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微创全关节置换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干预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个性化功能锻炼。比较2组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以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1、3、5天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ADL评分(P < 0.05~P < 0.01),干预组出院日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术后1个月ADL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个性化功能锻炼应用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能促进病人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78例,分为2组,其中骨折48 h内手术为观察组,48 h后手术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48 h内接受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可获得与48 h后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丁秀秀  黄琳惠  蔡兴俊  黄奕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16-1318, 132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癌病人术后肺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纳入9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胸腔镜根治手术,对照组手术前1 d与术后5 d给予常规剂量(6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50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比较2组病人住院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5 d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咳痰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1)。观察组术后5 d PEF25明显高于对照组,咳痰难易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5)。2组术后1 d血清IL-6、IL-8、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5 d IL-6、IL-8、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和低于术后1 d,观察组术后1 d、5 d组IL-6、IL-8、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大剂量氨溴索能降低肺癌根治术病人肺损伤,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造口定位的腹部功能锻炼对肠造口病人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接受肠造口治疗的9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术前行造口定位且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病人进行腹部功能锻炼。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术后3个月并发症、造口功能评分(DET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DE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 < 0.05~P < 0.01)。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术后腹部功能锻炼不仅能明显减少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还有效缩短病人术后通气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Garden 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短期临床疗效。结果2组病人术后6个月内均未发生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和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影像学评价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能够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动脉血乳酸值、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为筛选相对理想的复苏液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4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对照组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2组均采用限制性补液复苏策略。分别测定复苏前、复苏1 h后病人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复苏1 h后,观察组除TNF-α,其余因子均较复苏前显著增高(P < 0.01),对照组只有IL-6和IL-10较复苏前显著增加(P < 0.01)。观察组复苏1 h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P < 0.05)。复苏后1 h后,观察组动脉血乳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而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早期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能更好地抑制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更好地降低血乳酸值,比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小敏  陈娟  常芸  程咏  王秋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700-1704, 1709
目的研究早期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为术后12~24 h下床活动,对照组为术后24~48 h下床活动。根据早期活动纳入标准对病人进行评估,按首次下床活动规范流程分别对2组病人指导进行下床活动,同时2组均按照下床活动计划表进行功能锻炼。比较2组术后1~7 d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1~7 d的深吸气量,术后第2、4、7天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第1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7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深吸气量术后第1~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氧分压术后第2、4、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二氧化碳分压术后第4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第2、7天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下床活动时间越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越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1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对比2组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年龄、病程差异、结节数、TSH、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对照组病人TSH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 < 0.01),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 < 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照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甲状腺功能的保护要优于传统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可以替代传统手术治疗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按照指南给予标准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参附注射液。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2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脑钠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死亡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2%)(P < 0.05),且生存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理论制作健康教育清单在宫颈癌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的84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健商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健商指数、一般自我效能、知识缺失率、负性情绪、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各项健商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前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生活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出院前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生活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的评分(P < 0.01)。观察组宫颈癌相关知识、手术准备知识、情绪调节知识、伤口处理知识、术后锻炼知识、术后用药知识、术后并发症知识、预后知识缺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出院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入院时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前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下肢静脉血栓和腹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健商理论的健康教育清单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69例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9例(观察组),开放性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切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明确,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84例(88髋),其中观察组42例(45髋),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对照组42例(43髋),采用自体血回吸收系统,记录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吸收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其中28例病人接受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32例病人接受骨水泥型假体THA术治疗,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HS)及骨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双下肢不等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前,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HHS评分、WOMAC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前、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切实可行,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假体稳定性较高,双下肢等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7-20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置换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 年2 月~2016 年5 月间我院收治的90 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假体,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假体。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术后6 个月的髋关节优良率、异位骨化情况、假体稳定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髋关节优良率分别为71.11%、7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个月异位骨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假体稳定性达100.00%,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44%,高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生物型假体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可取得与骨水泥固定相当的髋关节功能,且假体稳定性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局部灌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病人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局部灌注氨甲环酸溶液,对照组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病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病人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和肢体周径变化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所有病人术后10 d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无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心、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局部灌注能够明显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不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喉罩全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单纯喉罩全麻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复合药物阻滞组(RD组)。R组和RD组病人入室前30min于麻醉监护室中行术侧腰方肌阻滞,R组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RD组注射含1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5%罗哌卡因20mL,3组病人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诱导前、置入喉罩时、切皮时、扩髓腔时、拔除喉罩时病人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所有病人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使用量、帕瑞昔布补救性镇痛情况;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评估病人术后4、8、12、24、36、48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36、48h的运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24、36、48 h髋关节的最大屈曲度及外展活动度。结果T0时,3组病人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4时,3组病人的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R组和RD组的MAP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R组和RD组的HR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各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C组> R组>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各时间点的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C组 < R组 < 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恶心呕吐、补救镇痛发生率:R组、RD组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RD组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中效果理想,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B)对腹部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腹部胃肠肿瘤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开放性手术操作,年龄35~69岁,体质量指数 < 30 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静脉应用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观察组给予羟考酮静脉应用联合TAPB。记录2组病人出手术室时、术后6 h、术后12 h以及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的静息与术后6 h、12 h和24 h的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镇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水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TAPB可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对病人胃肠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价值,同时能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病人的术后康复,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