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人乳腺珠蛋白(hMAM)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 mRNA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情况,阐明其用于诊断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4例乳腺癌患者、21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集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hMAM、MMP-9和C-erbB2 mRAN表达水平,比较hMAM、MMP-9和C-erbB2联合检测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之间hMAM、MMP-9和C-erbB2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MMP-9、C-erbB2 mRNA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 < 0.05;χ2=5.636,P < 0.05),hMAM mRNA阳性表达率在HER-2阳性与阴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4,P < 0.05)。乳腺癌患者hMAM及联合MMP-9和C-erbB2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4%(28/74)、59.46%(44/74)和48.65%(36/74),三者联合阳性表达率为64.86%(48/7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χ2=5.676,P < 0.05;χ2=3.102,P > 0.05;χ2=5.339,P < 0.05;χ2=2.310,P > 0.05)、乳腺纤维腺瘤组(χ2=8.438,P < 0.01;χ2=4.491,P < 0.05;χ2=7.982,P < 0.01;χ2=4.844,P < 0.05)和非乳腺癌组(对照组+乳腺纤维腺瘤组)(χ2=13.093,P < 0.01;χ2=6.471,P < 0.05;χ2=11.837,P < 0.01;χ2=6.103,P < 0.05)。与Ⅰ+Ⅱ期比较,Ⅲ+Ⅳ期乳腺患者hMAM mRNA单独及联合阳性表达率均增加,其中hMAM mRNA单独及联合C-erbB2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7,P < 0.05;χ2=4.912,P < 0.05)。结论:hMAM诊断乳腺癌微转移的阳性率较低,联合MMP-9和C-erbB2 mRNA检测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对于早期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双癌组合并糖尿病(χ2=8.02,P=0.007)、肿瘤家族史(χ2=31.76,P<0.001)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χ2=31.76,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癌组,双癌组Ⅱ型子宫体恶性肿瘤(χ2=5.52,P=0.030)及低分化癌(χ2=8.39,P=0.020)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单癌组。单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双癌组(Log-rank=6.75,P=0.011)。分层分析显示,在双癌组中,首发子宫体癌的双癌患者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首发乳腺癌组(58.33%vs 11.76%,χ2=6.882,P=0.014)。首发子宫体癌与首发乳腺癌的两癌发病间隔时间显著不同,前者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2.23,P=0.028)。两组双原发癌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10)。结论 合并乳腺癌的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乳腺癌后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人乳腺珠蛋白(hMAM)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惑因子(CD147)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阐明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1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乳腺纤维腺瘤组)和16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hMAM和CD147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hMAM和CD147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乳腺癌患者血清中hMAM和CD147的cut-off值,确定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hMAM和CD14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P<0.05)。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hMAM和CD14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P<0.01);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hMAM联合CD147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P<0.01)。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hMAM和CD14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5,P<0.01;χ2=15.556,P<0.01)。不同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D14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7,P<0.05;χ2=6.035,P<0.05;χ2=5.385,P<0.05)。随着TNM分期增加,乳腺癌患者血清中hMAM和CD147阳性表达率均呈递增趋势。hMA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 CI:0.703~0.916;CD147的AUC为0.721,95% CI:0.582~0.861。hMAM的cut-off值为6.51 μg·L-1,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1%和87.5%;CD147的cut-off值为144.92 ng·L-1,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和68.7%;二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880,95% CI:0.798~0.962,诊断乳腺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81.2%。结论:血清中hMAM水平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hMAM与CD147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CD96和CD71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阐明白血病患儿LS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其疗效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1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其LSC表面CD96和CD7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的首次化疗疗效、5年生存率、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发和髓外浸润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8例(47.5%)患儿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45例(56.3%)患儿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2种抗原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7,P=0.268);AML患儿LSC表面CD96和CD7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LL患儿(χ2=22.225,χ2=34.028,均P<0.01)。