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德国小蠊变应原皮内试验与血清sIgE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德国小蠊变应原天然粗浸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蟑螂过敏病人血清sIgE水平,与皮试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 "时,sIgE阳性率为41.7%,皮试与ELISA的符合率为65.6%;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 "时,sIgE阳性率为60%,皮试与ELISA的符合率为87.5%,皮试程度与血清sIgE抗体检测结果显著相关;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 "时,皮试与ELISA完全相符。结论强阳性皮试反应程度与ELISA检测血清sIgE水平呈一致关系,两种方法可相结合用于分析诊断德国小蠊变应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测试变应原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应用变应原试剂检测2010年至2011年期间5 000例门诊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抗体,同时选取100例吸入组阳性者接受皮内试验检测.结果 体外检测试验与皮内试验(体内方法)符合率为90%.结论 体外测试具有准确性、灵敏性和安全性,是应用前景很好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TP-ELISA与其它梅毒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更有效准确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应用梅毒免疫吸收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同时检测82例梅毒患者和60例其它疾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人血清,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P—ELIS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分别为93.1%,98.1%,97.5%,98.3%,97.4%,与TPHA接近,均优于TRUST;TP—ELISA和TPHA总符合率(97.4%)大于TRUST争TPHA总符合率(85.4%)。结论TP—ELISA应作为目前梅毒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与成人变应性鼻炎对尘螨变应原皮肤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方法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成人86例,儿童42例。患者均接受尘螨变应性尘螨变应原皮肤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儿童组尘螨变应原皮肤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强阳性率(38.10%)高于成人组(20.93%),弱阳性率(16.66%)低于成人组(29.07%)。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变应原皮肤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特别是儿童对螨过敏患者较成人更适合早期接受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CAP过筛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螨类研究室提供的变应原皮试液行皮肤点刺试验。用瑞典Pharmacia公司研制的CAP变应原检测系统进行Phadiatop和fx5E过筛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儿童哮喘中。皮肤点刺阳性102例(71.8%),CAP变应原检测阳性108例(76.1%)。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71.1%和75.4%。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19.7%和28.2%。阳性率与年龄之间无明显规律性。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和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两种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3.2%和64.8%。结论 哮喘儿童开展变应原检测,应合理利用两种检测方法的互补性,对提高变应原检测的阳性率和降低医疗成本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方法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求一种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的方法用于输血前和临床诊断检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应用TPPA、ELISA、TRUST等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5例各期梅毒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对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梅毒血清标本,ELISA法和TPPA法检测阳性率为100%,TRUST法为93%;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TPPA法敏感。对815例临床标本检测,ELISA方法与TPPA法的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 ELISA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既可用于过筛试验,又可用于筛检阳性样本的确认。  相似文献   

7.
ELISA等3种方法检测血清TPIgG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LISA方法测定血清TPIgG诊断梅毒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大批标本检测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45例卖淫嫖娼人员的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与TRUST,TPPA3种方法检测。比较三者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与TRUST法符合率99.18%,ELISA对TRUST的敏感率为99.03%,特异性99.03%,ELISA与TPPA结果符合率99.18%,ELISA对TPPA敏感率为99.51%,特异性为97.30%,结论:3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ELISA方法检测梅毒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TPPA试验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65例和阴性血清标本70例,同时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以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比较其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LIS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46%、95.71%;GIC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剐为95.38%、94.29%;ELISA及GICA的试验结果与TPPA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Y。一0.25,0;P〉0.05),具有一致性。随着S/C.O.值的增高,GICA法与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也增高。结论GI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ELISA、TPPA方法偏低,可作为一种辅助试验。ELISA方法和TPPA方法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9.
DOT—ELISA对斯氏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DOT-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例斯氏肺吸虫病进行检测,19例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950%,26例对照血清中,12例日本血吸虫病,2例阳性,交叉反应率16.9%.同时,对DOT-ELISA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研究,32例其他血吸虫病和肺部疾病血清经该法检验,出现交叉反应率为12.5%.24例可疑斯氏肺吸虫血清分别用DOT-ELISA和平板-ELISA检测,阳性总符合率为85.7%.本文认为DOT-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成本低,操作简便,观测结果直接,为期氏肺吸虫病免疫诊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时间分辨荧光(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结果的差异。方法用TRFIA法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0份和阴性血清标本101份,分别用ELISA及GICA方法检测HBsAg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RFIA法HBsAg弱阳性标本10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97例,符合率97.0%,特异性96.0%;GICA法检测阳性83例,阳性符合率83.0%,特异性95.0%OELISA法与TRFIA法检测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ICA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ELISA法及TRFIA法(P〈0.05)。结论ELISA法检测低浓度HBsAg标本灵敏度与TRFIA法相似,但GICA法灵敏度低于TRFIA法及ELISA法,GICA法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捡率。  相似文献   

