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甲酚为消毒防腐药,常配成不同浓度的甲酚皂溶液用于器械、用具或排泄物消毒,如因使用、防护不当或误服,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4小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治疗脑水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应用针对靶向水通道蛋白4(aquapofin 4,AQP-4)的小RNA(si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减轻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水肿程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沉默AQP-4 mRNA表达的siRNA质粒;液压打击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分TBI对照组、AQP-4 siRNA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AQP-4 siRNA及亚低温联合治疗组;提取第1、3、5、7天脑组织总RNA和总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干/湿比重法和Evans蓝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实验动物予以神经功能缺陷综合评分.结果 亚低温在减轻TBI后脑水肿程度方面优于AQP-4 siRNA,但siRNA技术在沉默AQP-4表达方面强于亚低温,联合应用AQP-4 siRNA和亚低温在TBI后降低脑水肿程度方面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结论 靶向AQP-4的Si RNA干扰技术可优化亚低温在TBI后降低脑水肿方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脑缺血再灌注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缺血1h后再灌注1、3、12、72h取材,复合甲基丙烯酸甲酯脑微血管铸型,制作脑微血管标本,扫描电镜观察正常大鼠脑皮层微血管和急性脑损伤后脑皮层微血管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皮质的血管受损迹象,随着时间推移,铸型血管可呈"豆芽"状甚至出现完全断裂产生"烛泪"状血管铸型断端,最后,进一步形成皮层无血管区。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微血管结构改变是导致脑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急诊护士在使用医疗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抢救工作的基本要素,它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服务。目前,微泵、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人工呼吸机、洗胃机、喉镜、心电图机等使用越来越频繁,已成为抢救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段。若医疗设备性能不稳定,将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从而导致一系列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根据笔者从事急救管理的经验,讨论如下。1存在问题1.1设备功能不能完全发挥现代医疗设备多为高科技产品,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一方面,很多护士对常用的设备只是机械地记住操作按钮,当设…  相似文献   
5.
6.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死率占心血管病之首位,近年来将其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脏缺血性猝死。本研究对NSTEMI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特点,以便对临床诊治NSTEMI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容量参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及压力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对NPE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36例并发NPE的神经科危重患者,采用PiCCO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CVP、ITBVI、GEDVI、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指标,ITBVI、GEDVI、CVP与EVLWI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d的EVLWI变化.结果 EVLWI与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1),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01),而与CVP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PVPI、EVLWI与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0.48、P< 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治疗前EVLWI(ml/k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6比9.4±1.8,P>0.05);存活组治疗3d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6.92±1.64比8.64±2.62,P<0.05),且明显低于死亡组治疗3d后(6.92±1.64比9.88±2.44,P<0.05).结论 容量参数GEDVI、ITBVI比压力参数CVP评估NPE患者的EVLWI更为准确、可靠;NPE患者PVPI、EVLWI越高,PaO2/FiO2越低;动态观察NPE患者的EVLWI可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亚型致脓毒症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大肠杆菌诱导的脓毒症模型损伤程度。方法 将152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H5α 组、44102 组和 25922 组,每组 38 只。DH5α 组、44102 组和 25922 组分别腹腔注射 300 μL 浓度为 1.0×109CFU/kg的大肠杆菌DH5α、44102和25922,以不同种类大肠杆菌诱导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造模8 h后,每组各取4只小鼠,进行外周血细菌培养,计算细菌菌落数。(2)造模12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每组10只);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血清中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每组4只);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 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每组10只);取肺肝肾组织经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每组10只)。结果 DH5α组、44102组、25922组细菌菌落形成数量,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HMGB1蛋白,肝肾功能指标ALT、AST、CR、BUN均呈依次增高趋势(P<0.01)。DH5α组、44102组、25922组的肺泡结构损伤程度、肝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肾小球萎缩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25922组、44102组、DH5α组,对照组肺、肝、肾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 大肠杆菌25922诱导脓毒症模型损伤严重,可用于研究脓毒症初期炎症风暴阶段的动物模型;大肠杆菌44102诱导脓毒症模型损伤适中,可用于无需限定脓毒症分期实验的动物模型;大肠杆菌 DH5α诱导脓毒症模型损伤较轻,可用于探索脓毒症免疫抑制期治疗方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本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亚低温治疗中心使用利奈唑胺治疗14例MRS颅内感染患者的资料.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取血及脑脊液(CSF)培养,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细菌学检查,评估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给予MRS颅内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治疗14 d后,患者临床症状和CSF化验指标显著好转;CSF葡萄糖(mmol/L)由1.00(0.65)升至3.15(1.60),CSF蛋白定量(mg/L)由2238.50(2072.50)降至606.50(217.30),CSF白细胞数(×106/L)由920.00(1587.50)降至30.00(40.00),CSF中性粒细胞比例>0.20者由14例减少至1例;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μg/L)明显降低并恢复正常[由0.65(1.16)降至0.08(0.09),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2/14),CSF细菌清除率达100%.给予利奈唑胺期间,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奈唑胺能够有效控制MRS颅内感染和缓解炎症反应,疗效明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402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02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细菌228株,检出率为56.7%。其中革兰阳性菌61株,占26.8%,排在前三位的是金葡菌(12.3%)、肺炎链球菌(7.9%)、β溶血性链球菌(3.9%);革兰阴性菌158株,占69.3%,排在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30.3%)、鲍曼不动杆菌(11.0%)、铜绿假单胞菌(9.6%);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但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感染细菌种类广泛,在用药方面应根据病原菌及药敏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