LSC表面CD96阴性表达患儿首次化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疗效分布均优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LSC表面CD71阴性表达的患儿首次化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疗效分布优于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患儿(χ2=11.323,χ2=16.589,P<0.05;U=2.939,U=2.291,P<0.05)。LSC表面CD96阴性表达患儿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χ2=5.051,P<0.05),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发和髓外浸润发生率明显低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χ2=8.316,χ2=13.288,χ2=5.389,均P<0.05);LSC表面CD71阴性表达患儿化疗后感染发生率和化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的患儿(χ2=6.622,χ2=10.787,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LSC表面的CD96和CD71表达水平与疾病亚型、首次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辅助诊断和评价疗效的标志物;CD9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具有关联性,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Sel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分布情况,阐明其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内蒙古自治区汉族肝癌患者(n=96)和健康对照者(n=135) 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结果经测序验证。分析SelS基因SNP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SelS基因rs34713741位点的3种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C、T的频数分布在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679,χ2=2.331,P>0.05)。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饮酒者CC、CT、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χ2=6.417,P<0.05);携带T等位基因的饮酒个体患肝癌的风险增加,是CC基因型的2.297倍(OR=2.297,95% CI:1.202~4.393)。结论:SelS基因和饮酒交互作用可能与内蒙古汉族人群肝癌的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和胰岛素用量等方面的影响,寻找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使血糖安全、快速和有效达标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应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大剂量向导组和大剂量向导联合监测组,每组20例。传统治疗组患者根据医生的经验及指尖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大剂量向导组患者根据胰岛素泵自带大剂量向导软件及指尖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血糖;大剂量向导联合监测组患者同时联合大剂量向导软件及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整。检测患者指尖血糖水平,采用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评价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记录3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3d内SDBG和LAGE、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结果:大量剂向导组患者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少于传统治疗组(t=2.30,P<0.05),大剂量向导联合监测组患者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大剂量向导组(t=3.50,P<0.05)。治疗第3天,大剂量向导组患者SDBG和LAGE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tSDBG=3.11,tLAGE=2.54,P<0.05),大剂量向导联合监测组患者LAGE明显小于大剂量向导组(tLAGE=2.47,P<0.05)。3组患者总体低血糖事件(χ2=2.192,P=0.532)、显著低血糖事件(χ2=2.765,P=0.322)和夜间低血糖事件(χ2=2.192,P=0.532)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平均胰岛素用量(F=2.102,P=0.131)、达标日非基础胰岛素用量(χ2=2.328,P=0.107)和非基础胰岛素百分比(χ2=2.104,P=0.1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向导软件联合RTCGM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不增加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年龄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登陆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EER)登记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所有SCLC病例(n=17 237)。青年组定义为年龄≤49岁的患者(n=733),中年组定义为50~64岁的患者(n=6 332),老年组定义为年龄≥65岁的患者(n=10 172)。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获取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数据,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CSS缩短(χ2=342.08, P<0.001),其中青年组患者的OS(χ2=203.90, P<0.001)和CSS(χ2=160.50, P<0.001)均提高。中年组风险比(HR)为1.177(95%CI:1.068~1.296, P=0.001),老年组HR为1.643(95%CI:1.495~1.807, P<0.001)。在Ⅰ期(P=0.015)、Ⅲ期(P<0.001)、Ⅳ期(P<0.001)或接受非手术治疗(P<0.001)的患者中,年龄越小,CSS越具优势。 结论 年龄≤49岁的SCLC患者较更年长患者具有生存优势;在Ⅲ期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具有较明确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为CINⅠ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次宫颈活检病理为CINⅠ且采用保守治疗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病变进展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初次确诊CINⅠ病变时患者的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绝经状态、转化区(TZ)类型及阴道镜下图像特征(异型血管、增生、病变面积和病变边界)对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影响。 结果 40例患者病变进展,170例患者病变未进展。