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差,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现介绍1例经本院诊治的反复复发的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该患者经过手术、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放疗等多专业联合诊治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本例患者诊治进行多学科讨论,进一步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继发性肺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报道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1例继发性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 发病率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初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半年后肺CT示右肺下叶及肺门区多发团块灶,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为继发性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给予二线方案R-EDOCH治疗有效.结论 继发性肺淋巴瘤比较少见,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CNSL)的认识。方法 报告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类型、治疗经过及影像报告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病理类型均为中高度恶性,均出现脑实质侵犯,1例尚合并脑膜侵犯,2例出现于病情完全缓解后。结论 对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高危因素的NHL,在有效控制全身淋巴瘤的基础上,有必要早期进行脑脊液、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CNSL患者,同时给予预防性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少见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缓解期NH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确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经系统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停止治疗。10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相关检查未发现淋巴瘤复发的证据,而脑脊液检查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但多次行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未能找到病原体的证据。后患者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并给予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在排除恶性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前提下,应高度警惕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并联合脑脊液墨汁染色、培养及隐球菌荚膜抗原等检测,以明确诊断,尽早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8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大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对漳州正兴医院2021年12月门诊确诊的1例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全身圣诞树样分布持久性红色斑片、斑块,自觉瘙痒,反复6个月。经过病理活组织检查发现表皮内多灶性淋巴样细胞巢团,真皮浅层见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带状浸润。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继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1例PTCL继发DLBCL病例的诊治经过,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复习文献探讨该类疾病的机制及预后.结果 患者诊断PTCL非特指型(PTCL-NOS)明确,治疗后出现以EB病毒(EBV)阴性DLBCL为表现的第二肿瘤,其临床特点及发病间隔与之前国外报道类似,可能涉及肿瘤细胞、微环境及治疗等多方面因素.该例患者初步治疗有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 PTCL-NOS继发EBV阴性DLBCL非常罕见,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天坛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是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有效药物,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析31例纵隔淋巴瘤的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和骨髓浸润(2例);中枢神经系并发症(淋巴瘤性软脑膜炎4例和脊髓压迫症2例);纵隔及其邻近的浸润和转移多例)等。并着重探讨纵隔淋巴瘤并发淋巴瘤白血病或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有关因素。20岁以下的青少年纵隔淋巴瘤患者,其病例类型为淋巴肉瘤分化不良型或未分化型,经常规的治疗失败;临床症象呈进行性恶化,则很易并发淋巴瘤性白血病;若有上述有关因素,如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又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或无预防措施,则易并发淋巴瘤性软脑膜炎;位于纵隔后部的纵隔淋巴瘤,则易引起脊髓压迫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替尼泊苷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方法:8例原发性/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给予COP+VM-26方案化疗,7例给予全颅放疗,4例在放、化疗前手术切除颅内病灶。结果:4例原发性CNS-NHL患者中3例手术切除后化疗,1例患者未手术,仅采用放疗和化疗,4例均获得了完全缓解,中位无病生存时间23.5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29月;对系统性NHLⅣ期伴有颅内浸润的患者,该方案可以迅速缓解CNS症状,3/4例CR。结论:以替尼泊苷为主的化疗方案对CNS-NHL疗效较好。CNS-NHL的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即手术+化疗+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双侧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例患者误诊,行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生存2.1年.1例患者CT介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未手术治疗,生存2.7年.诊治过程中2例均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延迟复发,复发后经放化疗,分别生存8个月和14个月.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预后差.治疗应以化疗为主.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延迟复发,治疗过程中应行脑部CT检查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中枢神经恶性肿瘤,属于结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由于血脑屏障等因素,预后较全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差。中国抗癌协会(China Anti Cancer Association,CACA)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制订了《CACA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整合诊治指南》,从“防–筛–诊–治–康”五个方面,全方位、全流程地指导PCNSL的诊治工作。该指南强调多学科整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to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MDT to HIM)的理念,纳入国内研究,突出中医治疗。本指南的发布与推广对进一步推进我国PCNSL整合诊治水平的提升,提高PCNSL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DLBCL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组DLBCL患者168例,发生CNS浸润11例(6.5%)。11例中6例表现为软脑膜浸润,3例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浸润,2例同时有两者的浸润。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上限2倍和多发结外病变是影响DLBCL CNS浸润的相关因素(χ2值分别为11.6、4.61、3.92,均P<0.005)。出现CNS浸润后患者平均生存期仅4.5个月。结论 DLBCL患者发生CNS浸润并不罕见,其表现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发生CNS浸润的DLBCL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27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o YB  Wang SS  Huang HQ  Xu GC  He YJ  Guan ZZ  Lin TY 《癌症》2007,26(1):84-89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发病率低,预后较差.