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 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日本两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以及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在中国和日本共选取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采用随机个案法从中抽取4 800名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差异,利用LMS法构建中、日以及WHO参考标准的百分位曲线分布.结果 中国男、女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6.7,151.3 cm,日本分别为150.8,146.3 cm,中国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身高均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女儿童青少年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9.5,43.8 kg,日本分别为43.4,40.8 kg,大部分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体重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性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超重肥胖及消瘦检出率均高于日本,女性儿童青少年14岁后各年龄段检出率接近甚至低于日本.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P3和P50均高于日本;男性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P50高于日本,P3低于日本和WHO标准,女性儿童青少年BMI P3和P50均在14岁后逐渐降低,低于日本和WHO标准.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高于日本,超重、肥胖的发展趋势较日本更为严重;在14岁以上的年龄段中,中国女性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程度低于日本,但消瘦比例高于日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综合防制管理体系在提升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分别从全国已经和未曾建立综合防制管理体系的城市中各抽取20个作为A组与B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评价综合防制管理体系在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方面效果。结果:A组各城市的铁路局由于实施了病媒生物防制的综合防治管理体系,所用防制经费为(5.2±1.3)万元,20个城市的所有铁路局中,发生臭虫侵袭的平均次数为(0.10±0.01)次,两项结果均低于B组各城市的铁路局。A组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的工作人员占所有铁路局总工作人员比例的21.25%,而B组所占比例为9.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防制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相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主要非发酵菌(NFB)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1999-2011年临床分离的3 301株主要NFB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主要NFB在病原菌中占24.6%,其中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感染主要发生于ICU和呼吸内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较多的标本;除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且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结论:NFB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按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药;医院应加强对NFB的监测,预防和控制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背景: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目的:分析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评估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 评分为(92.0±3.4)分,优良率94.1%。置换后无关节脱位病例发生,3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至随访结束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假体松动、下沉及碎裂发生,假体周围无透亮线形成。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活动量相对较大的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因磨损碎屑造成的骨溶解,减少假体的松动及下沉,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与查尔逊合并症指数(CCI)两种合并症评分系统对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M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依据HCT-CI、CCI评分系统对患者合并症进行评分,采用ROC曲线检验比较不同分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白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ISS分期、D-S分期、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及合并症与预后相关(P<0.05)。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合并症、β2微球蛋白、血肌酐、白蛋白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HCT-CI、CCI和两者合并对MM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95%CI)]分别为0.719(0.512~0.827)、0.667(0.513~0.822)、0.743(0.664~0.918)。结论合并症是M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CT-CI、CCI两种合并症评分系统可较好地评价预后。HCT-CI较CCI更能准确判读预后。重视并积极治疗合并症,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8.
科研档案是科研工作的宝贵财富,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档案收集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自体真皮复合甲床组织片修复甲床缺损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真皮复合伤指剩余甲床组织片移植治疗甲床缺损。方法对80例90指甲床缺损的患者(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利用自体真皮复合伤指的剩余甲床或趾甲床,取薄层组织片复合移植于甲床缺损处,打包加压包扎,术后2周拆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90指术后自体真皮复合甲床组织片移植均I期成活,3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90指中达到优良87指(占96.7%),差3指(占3.3%)。结论自体真皮复合甲床组织片移植解决了甲床缺损的修复材料与甲分离、指甲质脆等问题。方法简单,效果理想,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治疗和控制SMA提供依据.方法 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至2011年间临床分离的319株SMA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A在病原菌中的分离率为2.6%,SMA感染主要发生于ICU和呼吸内科,痰(51.6%)和尿(18.3%)是检出SMA较多的标本;除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SMA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按药敏结果选药;医院应加强对SMA的监测,预防和控制SMA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