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四大类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 10993系列标准,采用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内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Ames试验、热原试验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敷料类和其他类的合格率分别为98.63%、89.40%、99.91%和99.63%。结论四大类生物医用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为原料设计并制备医用天然聚合物水凝胶。方法:对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进行巯基化及双键化改性,在紫外光条件下,利用巯基-烯点击聚合快速固化成胶。通过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改性丝素蛋白及透明质酸的接枝率;流变学测试表征水凝胶的凝胶点;扫描电镜观察水凝胶的内部微观结构;压缩测试表征力学性能;质量法测定溶胀率及降解率;将水凝胶与细胞共培养,通过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毒性,漂浮计数法测定细胞黏附性并用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凝胶表面的细胞生长与分化状况。结果:改性后的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官能团取代度分别为17.99%和48.03%。制备所得的丝素蛋白/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的凝胶点为40~60 s,凝胶内部具有孔状结构,压缩强度达450 kPa且循环十次不破裂。复合水凝胶可吸收自身质量4倍甚至10倍的水。水凝胶可生物降解,35 d后的降解率达28%~42%。复合水凝胶的细胞毒性较弱,细胞黏附性较好,细胞在凝胶表面生长和分化状况良好。结论:光固化丝素蛋白/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能快速成胶、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具有可调的溶胀率及降解度,在生物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几种医用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2种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评价几种生物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10993-1.1997及GB/T16886.1-1997,应用琼脂覆盖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壳聚糖和类金刚石等5种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MTT比色法的L929细胞生长代谢标准曲线,确定了96孔板适宜的细胞接种数。结果:5种生物材料MTT试验中毒性级均为0级,琼脂覆盖法中材料周围及脱色区内细胞溶解评价(Z/L值)均为0/0。结论:5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SF/HA)的体外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方法将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接种于上述两种生物材料上,运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形态。结果 C3H10T1/2在SF与SF/HA上都能很好地黏附、生长和增殖。SF、SF/HA和C3H10T1/2都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 3%SF、6%SF、600%SF/HA3组多孔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聚乳酸(PLA)/丝素蛋白复合组织工程支架(简称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的制备 方法,评价其生物学性能。方法:将PLA多孔支架材料放在丝素蛋白的水溶液中浸泡,经干燥后制备成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实验分为PLA支架组(单纯聚乳酸支架组)与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按ISO—10993标准,两组分别做溶血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细胞毒性实验、 刺激实验和热原实验,对其结果逐项进行比较。结果:刺激实验显示两种支架材料均未引起动物皮肤明显刺激,符合标准;热原实验显示两种支架材料引起动物体温升高均<0.2℃,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溶血实验显示两种支架材料样品的溶血率均<5%(P=0.000),且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抗溶血性优于PLA支架;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显示,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37 min)长于PLA支架的动态凝血时间(26 min),即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的抗凝血性能明显优于PLA支架;细胞毒性实验中,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组的细胞生长情况明显优于PLA支架组,即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的细胞毒性明显小于PLA支架。结论:PLA/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材料具有比单纯PLA支架材料更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作为支架材料植入体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拟制备一种高模量和高强度的可降解丝素蛋白引导骨再生(GBR)膜,以解决骨缺损修复成骨空间维持问题。方法 提纯丝素蛋白后利用蒸发-热压法制备膜材,使用拉伸测试、体外模拟、细胞共培养等方法评估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性能。结果 制得丝素蛋白GBR膜,体外模拟12 h降解率为35.3%,湿态弹性模量达45 MPa,拉伸强度达8.39 MPa, 7 d细胞生存率近100%。结论 所制得可降解GBR膜具有高模量和高强度,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为解决骨缺损修复成骨空间维持问题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柠檬酸化硫酸钙和聚乳酸的复合物作为抗生素载药基质,构建骨植入型硫酸钙/聚乳酸/庆大霉素药物释放系统,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实验选择指南对药物释放系统进行红细胞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热原实验、肌肉内植入实验等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 抗生素释放系统红细胞溶血率为3.07%,小于阳性标准;细胞毒性实验中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毒性评分为0~1级;兔平均体温升高为0.3℃;抗生素释放系统在肌肉组织内可逐渐降解,材料周围未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无排斥.结论 抗生素释放系统无溶血作用,无细胞毒性,符合医用材料的热原反应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曹明溶  牟善松 《广东医学》2005,26(7):906-907
