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其中VAP患者23例,非VAP患者43例,诊断当天两组CRP、PCT和CPIS差异,诊断后第28天比较VAP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分析。结果:VAP患者CRP、PCT和CPIS高于非VAP患者,CRP诊断准确度较低(AUC=0.68),PCT和CPIS具有中等准确度(AUC=0.81,AUC=0.75),联合应用CPIS和PCT,诊断特异度提高至79.1%。VAP患者死亡组PCT和CPIS明显高于VAP存活组,联合应用CPIS和PCT,特异度提高至78.6%。结论:CPIS和PCT有助于VAP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二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特异度,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45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AP患者89例。根据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30例)、中危组(34例)和高危组(25例),按VAP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68例)及死亡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PCT水平同时记录CPIS情况,分别比较各组PCT及CPIS水平的差异以及PCT与CPIS的相关性,评价血清PCT及CPIS对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CPIS明显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血清PCT水平和CPI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PCT水平及CPIS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81,P=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曲线下面积(ACU)为0.821(95%CI:0.781~0.903),其最佳工作点为1.75ng/ml,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0.12%及特异性为84.51%;CPIS ACU为0.827(95%CI:0.775~0.914),其最佳工作点为7.1(分),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5.72%及特异性为80.25%。结论老年VAP患者血清PCT水平和CPIS呈现较好的相关性,PCT水平越高,CPIS越高,患者病情越危重,预后也越差,两者联合可作为预测老年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9例VAP患者、31例没有发生VAP的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P组患者的血清PCT浓度、CRP、CPI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好转后均明显下降。在VAP患者中,死亡组的PCT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VAP患者的血清PCT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对VAP诊断的价值明显高于CRP,PCT可以作为VAP患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较好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应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VAP组(55例)和非VAP组(55例)。记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WBC、CRP及PCT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各炎症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机械通气后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1);PCT对VAP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依次为81.52%、86.84%,均高于WBC和CRP。结论 PCT在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与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临床确诊VAP患者纳入VAP组,同时选择30例同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未合并VAP患者纳入非VAP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水平;根据VAP患者疗效将其分为病情好转组及恶化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在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且上述指标均高于非VAP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AP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VAP病情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组患者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升高对诊断VAP具有重要价值,并且监测血清PCT的变化可用于VAP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2例患者资料,将其中继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全因死亡的46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危重继发症的46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CPIS评分、血清pro-ADM、血清PCT水平,分析CPIS评分及血清pro-ADM、PCT水平与ARDS并发VAP患者病情及治疗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患者CPIS评分、血清pro-ADM、PCT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均P<0.05);CPIS评分与血清pro-ADM、PCT均为ARDS并发VAP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三项指标中血清pro-ADM对于ARDS并发VAP不良预后诊断的特异性最高为89.13%,CPIS敏感度最高为82.61%、诊断价值(AUC=0.882),三项指标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最高(AUC=0.940,P<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疑诊VAP患者112例,通过微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获取其BALF液体,测定其BALF中sTREM-1、血清CRP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动态观察确诊的74例VAP患者在入组第1、4、7、14天(或脱机/死亡当天)BALF中sTREM-1、血清CRP水平及CPIS变化趋势,并比较存活者(39例)与死亡者(35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VAP组与非VAP组在临床疑诊当天BALF中sTREM-1、血清CRP水平及CPI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BALF中sTREM-1水平在153.18pg/ml时,诊断VAP有最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9%和84.21%,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VAP组中存活者BALF中sTREM-1水平在第7天已经下降,第14天或脱机前已经降至非 VAP组水平,VAP组死亡者 BALF中sTREM-1水平在第7、14天或死亡前持续增高,与存活者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组 BALF中sTREM-1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526, P<0.01).结论 BALF中sTREM-1水平在>153.18pg/ml时,有利于早期诊断VAP;VAP患者BALF中sTREM-1水平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VA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AP组(42例)与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的差异,引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VAP组患者黏蛋白MUC5AC水平为(107.21±16.36)ng/mL、PCT为(2.46±1.09)ng/mL、简化CPIS评分为(6.37±2.24)分,均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CPIS评分对早期诊断VAP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2、93.32%和86.78%。结论 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在VAP患者中均明显增高,黏蛋白MUC5AC与简化CPIS评分呈正相关,3项指标联合分析在VAP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需要机械通气超过48h的颅脑损伤病人50例,按机械通气5d内是否出现VAP分为VAP组(25例)和非VAP组(25例)。采集两组病人机械通气前后的静脉血,测定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记录病人体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上述指标变化,计算各指标诊断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VAP组进行气道分泌物培养,按革兰染色分为G+菌组和G-菌组,比较两组PCT水平。比较VAP组和非VAP组预后情况。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机械通气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后VAP组PCT、CRP、WBC较非VAP组显著升高(t=1.76~2.42,P<0.05),体温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和92%。VAP病人G-菌组PCT水平较G+菌组显著升高(t=2.04,P<0.05)。VA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t=1.98~2.71,P<0.05)。结论 血清PCT早期诊断VA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VAP病人G-菌感染者PCT水平较G+菌感染者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脑外伤病人92例。依据是否发生VAP将病人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52例)。两组病人于机械辅助通气前和结束辅助通气后48h测定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数血白细胞(WBC),同时监测心率(P)的变化。比较各炎症指标对VAP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分析对VA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机械通气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病人机械通气撤机后PCT水平、CRP水平及P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升高(t=2.23~5.20,P<0.05)。