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BEMF对OVX-OP大鼠骨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BEMF对OVX-OP大鼠骨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BEMF治疗组(BEMF OVX 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 OVX,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周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组织学观察椎体骨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TGF-β1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TGF-β1在骨组织中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骨细胞.EM组骨组织TGF-β1的表达较OVX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结构较对OVX组明显优化;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MF对OVX-OP的治疗作用与TGF-β1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谢肇  李起鸿  许建中  孟萍  谭祖键 《重庆医学》2005,34(7):968-970,973
目的观察仿生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1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右侧胫骨骨结构以及血尿生化.结果仿生电磁场显著改善了大鼠腰椎骨密度(P<0.01)、最大载荷(P<0.01),骨结构也明显改善.血尿生化显示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结论仿生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增强成骨细胞功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是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BEMF对OVX-OP大鼠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肇  吴雪晖  许建中  孟萍  李起鸿 《重庆医学》2007,36(7):610-612,615
目的 观察BEMF对 OVX-OP大鼠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 OVX-OP的作用机制.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周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应用原位凋亡法计数腰椎松质骨骨细胞的凋亡指数、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细胞Fas、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 与OVX组相比, EM组骨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EM组骨细胞活性增强,无明显凋亡征象,而OVX组骨细胞呈退行改变,可见异染色体凝聚、边集等典型细胞凋亡征象.EM组Fas阳性骨细胞数较OVX组显著性减少, bax阳性骨细胞数与bcl-2阳性骨细胞数比值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EMF对 OVX-OP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 OVX-O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杨第芳  谢煜 《西部医学》2011,23(7):1212-1213
目的通过检测雌激素和维生素K对IL-6、BGP、IGF-1表达的影响情况,以反映骨转换,探讨雌激素和维生素K防治骨质疏松(OP)的机理。方法以去卵巢雌性SD大鼠作为绝经早期OP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去势组(OVX组)、卵巢去势+雌激素组(OVX+E组)、卵巢去势+维生素K组(OVX+Vitk组)和卵巢去势+雌激素+维生素K组(OVX+E+Vitk组)。卵巢去势1月后分组给药,8周后集中统一处死。取左侧股骨检测骨密度,取右心室血清检测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 OVX组与Sham组比较,雌激素(BMD)显著下降,血清IL-6测量值明显升高,表明造模成功。OVX+E组与OVX组比较,血清IL-6差别有显著性;OVX+Vitk组与OVX组比较,血清IL-6测量值低,差别有显著性;OVX+E+Vitk组血清IL-6含量与Sham组最为接近。结论去卵巢大鼠BMD下降,骨吸收指标IL-6升高,表明绝经早期骨代谢处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状态,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水平下降是OP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骨密度及血清IL-6含量检测表明,维生素K和雌激素防治OP均有效,二者联合用药的作用明显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骨形态计量学变化的角度探讨仿生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 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W,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1次-1·d-1,OVX、Sh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 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路会侠  李绍波 《海南医学》2008,19(6):111-112
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去势大鼠骨密度、血清IL-6的影响,探讨雷洛昔芬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势组(OVX),去势 雌激素组(OVX E2),去势 雷洛昔芬组(OVX R),每组12只。3个月后处死,取大鼠股骨测定各组骨密度。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IL-6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雷洛昔芬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血清IL-6浓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血清IL-6水平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巴戟天丸对去势大鼠骨组织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NFAT) 2和空泡型V-ATP酶(V-AT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去势+巴戟天丸治疗组(OVX+巴戟天丸组),每组16只。巴戟天丸灌胃干预9周或1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RANK、NFAT2和V-AT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OVX组BMD在第9周(P 0. 05)和第18周均低于SHAM组(P 0. 01)。干预18周后,OVX+巴戟天丸组骨密度(BMD)高于OVX组(P 0. 05),且OVX+巴戟天丸组骨组织RANK、NFAT2和V-ATP mRNA表达也下降(P 0. 05,P 0. 01,P 0. 05)。结论巴戟天丸可改善去势大鼠骨密度且下调其骨组织中RANK、NFAT2和V-ATP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延缓去势大鼠的骨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研究去卵巢SD大鼠前后颅骨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探讨绝经后IL-10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OVX)后第5周组、第7周组;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BMD);取颅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O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颅骨组织中IL-10表达变化.结果 OVX组与对照组比较BMD明显下降;ILZ-10在骨小梁和骨髓的分布类似,IL-10分布在骨小梁周边成骨细胞中,骨髓基质细胞也成阳性染色,成骨细胞染色要浅于基质细胞.去势组骨小梁周边阳性成骨细胞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染色较对照组浅.结论 去势引起骨组织IL-10表达下降,IL-10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模拟妇女绝经后骨结构变化。方法 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n=10)、卵巢去势组(OVX,n=10),分别进行假手术和卵巢去势术,12周后活体测量腰椎、胫骨骨密度,处死动物后取胫骨行扫描电镜观察,取子宫称重。结果腰椎、胫骨骨密度检测显示OVX组出现系统性骨密度下降,Sham组为(302.50±25.92)g/cm3,(205.90±15.07)g/cm3;OVX组为(264.10±20.10)g/cm3,(163.20±11.15)g/cm3,Sham组显著高于OVX组(P<0.05);电镜下骨形态学表现也支持骨密度测量结果;Sham组大鼠体质量低于OVX组,而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均高于OVX组。