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医院内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EVB患者,均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医院内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组患者医院内死亡25例(23.4%),生存8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Child-Pugh分级、出血部位、门静脉内径、肝性脑病和失血性休克发生率等与生存患者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内径(OR=2.201,95%CI:1.544~3.139)、肝性脑病(OR=3.093,95%CI:1.731~5.524)和失血性休克(OR=1.101,95%CI:1.040~1.165)是影响患者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其C-index为0.937(95%CI:0.734~0.879),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95%CI:0.796~0.958,P<0.001),其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88.1%。结论 了解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EVB患者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对高风险患者的筛查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纳入国内17个中心48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窦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5d低于对照组7d(P<0.01),鼻内镜检查客观量化评分(P<0.01)与中医证候积分(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主要症状复发率与VAS评分数值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儿科临床用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脑膜炎奈瑟菌菌属类型及抗体检测调查,为流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周围人群的血清和咽拭子进行带菌及抗体检测。结果 共采集流脑患者密切接触者30人和周围人群147人,其中密切接触者共3人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且均为C群;周围人群共19人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其中B群17人,W135群2人。在抗体检测中,其中周围人群的检出率高于密切接触者(χ2 = 7.885,P<0.05);密切接触者中Y群检出率高于周围人群(χ2 = 12.638,P<0.05)。在疫苗接种与抗体检出中,密切接触者的A群流脑多糖疫苗、A + C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率与周围人群比较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同时A群与A + C群抗体检测在统计学上也无差异(P>0.05)。但在未全程接种的A + C群抗体检测中,未全程接种的周围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密切接触者(χ2 = 6.021,P<0.05)。结论 本起疫情检测菌属以B群为主,抗体检出以为A群为主,且疫苗接种率越高,抗体阳性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行气破血法联合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初次施行THA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使用利伐沙班)、B组(行气破血法)、C组(行气破血法联合利伐沙班)患者各30例,对比各组术后LDVT发生情况及临床用药疗效。结果:术后第14天,A组、B组、C组LDVT发生率分别为30.0%、26.7%、6.7%,C组LDVT发生率最低(P0.05)。术后第7天、14天,C组DVT早期诊断指标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方案相比,初次THA患者联合行气破血法与利伐沙班预防术后LDVT形成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7.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与软骨下骨重建过程密切相关,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双膦酸盐作为骨吸收抑制剂,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双侧去卵巢及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假手术组大鼠只切除卵巢周围与卵巢大小相仿的脂肪组织,切开双侧膝关节腔,但不切断前交叉韧带。术后1周,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伊班膦酸钠10μg/kg,模型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作干预。12周以后,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ankin评分,软骨下骨的Micro-CT扫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定量分析,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的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软骨结构明显破坏,Mankin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而治疗组的Mankin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明显下降(P<0.01);③模型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④结果说明,伊班膦酸钠可能通过抑制ERK1、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的软骨下骨的微结构,抑制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并预测大承气汤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基因;并对关键靶点和相关活性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富集分析"得到大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终构建"中药材-活性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综合网络。在大承气汤中发现了108种活性化学成分可与28个疾病靶点相关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其对应化合物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经DAVID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438条,分子功能31条,细胞组成17条,KEGG通路富集96条。大承气汤可能通过药物反应、脂多糖反应和反向调节凋亡等生物过程,抗炎、抗氧化活性、反向调节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胰腺分泌等方式来实现其药效作用,涉及IL-17,TNF,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该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大承气汤以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于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分子机制,为生物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入院时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HAPS)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的预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2017年8月连续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计算入院时HAPS评分。根据HAPS评分将AP患者分为无害性AP组(HAPS>2)和非无害性AP组(HAPS≤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以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级定义MA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03例患者,与HAPS评分预测为无害性AP组(n=182)的患者相比,非无害性AP组(n=521)患者的临床结局更差(P<0.001)。本研究纳入MAP患者共计359例(51.1%),入院时的HAPS评分预测MAP的特异性为97.7%(95% CI: 95.4-99.0),敏感性为48.2%(95% CI: 42.9-53.3),阳性预测值为95.6%(95% CI: 91.5-98.1),阴性预测值为64.1%(95% CI: 59.8-68.2),AUC为0.749(95% CI: 0.72-0.78)。结论 入院时HAPS评分预测MAP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虾青素能否抑制陈旧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DMSO,另外3组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液内加入抗氧化剂虾青素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μmol/L,悬浮红细胞于2℃~6℃内保存。保存至28 d、42 d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表达状况,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含量,采用紫外测试法测定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结果: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加虾青素的三组储存28 d和42 d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三磷酸腺苷和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升高,改善了红细胞的形态。结论:虾青素可以通过降低储存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