目的采用医用硅橡胶经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复合材料制备植入体内的多功能腹腔化疗管,对其材料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及动物试验安全性评价。方法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对复合材料进行过敏试验、热源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制备多功能腹腔化疗管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材料无明显毒性,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所含热原含量符合生物体的要求。结论制备多功能腹腔化疗管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 【结果】 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N-6 β细胞经人工合成丝素-Ⅳ型胶原支架三维立体培养后用于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新方法?方法: 冷冻干燥法制备丝素-Ⅳ型胶原支架并检测,将MIN-6 β细胞种植于丝素-Ⅳ型胶原支架中三维培养,观察细胞定植及细胞活力?将种植有MIN-6 β细胞复合培养的丝素-Ⅳ型胶原支架移植入Ⅰ型糖尿病小鼠腹腔,监测对比其血糖变化情况和胰岛素的表达? 结果:丝素-Ⅳ型胶原支架为不规则片层样与多孔相结合的结构,各支架三维培养组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二维平面培养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各支架复合培养组移植入糖尿病动物体内后的降血糖效果与作用时间均要优于无支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移植物中MIN-6 β 细胞胞浆内存在有特异性棕黄色受染区域,证实存在胰岛素表达?结论:丝素-Ⅳ型胶原支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有利于MIN-6 β细胞的生长定植及功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CCC的细胞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CCC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浸提液体外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培养期细胞大量增殖,形态良好,(CCC)的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5%,存在轻微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结论:CCC细胞相容性好,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Ames实验对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自制的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丝素蛋白导管对TA97、TA98、TA100、TA102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无直接或间接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聚吡咯/丝素蛋白双导神经支架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细胞生长和突起延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取向性静电纺丝和3D生物打印方法,制备具有导电性导向性的聚吡咯/丝蛋白双导神经支架,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采用CCK8活性检测支架材料对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毒性,光学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生长状态,免疫组化观察突起延伸以及神经元突起长度。结果:双导神经支架材料对海马神经元无细胞毒性,海马神经元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性和细胞活力较强,总体沿着纤维方向生长,排列呈现线性,平均突起长度194μm。结论:双导神经支架与海马神经元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神经元细胞的粘附生长和突起伸长,为双导神经支架材料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袁凯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153-155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广为应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应用,人们发现丝纤维在许多临床应用当中都有应用价值。然而与此同时,这种蛋白会引起一些生物反应,这就对其生物相容性提出了质疑。经过大量的研究,明确认识到蚕丝表面的丝胶蛋白是在蚕丝的生物相容性和超敏反应中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果将蚕丝外层的丝胶蛋白去掉,机体对剩余的丝素蛋白(丝心蛋白)的生物反应就与其他大部分常用的生物材料相似。另外,有学者认为蚕丝不能降解。但  相似文献   

15.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壳聚糖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膜 ,然后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过敏试验等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测试表明壳聚糖膜无毒、不溶血、不致热、不致敏。结论 :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丝素纤维与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丝素与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制备丝素与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共培养7天,每天倒置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光镜观察,发现大鼠海马神经元与丝素纤维共培养3天后,海马神经元附着于丝素纤维,神经突起沿丝素纤维向远处生长、延伸;培养7天后海马神经元形成神经元网络,包绕丝素纤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附着于丝素上的细胞为神经元。结论:海马神经元沿着丝素纤维包裹生长,提示丝素纤维与海马神经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NIH-3T3接种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和浇铸膜上进行体外培养,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MTT法、HE染色、扫描电镜来分析不同结构丝素蛋白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增殖培养4天时实验组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殖培养7天时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扫描电镜显示NIH-3T3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比在浇铸膜上有更好的生长和连接状态。结论与丝素蛋白浇铸膜相比,NIH-3T3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表现出更好的增殖能力,无明显细胞毒性表现;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皮肤组织工程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8.
贺亚敏  申龙树  朱长乐  黄培林 《吉林医学》2010,31(13):1739-1741
目的:探讨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在生物相容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比较了植入不同生物材料的家兔不同时间段肌肉组织包膜中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受试生物材料包膜厚度总和与其PCNA总表达率呈正的直线相关(r=0.954 0,t=4.496 5,P<0.05)。结论:用材料周围包膜中的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强弱来反应材料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血试验、动态凝血试验、血小板吸附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对新型PLA—PVP两亲性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组成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溶血率、凝血程度、血小板吸附和变形情况均符合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并且,随单体投料比中亲水性单体NVP舍量增大,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有所提高;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共聚物对细胞无毒性,对其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共聚物中引入亲水性PVP链段后,与单一的PLA材料相比较,生物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丝素蛋白经加工处理可制备成丝素蛋白膜、丝素蛋白水凝胶、丝素蛋白多孔三维支架、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等多种形态。当皮肤受到严重损伤时,临床通常采用皮肤移植的方法对损伤进行修复,皮肤组织工程为皮肤移植提供了新方向。丝素蛋白生物支架能为创面皮肤的细胞增殖和迁移提供有序的三维空间结构,促进皮肤组织再生,有助于创面愈合。丝素蛋白生物支架有望有成为理想的皮肤三维仿生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