋白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1月在我院住院105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和AgNOR的表达情况。结果:NF-κBP65、AgNOR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F-κBP65、AgNOR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经sPearma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NF-κBP65及AgNOR在恶性肿瘤中(尤其是晚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且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及远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AK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阳性率(70.8%)明显高于相应远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0%)(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P-AKT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P-AKT及FTEN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分析两因子与肺癌的关系,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二步法检测P-AKT和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KT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2.2% (57/79)和18.2% (2/11),PTEN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6.7% (29/79)、72.7% (8/11),两因子均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在肺癌组织中,P-AKT高表达和PTEN失表达,检测两因子表达可以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拟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VEGF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率与卵巢癌的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含量。VEGF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对子宫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进行AgNOR形态定量的比较研究,观察子宫卵巢恶性肿瘤细胞AgNOR颗粒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与良性肿瘤存在显著差异(p<0.001)。提示AgNOR的形态定量研究对区分子宫卵巢良恶性病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F-1α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蛋白在52例人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IF-1α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低分化、III期+IV期和腹水阳性HIF-1α蛋白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I期+II期和腹水阴性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IF-1α与卵巢浆液性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IB1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卵巢癌组织、2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结合肿瘤的临床学资料及临床分期,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卵巢癌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IB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廖艳丹  韩庆 《重庆医学》2012,41(20):2045-2046
目的研究CBX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BX7蛋白在90例卵巢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分期、分化、年龄、组织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CBX7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正常组织。CBX7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以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CBX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subunit A,eIF3a)和人附睾蛋白 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eIF3a和HE4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1例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卵巢组织中eIF3a与HE4的mRNA和蛋白表达 情况。结果:eIF3a基因和HE4基因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eIF3a基因和HE4基因mRNA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 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卵巢组织eIF3a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而 HE4基因mRNA表达水平从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到卵巢癌组织中逐渐升高;HE4基因mRNA表达水平卵巢癌高于 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01)。eIF3a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6.7% 和 81.0%,HE4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7.8%和56.2%。eIF3a 蛋白和HE4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卵巢癌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 卵巢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IF3a蛋白和HE4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eIF3a和 HE4的表达与卵巢癌发生相关,二者可能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杨志宏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1):13-15,18,95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4例卵巢上皮癌、25例良性上皮瘤和34正常卵巢组织中p-mTOR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mTOR在卵巢上皮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3.90%(83/154),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上皮瘤组织中表达缺失。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内膜样腺癌患者组织中的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4.78%、58.33%、40%(P>0.05)。卵巢上皮癌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08%和56.03%(P<0.05)。在卵巢上皮癌高、中分化和低分化患者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和53.85%,(P>0.05)。结论 p-mTOR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性质及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发生进展的新肿瘤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WT-1蛋白在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它和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卵巢GCT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 研究WT-1蛋白、AMH、ER和PR分别在37例卵巢GCT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WT-1蛋白、AMH、ER在卵巢GCT中的表达都明显高于它们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随组织分化程度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而PR的表达在正常组、不同分化组与不同临床分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蛋白和AMH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ER和PR的表达亦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WT-1蛋白与卵巢GCT的发生发展无直接关系.它和AMH、ER可以作为卵巢GCT的辅助诊断指标,测定它们的表达可为诊断及判定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4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ITX2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血清中PITX2蛋白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卵巢组织中PITX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0和80.200,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β-catenin蛋白的异位阳性表达率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而两者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PIT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β-catenin蛋白的异位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表达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呈正关联(rP=0.411,P<0.001)。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血清中PITX2的含量高于术后血清中的含量(t配对=16.582,P<0.001)。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β-catenin的激活可能引起细胞中PITX2的上调,从而进一步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上皮性癌以及相应的转移标本中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均不表达;卵巢上皮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3%(63/9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卵巢上皮性癌转移标本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达85.1%(57/67),与原位肿瘤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urvivin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相关(P=0.019),Survivin蛋白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结论:Survivin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节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7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1WAF1、CDK1蛋白的表达.结果:P21WAF1、CDK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92.1%,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P<0.05),P21WAF1蛋白与CDK1蛋白表达成负相关(r=-0.282,P<0.05).结论: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21WAF1蛋白可作为评价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16蛋白在 8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良性 2 0例 ,恶性癌 6 2例 )及 1 5例正常卵巢组织常规石蜡标本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检出率为 5 3 2 % ,低于良性卵巢瘤 90 0 %及正常组织 93 3% (P <0 0 1 )。不同分化程度卵巢癌之间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P16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P <0 0 5 ,P <0 0 1 )。结论 :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P16的缺失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Crk相关底物(p130Cas)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DLC-1和p130C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L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t=3.284,χ2=14.903,P<0.05),p130C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t=27.196,χ2=24.955,P<0.05).DL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t=3.156,χ2=4.846,P<0.05)、淋巴结转移(t=2.944,χ2=5.939,P<0.05)和腹水(t'=2.470,χ2=6.074,P<0.05)有关,p130C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t'=2.404,χ2校正:5.597,P<0.05)和淋巴结转移[t'(P)=2.507(0.018),P=0.021]有关.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LC-1和p130C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5,P=0.015;rp=0.330,P:0.006).结论:DLC-1和p130Cas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且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2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L-6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L-6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中低(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0)。结论:IL-6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呈低表达,为进一步探讨IL-6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蚕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卵巢良性肿瘤,15例交界性肿瘤,43例恶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EGFR和C-erbB-2蛋白阳性率.结果:EGFR和C-erbB-2在恶性及交界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P<0.05);在低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中、高分化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Ⅲ~Ⅳ期中的表达率与Ⅰ~Ⅱ期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EGFR与C-erbB-2蛋白之间有相关性,差异显著(P=0.033<0.05).结论:EGFR和C-erbB-2的同步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两种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探讨PI3K在卵巢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检测10例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I3K 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3K蛋白在60例卵巢癌、24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I3K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P<0.01),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量与正常卵巢组织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I3K 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胞核。PI3K 蛋白在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PI3K蛋白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卵巢癌分化越差PI3K 蛋白表达越强(P<0.05),临床分期越晚,其PI3K 蛋白阳性表达率也越高(P<0.05)。结论: PI3K mRNA和蛋白在卵巢癌组织表达明显增强,PI3K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及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