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4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诊断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30、0.677(P<0.05);其中,以血清IL-8的AUC最高,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2和1.000,当将这3种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未获得提高。结论:相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癌患者表现为血清IL-6、IL-8、TNF-α水平更显著上升;其中,血清IL-6、IL-8水平能够较好地用于COPD合并肺癌的辅助诊断,临床上应对COPD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68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非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呼吸衰竭组血清IL-6水平虽高于缓解组,但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结论:TNF-α、IL-6、IL-8参与了COPD患者的炎症过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0%,高于对照组50.0%(X2=3.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115~2.754,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IL-2、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2.315,t=2.431,P<0.05).结论 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70例U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奥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奥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以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模型组、 米非司酮组及逐瘀汤组,另选取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及正常组大鼠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中IL-6、IL-8、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造模成功各组大鼠血清中IL-6、IL-8、TNF-α 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米非司酮组、 逐瘀汤组大鼠血清中IL-6、IL-8、TNF-α 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米非司酮组与逐瘀汤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汤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降低效应与米非司酮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d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TNF-α分泌,下调IL-6水平,上调IL-I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肿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肺气肿肺气虚证动物模型,观察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和炎症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复制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分别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IL-6、IL-8和TNF-α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6、IL-8和TNF-α作为重要炎症因子,促进肺气肿肺气虚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及异丙酚(propofol)对它们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n=8);B组为对照组(n=32),在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脑缺血2h后,分为4小组(n=8),分别再灌注1h、6h、12h、24h;C组为异丙酚组,在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脑缺血2h后,分组同B组.观察血浆中TNF-α、IL-6、IL-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取大脑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异丙酚组的TNF-d、IL-6、IL-8、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异丙酚组的细胞结构尚完整;对照组细胞损伤严重.结论:异丙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朱泽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2):198-200,205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病人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予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9%,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2组病人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P-1、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MCP-1、hs-CRP、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CP-1、hs-CRP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52例明确诊断为甲亢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药物治疗, 观察组给予131I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IL-6、IL-8、IL-17、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治疗后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IL-8、IL-17、TNF-α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治疗后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31I治疗甲亢作用突出, 可改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7、TNF-α水平,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俊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92-169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接受MH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接受单纯透析治疗,并常规应用叶酸、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三醇等药物,观察组于透析结束时以左卡尼汀1.0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20 mL从透析通路静脉端注入,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从透析通路静脉端注入.2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Hb、ALB、P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Hb、PA、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和P<0.01);治疗6个月后,2组β2-M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缓解MHD病人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予以降颅压、抗感染、亚低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滴100 mg/次,1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随访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09、0.13,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对照组(16.38±4.23)μg/L、(32.16±8.76)μg/L、(14.57±4.12)μg/L;观察组(11.45±3.12)μg/L、(21.15±7.24)μg/L、(9.14±2.76) μg/L]均较治疗前[对照组(23.12±6.15)μg/L、(47.86±10.16)μg/L、(19.82±5.68) μg/L;观察组(22.94±6.48) μg/L、(48.07±9.79)μg/L、(20.05±6.04)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P< 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效果,作用与其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但未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80例(治疗组)及体检正常者40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血清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再将8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纤溶酶治疗组,观察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标志物hs-CRP、TNF-α、IL-6表达的影响.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纤溶酶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降低(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涉及免疫炎症损伤,纤溶酶可以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维格列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结果2组治疗前的FBG、2hPBG、HbA1c、Fins、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下降,对照组FBG、2hPBG、HbA1c较治疗前降低(P < 0.01),观察组FBG、2hPBG、HbA1c、Fins、HOMR-IR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和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hs-CRP、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维格列汀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同时可显著降低病人的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稳定期不同程度老年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细菌学变化特点, 及其与急性加重、炎性反应、肺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从而研究他汀类药对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LABC的影响.方法 选择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96例, 进行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细菌学定量, 定性分析, 根据结果分为LABC阳性联合他汀治疗、常规治疗组及LABC阴性联合他汀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测定实验前后血清白介素6 (IL-6) 、白介素8 (IL-6) 、hs-CRP及TNF-α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87例患者有40例存在LABC (45.98%) , LABC阳性患者血清IL-6, IL-8, TNF-α、hs-CRP高于LABC阴性 (P<0.05) , 肺功能较LABC阴性明显下降 (P<0.05) , 随访1 a联合他汀治疗组血清IL-6, IL-8, TNF-α、hs-CRP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肺功能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急性加重风险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LABC阳性患者联合他汀治疗组抑制细菌定植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LABC阴性患者联合他汀治疗组细菌定植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LABC阳性患者血清IL-6, IL-8, TNF-α、hs-CRP高于LABC阴性者, 联合他汀治疗有利于抑制LABC或增殖, 减轻炎性反应, 减少急性加重, 延缓肺功能下降, 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乔竹风  洪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595-597,60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308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CS)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PN)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DPN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上,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治疗前(P0.05),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能够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相关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苟燕 《河北医学》2016,(12):1948-195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寻找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相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可以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