非感染组病人机械通气撤机后CRP水平和P较通气前明显升高(t=5.21、2.02,P<0.05)。机械辅助通气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水平明显升高(t=5.83,P<0.01)。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WBC,而其特异度高于CRP。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重型颅脑外伤V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早期监测PCT变化,以对VAP病人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危重症VAP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47例。分别于确诊当天和确诊第4、8天测定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确诊当天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确诊第4、8天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确诊第4、8天PCT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PCT评估VAP患者死亡的结果如下:确诊当天95%CI:0.481~0.826,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6.00%、51.06%和59.72%;确诊第4天95%CI:0.693~0.984,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00%、89.36%和87.50%;确诊第8天95%CI:0.663~0.972,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0%、76.60%和77.78%。结论 PCT是危重症患者VAP的重要预测标志物,确诊第4天PCT水平对医师评估VAP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评估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急诊入亳州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细菌感染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后血清IL-6、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IL-6、CRP和PCT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入院时,死亡组血清IL-6、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入院治疗后,尽管两组患者血清中IL-6、CRP、PCT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存活组血清内IL-6、CRP、PCT水平降低更显著,至第7天,死亡组血清中IL-6、CRP、PCT水平仍显著高于存活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CRP、PCT对于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且联合检测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清IL-6、CRP和PCT对于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三者联合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49-85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儿科的重症肺炎患儿96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系统将其分为非危重组(36例)、危重组(32例)及极危重组(28例),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13例)。检测所有患儿外周血PCT、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非危重组、危重组及极危重组患儿组间比较血清PCT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水平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而WBC计数和NEU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存活组患儿显著升高(P<0.05),而WBC计数和NEU百分比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在重症肺炎患儿预后评估中的的灵敏度高于CRP(P<0.05),PCT和CRP联合检测ROC下面积高于PCT与CRP单独测定时ROC下面积。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完成血清PCT、SOD水平检测和CPIS,并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将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血清PCT、SOD水平和CPIS,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SOD水平与CPIS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SOD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741,P=0.000),血清SOD水平与CPIS呈负相关(r=-0.562,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PCT、SOD、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28 d预后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以三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大,灵敏度为77.42%,特异度为89.80%,AUC为0.858。结论PCT、SOD、CPIS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32(IL-3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53例VAP患者作为VAP组;另选取同期实施机械通气但是未发生VAP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sTREM-1、IL-32、PCT水平、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探究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CPIS评分正相关(r=0.614、0.603、0.621,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414、0.463、0.409,P<0.05);53例VAP患者,经过28 d治疗,死亡17例、存活36例,死亡的VAP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3-13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42)和非脓毒症组(n=40),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检测患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脓毒症患者来评价患者预后,存活32例(存活组)和死亡10例(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差异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5天时,脓毒症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非脓毒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中死亡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VA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未出现VAP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s TREM-1表达水平,比较血清s TREM-1、PCT、CRP水平检测对VAP和VAP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 TREM-1、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血清s TREM-1、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s TREM-1、PCT、CRP对VA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 32 ng/ml、0. 47 ng/ml、61. 82 mg/L,其中血清s TREM-1水平检测对VAP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血清CRP、PCT指标;血清s TREM-1、PCT、CRP对VAP死亡患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 45 ng/ml、1. 52 ng/ml、79. 12 mg/L,其中血清s TREM-1水平检测对VAP死亡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血清CRP、PCT指标。结论:VAP患者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预测VAP和VAP患者预后的价值显著,有望成为临床诊断VAP和预测VAP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9,(3):397-4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10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签方式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其中48例合并腹水感染患者(合并感染组),48例为单纯肝硬化腹水患者(非感染组),另外选择48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相关性,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测定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非感染组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感染组则明显高于非感染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者血清PCT、CRP、IL-8、IL-10与AST、ALT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PCT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其次为CRP(0.723)、IL-10(0.685),IL-8(0.606)最差。PCT+CRP+IL-8+IL-10联合检测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的灵敏度(97.2%)及诊断符合率(92.3%)均显著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PCT+CRP+IL-8、PCT+CRP+IL-10联合检测(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均出现异常升高,其可辅助诊断患者感染与否及肝损伤程度,尤其是四项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同时可弥补单项指标测定诊断符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