结论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清IL-6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雌性未交配4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假手术组(SHAM)外,其余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 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模型组(OVX)、葛根素组(OVX+Pue)、尼尔雌醇组(OVX+E2), 分别灌胃给药.12周末各组大鼠禁食12 h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去卵巢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并且BMD也显著降低, 但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灌服葛根素增加了去卵巢大鼠的BMD,同时降低了血清IL-6水平. 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预防OVX大鼠的骨质疏松,同时降低血清IL-6水平.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雌激素组(苯甲酸雌二醇0.1mg/kg,每三天皮下注射一次,连续用药至动物处死)、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5mg/(kg.d)灌胃连用2周,停用5周,再连用2周,停药处死动物).术后一个月开始药物干预.试验开始及处死动物后分别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IL-6、BGP的值,光镜下观察大鼠股骨病理学变化.结果:试验结束时,去势对照组大鼠骨密度BMD低于假手术组,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的BMD高于去势对照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IL-6的值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IL-6的值低于去势对照组,而雌激素组IL-6的值低于辛伐他汀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BGP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的BGP高于去势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的BGP高于雌激素组,均P<0.05.治疗组与去势对照组相比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有改善.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提高BGP的水平,降低IL-6的水平,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侧卵巢切除(OVX)SD大鼠不同时期血清骨生化标志物与骨小梁三维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于6月龄雌性SD大鼠假手术(Sham)组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组术后2、4、8、12周随机取样,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4只,取血清测量雌二醇(E2)、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取胫骨用显微CT(Micro-CT)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胫骨骨小梁微结构变化。结果 术后2周,OVX组E2较Sham组开始下降,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直持续到12周,Sham组E2水平随时间变化不大;OVX组血清BALP在术后2周达峰值,然后迅速下降,12周时降至术前水平;OVX组血清TRAP活性在术后迅速升高,术后4周达峰值,然后下降,术后12周时仍高于Sham组及术前水平;Micro-CT分析胫骨干骺端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Conn.Dn、骨密度(BMD)在2周时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开始出现明显差异,12周差异更加明显,骨小梁厚度(Tb.Th)始终无明显差异;Micro-CT重建显示术后12周OVX组骨小梁较Sham组稀疏,缺失严重;HE染色显示术后12周OVX组大鼠胫骨干骺端骨骺板下骨小梁变细且排列稀疏,骨小梁结构不成熟,骨小梁间连接差,部分断裂,出现大量骨小梁盲端,小梁壁厚度不一致。结论 OVX术骨质疏松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成骨及破骨细胞活跃度先增高后降低,破骨细胞相对而言上升周期更长且下降后能维持在更高水平,比成骨细胞更活跃,骨吸收大于骨生成导致骨质疏松,主要体现为骨小梁BV/TV、Tb.N、Conn.Dn、BMD下降,Tb.Sp升高,组织学表现为骨小梁结构不成熟,骨小梁间连接差,部分断裂,出现大量骨小梁盲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去势大鼠股骨颈力学强度和股骨近段髓腔面积的时序性变化.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分别行去势术(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术后0、3、6、9、12、15、18、21周动态测量股骨颈骨矿物密度(BMD)、股骨颈最大抗压力和近段髓腔面积大小.结果:去卵巢后6周OVX组大鼠股骨颈BMD较Sham组低15%,分别为(0.195±0.028) g/mm2和( 0.225±0.036) g/mm2(P=0.03);去卵巢后9周OVX组大鼠股骨颈最大抗压力较Sham组低10%,分别为( 89.6±7.7 ) N和( 96.7±7.5 )N(P=0.05 );髓腔面积在去卵巢后15周两组间开始出现差异,分别为( 3.834±0.115 )mm2和( 3.713±0.114 ) mm2(P=0.03).结论:大鼠去势后股骨颈骨量减少,生物力学强度下降和股骨近段髓腔面积扩大,而且髓腔面积的扩大晚于生物力学强度的下降.这可能成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假体松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谢煜  姚珍薇 《重庆医学》2007,36(18):1845-1846
目的 探讨维生素K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去双侧卵巢雌性SD大鼠作为绝经早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卵巢去势1个月后先后经腹腔注射维生素K15mg·kg-1·3d共2周,8mg·kg-1·3d共2周,12mg·kg-1·3d共2周,15mg·kg-1·3d共2周,8周后集中处死.称体重、子宫湿重,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右侧股骨病理切片做骨小梁形态计量观察,检测右心室血清IL-6(白介素-6),BGP(骨钙素)和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结果 维生素K能使模型大鼠的骨密度显著增加,使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BGP及IGF-1含量显著升高,明显改善骨小梁形态,而子宫重量无变化.结论 维生素K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小梁形态,增加骨密度,而对子宫无影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骨形成,抗骨吸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lt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粱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13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千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去卵巢雌鼠骨代谢的作用以及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将30只4月龄sD雌鼠随机分成空白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和葛根素组(Puerarin组),每组10只。OVX组和Puerarin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4周后,Puerarin组给予葛根素标准品[20mg(kg·d)]灌胃12周,OVX组和Sham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EusA法检测血中雌二醇、骨钙素、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结果:给药结束后,OVX组和Puerarin组大鼠腰椎、左右股骨的骨密度较Sham组均显著下降(P〈0.05),Puer—arin组高于OVX组;Puerarin组大鼠血清雌二醇、骨钙素、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OVX组(P〈0.05)。Puerarin组和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erarin组BMP-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OVX组(P〈0.05)。结论:葛根素上调BMP-2的表达是其调控去卵巢雌鼠体内的骨代谢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