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关键.构建贫困山区因地制宜的长效筹资模式有利于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对贫困山区因地制宜的长效筹资模式的内涵、农户筹资意愿和农户筹资能力进行了探析,指出了贫困山区农户利用土地、劳务、农产品、农村实用型人才智力等非货币资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10年之际,根据北京市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基金超支、筹资机制不健全和就医流向不合理等,并提出了合理引导就医、创新付费方式及提高统筹层次等建议,为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与使用模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分配与使用方案是筹资与补偿的中间环节,它关系到资金的安全管理,制约着对需方的补偿,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进展、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必须要掌握的问题。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试点地区的基金分配与使用情况大致划分为5种模式:(1)大病统筹基金;(2)大病统筹基金 家庭账户(门诊)基金;(3)大病统筹基金 家庭(门诊)账户基金 大病基金;(4)大病统筹基金 家庭账户(门诊)基金 防保基金;(5)大病统筹基金 家庭账户(门诊)基金 防保基金 大病基金。最后,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运行特点、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能力等现实状况讨论了各种模式的使用和选择空间,以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及今后的推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考察试点县(县级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过程,分别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和支付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筹资过程中,要正视其筹资主体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一定要强调农民自愿参加的制度提出了疑义。在管理和支付过程中,提出要注意协调、控制利益相关各方的行为,改进基金支付和精确测算支付比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北京市13个区县为例,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以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的风险。方法:收集北京市13个区县2004—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并与各区县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现状,深入分析基金超支原因。结果:从2004年以来,各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逐年上涨,到2011年已有一半以上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且基金超支趋势还在日益加重。结论:必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从加强需方管理、建立严格转诊制度、建立长效筹资机制、进行基金预警管理等方面入手防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  相似文献   

6.
符定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92-4893
筹资是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本文归纳了国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主体责任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简单评述,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合筹资标准调整后的补偿方案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推行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的逐步提高,制度的受益人次、基金使用效率和实际补偿比也明显提高。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最低达到人均每年150元的标准,对制度的补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必须通过科学调整补偿模式、合理分配基金的使用比例、加大对重大疾病的补助等来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广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及机制运行现况入手,撂究了广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健全和完善广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监督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落实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的监督,必须从强化制度建设开始.因此,应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政策,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特点,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管理制度,包括筹资缴存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补偿支出审核制度、补偿情况稽查制度、资金调拨审批以及按内部控制要求建立的岗位分工等制度,通过制度约束管理行为,规范收支运行秩序,确定各管理层次的控制重点,并根据制度检查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了解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状况,查找基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现场调查黑龙江省32个试点县,应用Excel软件对各试点县统计报表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分析。结果: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整体运行平稳,资金封闭运行效果良好;2005年全年资金使用率为60.24%,2006年前3个季度资金使用率为35.20%,资金使用率偏低。结论:应扩大基金的来源渠道、改善基金的筹集方式、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率及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县区农村肺结核病人获得各地新农合政策对结核病人的补偿机制与报销情况,为浙江省结核病防治筹资与保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浙江省90个县区的新农合结核病补偿模式及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全省90个县区中,共有84和43个县区的新农合对住院和门诊结核病进行补偿;一般结核病人在县级医院住院的中间档报销的平均比例为47.1%,门诊平均报销比例为25.1%;2008年平均每位肺结核住院病例能得到新农合补偿1 893元,门诊为163元。结论:浙江省农村结核病人在各县区新农合政策中能得到一定补偿,但补偿机制有待完善,补偿比例特别门诊的补偿比例有待提升,应将新农合作为结核病防治下一个十年规划的重要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基金财务可持续性,基于农村实际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阶段特性,明确预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的思路及有关对策,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平稳发展。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实践,特别是通过对3个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发生超支地区的实地调研,本文试图对预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分析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与分布是否合理。方法利用卫生部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与分布统计数据,对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等指标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全国93.03%的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用于住院和门诊费用的补偿,但支出总额仅占筹资总额的65.78%,资金结余过多;每千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平均28次,门诊补偿平均519次;农民补偿比例较低,补偿资金流向不够合理。结论资金使用应符合“住院补偿为主、门诊补偿为辅”的原则,避免过多资金的结余。要将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农民,合理引导分流病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其费用负担和补偿受益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报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进,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与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在2009年及以后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合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报销比重稳步提升,平均保持在50%,但次均住院费用快速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住院人次和基金的流向,削弱了参合农民补偿受益。结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结构不合理,报销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挑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面板调查数据,描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实施进展,以及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覆盖面、参合率、政策设计、筹资水平等方面成绩显著,但是,2007年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政策的认知水平还非常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患者的补偿水平不高,对大病患者的财务风险保护能力非常弱。而同时,医疗服务机构的不当激励可能已经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状况,查找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黑龙江省132个合作医疗统筹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分析。结果基金使用率偏低、住院补偿基金流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明显高于乡镇医疗机构.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流向以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机构为主。结论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并以二次补偿作为必要的调节手段,提高基金使91率;转变门诊家庭账户模式,实施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其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基金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及补偿效果分析——以L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部L市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及补偿效果,为完善和推广科学的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补偿模式进行政策分析,运用受益率、患者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分析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效果。结果:2013年L市大病医疗保险受益率为3.2%,基金使用率为92%,不同区县基金使用率差异较大。实行大病保险后患者自付费用下降明显,该市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累计实际补偿比达到84.8%,其中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已达68.9%,但同时新农合基金出现赤字。结论与建议:科学设置起付线、补偿比例、补偿范围,取消封顶线,完善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方案;采取措施减少大病医疗保险地市统筹带来的各区县之间的不公平;实现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和新农合补偿模式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地区新农合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民族地区的完善对策。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结果:发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呈现快速上升,但参合率不高;新农合资金结余率高,使用率低;有一半的资金流向县外医疗机构。结论:贫困人口参合需要更多的关注,针对民族地区,应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优化补偿方案,减少沉淀基金,加大制度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新农合管理机构获取贵州省54个县(市、区)2006—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分别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支出、结余、费用负担、农民受益等维度,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6年贵州省样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筹资水平逐年递增;各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均呈上升趋势;县外、县本级医疗机构利用率上升,流向县外的基金比例上升明显;基金当年结余波动较大,但后期基本稳定在15%以内。结论: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筹资规模逐年提高,基金支出机制不健全,住院基金监管有待加强,基金总体结余充足,但部分年份基金结余失衡,费用控制的缺乏削弱了农民受益程度。  相似文献   

20.
From 2003, under the principle of raising fund in multiple ways and voluntarily jointing in by rural people, trial areas of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NCMS) are increasing year-by-year in China. Meanwhile, more and more farmers participate in NCMS with great enthusiasm.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satisfaction about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NCMS)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attitudes towards NCMS. The sample, 4303 countryside residents aged > or =15-year, was randomly chosen by using stratified-cluster sampling method. Data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percentages, nonparametric tests and ordinal regression. As showed in this study, 73.2% of the subjects were satisfied with NCM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 the attitudes towards NCMS were affected by gender, age,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whether having received health check-ups, and hospital stay during 2006, the difference proving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ordinal regress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ollowing factors, age,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whether having received health check-ups, and hospital stay during 2006, had an influence on satisfaction (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