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中心NICU内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别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及传统气管切开术,2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情况、疤痕大小、气胸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相比,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是一种快速、安全、简易的气管切开技术。  相似文献   

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速用、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英国SIMS Portex公司生产器械.选择第l~2或2~3气管软骨环间隙相应皮表处横行切开皮肤长约1.5厘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用气管穿刺针刺入气管内并留置套管。经套管内放入导丝至气管内.沿导丝用扩张器撑开,再用扩张器沿导丝插入气管内。扩开后沿导丝放置气管导管。结果 31/32例患者PDT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9分钟,切口出血少、未发生切口感染.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疤痕少;1/32例扩张后出血多而政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结论 PDT操作简便、快捷、出血少、切口感染少.术后切口愈合快、疤痕小、不影响美观;部分不能承受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人,仍可床边进行PD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汲取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改进,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首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方法,沿白线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显露部分即可,或可触及气管环,然后采用Selding技术,穿刺针垂直刺入气管,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沿导丝在气管环软骨间切一2mm左右切口,用弯钳扩张切口后,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结果:41例行改进气管切开术患者,有1例高位颈椎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家属放弃治疗,有少量出血2例,形成局限性皮下气肿1例。其余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行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后改进。使困难气管切开能够顺利进行,又可弥补传统外科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不足之处,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挽救重症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5.
回顾总结21例行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和21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小且愈合快。认为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解除ICU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维持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Dilational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优劣。方法回顾2012年2月一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76例需行气管切开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其中经传统手术气管切开19例,经皮气管切开57例,术前、术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GlasgowComaScale)二种神经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观察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瘘、食管损伤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皮气管切开_术在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有效快速建立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切开术的基础上,由英国SIMSPortex公司改良后制成套件应用于临床,其手术方法称为导丝扩张钳法(GDWF)。有研究表明经皮穿刺切开术的相关并发症仅为3.9%,而常规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为18.9%。此方法于1950年由Sheldon等提出,起初用于气管插管改行气管切开时使用,由于技术不断提高,现已被许多ICU及麻醉科医师掌握,并用于常规及ICU内的需气管切开的病人。其套件包括:扩张钳、穿刺针、导丝、扩张器、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等。我院ICU于2003年开始学习、尝试这种新方法,迄今已完成100余例,充分发挥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即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见、拔管后恢复快等。现将我院ICU新近完成的4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总结,并与回顾性研究的30例常规气管切开术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培训掌握手术所需时间等方面对比研究。我们体会,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1种快捷、方便的手术方法,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人工气道,且拔管后恢复快,但需要较长的学习、实践过程,必要时需紧急气管插管配合。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中建  马春  程玲 《重庆医学》2003,32(10):1378-1380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在ICU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0例ICU病人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Ⅱ组应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局麻药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放置气管切开导管时气囊破损情况。结果:Ⅰ组气管切开时问4~10min,置管时生命体征波动小,伤口愈合后疤痕较小;Ⅱ组气管切开时间30~40min,术中生命体征波动大,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有3例发生导管气囊破裂。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更适合于ICU内危重病人应用,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对病人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菌种的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菌种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1例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菌种类型与采取气管切开的方式、气管套管的类型和抗生素的运用有关。结论 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方式,使用一次性硅胶气囊套管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9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96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气管切口护理、套管护理、气道湿化、吸痰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例气管切开后7 d放弃治疗,6例病情严重行气管切开后2~9 d死亡,余85例成功拔管。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要进行严格呼吸道护理,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PDT) is frequently perform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o prevent the long term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analysis of our experience with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stomy. Study Design: A prospective documentation of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in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nsive care unit during a 12-month period. Method: The patients demographic, indications of intubation and PDT, time required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complications and the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noted. Result: Among 425 patients, 40 underwent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that included 22 females and 18 males with the median age of 35 years. Prolonged ventilatory support wa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 for tracheostomy.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tubation before PDT was 5 days. Median procedure time was 20 minutes. Complications included minor bleeding in two (5%), subcutaneous emphysema with pneumothorax in two patients (5%), tracheal stenosis in three (7.5%),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and glottic granuloma in one patient each (2.5%). Among forty patients, 28 (70%) were discharged to the ward, 8 di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4 left hospital against medical advice.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is a safe,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for long term airway manag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张军艳  张郭亮 《现代医学》2012,40(4):417-419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入住ICU的72例危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41例,同期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31例。对照两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预后、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术中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切口溢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T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速度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ICU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海青 《中外医疗》2012,31(11):63-63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疗效不同。方法对116例危重病人施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5.
邹其银  刘洪  张国培 《当代医学》2010,16(32):79-80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126例,其中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82例,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T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PDT组的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较ST组明显减少。结论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6.
付发祥  宋蕾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01-110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时间4 min-8 min,平均(5.7±1.34)min;发生置管困难3例,气管狭窄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5~2010年间,120例入住我院ICU的神经外科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式采用经皮旋转扩张(Percutwist)技术.全部由耳鼻喉科医师完成.本组患者均未使用支气管镜辅助.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操作时间平均约8.5 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0T)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2-06 ~2013-06间在我院ICU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DT组)及对照组(OT组),并对生命征、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操作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征稳定,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PDT是一项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并发症少的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付发祥  宋蕾 《西部医学》2012,24(8):1561-1562,1564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min,平均(5.7±1.34)min,发生置管困难3例,气管狭窄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39.6±8.99)min,发生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两组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但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