本研究旨在分析该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从而探讨PBL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976年到200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断为PBL,并接受治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27例中有26例女性和1例男性患者;年龄12~84岁;90%的患者为Ⅰ E期或ⅡE期.按照WHO 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系统,有22例B细胞性淋巴瘤(17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例边缘区淋巴瘤,2例未能分类),3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2例患者的病理类型未能分类.初始治疗时有20例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其中8例患者为根治术加术后化疗,12例患者为肿物切除术后加全身化疗,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0%和58.0%(P=0.006);其余有5例患者仅接受全身化疗,2例患者仅接受肿物切除手术.24例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取得完全缓解,1例患者部分缓解,2例患者疾病进展.随访时间1个月~10年,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是47.0%和23.0%;其中20例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17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3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是48.0%和27.0%;随访中有16例复发,部位见于同侧乳腺6例、对侧乳腺4例、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3例、骨髓1例和淋巴结侵犯2例.结论:PBL的病理类型以中高度恶性淋巴瘤为主;根治性手术在其治疗中作用有限,肿物切除术加术后化疗和放疗的效果较好.PBL患者易发生CNS复发,在随访中应定期进行颅脑CT或MR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合并Sweet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SS患者的诊治经过;搜索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该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SS患者皮损严重,合并肝、肾损害。虽给予化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SS,但是2年半后终因肾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SS时皮肤病加重,可表现为水疱、血泡或溃疡结节,易合并深部浸润及器官损害,易复发,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中老年非霍奇金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以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共纳入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7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1例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肿瘤复发或一线治疗进展后接受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方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4例达到部分缓解,3例疾病进展,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尤其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能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可控。  相似文献   

17.
睾丸淋巴瘤发病率占睾丸肿瘤1%~9%, 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2%。病理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 呈进行性加重, 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的B症状者占25%~41%。局部阴囊部位多受累, 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常见。治疗多采用以R-CHOP联合预防性鞘注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现介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收治的1例睾丸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及其诊治的多学科综合讨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GL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腹胀、腹痛伴体质量减轻,均经胃镜黏膜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予血管栓塞治疗后止血,后续给予全身化疗有效.结论 PGL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血管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同时不影响肿瘤化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CD5阳性(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利妥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既往报道的1例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骨髓及淋巴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评估利妥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患者初诊明确诊断为原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期),伴复杂核型,利妥昔单抗联合VCTP(4周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骨髓达完全缓解,脾脏及淋巴结明显缩小,后予R-VCTP(2周方案)×1、R-Hyper-CVAD×3、R-HD-MTX×4方案巩固强化治疗8次,阿糖胞苷联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10次,随访21个月,疾病持续缓解,无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表现.例2为高龄患者,明确诊断为原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鼻型),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VP方案及单药治疗3个疗程,鼻骨肿物完全回缩,局部骨质修复;自行停药半年后出现多发皮肤病变,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OP方案再次化疗后皮肤病变缓解,但磁共振成像提示脑实质浸润,放疗后症状缓解,浸润灶大部分吸收;随访21个月,疾病稳定.结论 原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易合并结外病变,以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利妥昔单抗联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体治疗及鞘内注射方案可能有助于降低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生率,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病灶对18F-FDG摄取与不同病理亚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林峰  樊卫 《癌症》2009,28(4):425-430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恶性度越高的淋巴瘤对2-氟-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C)摄取也越高,本研究对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患者全身浸润病灶对FDG的摄取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淋巴瘤FDG的摄取与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初诊淋巴瘤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在PET/CT图像上对每一个单独浸润病灶测量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再与纵隔血池最大SUV值相比,得出每例患者全身平均肿瘤/纵隔血池比值(tumor SUVmax/mediastinal SUVmax,T/MB),进而得出各病理亚型淋巴瘤全部患者T/MB平均值.然后分析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HL与惰性NHL、侵袭性NHL,NHL中B细胞性NHL与NK/T细胞性N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对4例全身大部分病灶无明显FDC摄取的淋巴瘤患者及对照组高摄取FDC的淋巴瘤患者活检淋巴结Ki67指标进行分析.结果:HL与NHLT/MB值分别为4.50±1.54、5.21±2.86(P=O.154);侵袭性NHL要远高于惰性NHL、HL(P<0.001);B细胞性NHL与NK/T细胞性NHL的T/MB值分别为5.29±3.00与4.91±2.30(P=0.5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临床分期之间T/M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无明显FDG摄取的淋巴瘤患者,活检淋巴结Ki67阳性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淋巴瘤全身病灶摄取FDG的高低,与淋巴瘤侵袭性有关,与细胞学起源及临床分期无关.本研究中4例淋巴瘤患者全身大部分病灶无明显FDG摄取可能与Ki67阳性率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