11.
王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09-1209,1243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三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用三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74.3%,其中,ELIS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94.9%;GIC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76.9%。GIC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各项诊断指标都不甚理想。结论:①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5%和81.5%,较ELISA和MEIA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率和误诊率,只能起筛查作用。遇到HBsAg弱阳性的血清标本必须与ELISA法并用,实行双检。②ELISA较MEIA灵敏度和特异性略低,当测定标本的OD值在cutoff附近,即检测灰区时,建议用MEIA复检。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S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SIgE检测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屋尘、螨、蒿作为变应原,对1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试验和通过珐玛西亚CAP系统检测血清SIgE,并对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3种变应原的皮试结果分别与相应的血清SIgE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正关联性(P<0.05),屋尘0.26,螨0.26,蒿0.25.血清SIgE与皮试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屋尘49.2%,螨58.1%,蒿61.3%.[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SIgE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变应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WBE)和粪浸液(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和sIgE检测(ELISA法).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 1.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 2.SDS-PAGE显示,WBE至少有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而FE有15条蛋白带,其中至少有8条(97.4、79.5、72、66、43、41、36、24 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免疫印迹试验显示,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88.9%(8/9)出现阳性条带,其中72、36 kd较常见; 3.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与哮喘的发病有关,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72、36 k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及血清总IgE、ECP的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粉尘螨、艾蒿花粉、狗毛、香烟、牛奶5种过敏原,对61例哮喘患儿及6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对50例哮喘患儿和56例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总IgE的检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ECP检测。结果:(1)61例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总阳性例数为40例(66.67%)。(2)哮喘组5种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率:粉尘螨31.15%、狗毛24.59%、艾蒿花粉39.34%、牛奶21.31%、香烟29.51%。(3)哮喘组血清总IgE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清EC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总IgE与血清ECP之间无相关性(r=0.2846,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痛苦小,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儿童。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ECP可作为临床诊治哮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物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和三种常见变应原SIgE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UniCAP 100型自动酶免疫荧光分析系统测定。结果测定了12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Phadiatop吸入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97例,占76.98%。鼻息肉等非变应性鼻炎患者46例,3例阳性,阳性率7%,。健康对照组40例,2例阳性,阳性率5%。变应性鼻炎三种常见变应原检测结果,d1 51例阳性,占40.48%;h1 20例阳性,占15.48%;w6 62例阳性,占49.21%。说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这两种变应原多见,是主要变应原。结论 Phadiatop吸入变应原过筛试验是变应性鼻炎有效的过筛方法。单一变应原SIgE检测对确定患者变应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3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6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ELISA假阳性1份,无假阴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8%、98.2%和100%、99.5%。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7.0%,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7%。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 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组弓形虫P30抗原(rP30)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将rP30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微孔,用常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4例染色试验阳性血清,抗-rP30 IgG全部阳性,阳性符合率为 100%;27例虫体IgG/IgM抗体阳性血清中,22例rP30I-ELISA阳性,符合率为85.2%;100例门诊病人和50例献血员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和8.0%。说明rP30检测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替代天然的弓形虫抗原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特异性IgE测定在变应性鼻炎(AR)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BA)-ELISA法检测3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对螨、豚草、法国梧桐、霉菌、棉絮)的抗体水平,并与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皮试进行比较。结果①PAR组的各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变应原皮试有较高的符合率(76.1%-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WBE)和粪浸液(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和sIgE检测(ELISA法).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 1.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 2.SDS-PAGE显示,WBE至少有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而FE有15条蛋白带,其中至少有8条(97.4、79.5、72、66、43、41、36、24 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免疫印迹试验显示,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88.9%(8/9)出现阳性条带,其中72、36 kd较常见; 3.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与哮喘的发病有关,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72、36 kd.  相似文献   

20.
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变应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过敏性疾病的特殊性,变应原的确定至关重要.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方法和试剂较多,即皮肤穿刺法、血清ELISA法、免疫印迹法等.试剂有国产和进口的,不同的试剂和方法使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目前的发展趋势趋向于体外检测方法寻找特异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