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年龄 (χ2=25.94,P<0.01)、TCT情况(χ2=10.97,P<0.01)、是否感染HPV(16/18)(χ2=4.10,P=0.043)、是否伴有增生(χ2=8.18,P=0.004)和绝经状态(χ2=25.56,P<0.01)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45岁(OR=5.95,P=0.005,95%CI:1.70~20.84)、TCT≥ASC-H(OR=3.319,P=0.007,95%CI:1.38~7.97)、出现异型血管(OR=9.91,P<0.01,95%CI:2.95~33.34)、伴有增生(OR=8.51,P<0.01,95%CI:2.60~27.84)是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45岁、TCT≥ASC-H、阴道镜下出现异型血管和病变区伴有增生为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346例CR-BSI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6例CR-BSI患者死亡62例,病死率为17.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838,P=0.006)、糖尿病史(χ2=5.966,P=0.015)、感染后拨管时间(t=5.026,P=0.000)、是否入住ICU(χ2=6.885,P=0.009)、置管部位(χ2=5.468,P=0.019)、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χ2=4.731,P=0.030)、发生CR-BSI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t=3.556,P=0.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χ2=10.209,P=0.00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χ2=22.668,P=0.000)、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χ2=16.758,P=0.0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χ2=7.784,P=0.005)、真菌感染(χ2=6.576,P=0.010)、感染发生前使用抗菌药物(χ2=5.315,P=0.021)、感染发生前联用抗菌药物(χ2=4.260,P=0.039)、感染后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时间(t=2.805,P=0.006)、感染后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t=2.877,P=0.005)、血清白蛋白浓度(t=-2.976,P=0.003)、血糖(t=2.632,P=0.010)等18个因素是CR-BSI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糖(OR=5.047,95%CI=1.805~14.114,P=0.002)、MRSA感染(OR=18.278,95%CI=3.732~89.527,P=0.000)、MDR-PA感染(OR=42.380,95%CI=9.477~189.528,P=0.000)、CRKP感染(OR=72.834,95%CI=16.061~330.286,P=0.000)、发生CR-BSI后APACHEⅡ评分高(OR=6.615,95%CI=2.625~16.667,P=0.000)、感染后至拨管时间(OR=4.071,95%CI=1.743~9.508,P=0.001)与感染后至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5.047,95%CI=1.805~14.114,P=0.001)等6个因素是CR-BS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浓度(OR=0.365,95%CI=0.136~0.978,P=0.045)是CR-BSI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增加CR-BSI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早期拨管、早期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CR-BSI病死率,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O2点阵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与单纯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依患者治疗意愿分为CO2点阵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组(观察组)51例和他克莫司软膏外用组(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皮损每天早晚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患者每天早晚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的同时行CO2点阵激光治疗,每4周1次,治疗12周,2组患者均按病情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共12周),治疗期间每2周随访1次,治疗结束后12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t=13.82,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面颈部皮损治疗有效率高于躯干部(χ2=23.78,P<0.05;χ2=12.79,P<0.05),观察组患者面颈部皮损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75,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局限型白癜风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缪小勇 《四川医学》2014,(4):468-470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三项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定量法检测113例乳腺癌、4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35例健康人的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和CEA的血清浓度、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肿瘤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趋势;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和灵敏度更高。结论CA153、CA125及CEA在乳腺癌早期检出率较低,不宜作为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但其动态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的一种辅助手段,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及癌胚抗原(CEA)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分别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CA153、CA125及CEA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及CEA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及CEA的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阳性率(82.8%)。结论血清CA153、CA125及CEA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血清CA153、CA125及CEA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血清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69例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作实验组,31例乳腺良性疾病血清标本作对照组.每例抽取空腹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TSGF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CA153、CA125及CEA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所有数据用SPSS8.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TSGF、CA153、CEA含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125含量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GF、CA153、CA125及CEA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1.7%、 30.4%、13.0%和15.9%,特异性分别为100%、93.5%、83.8%和100%,准确度分别为46.0%、50.0%、35.0%和42.0%.TSGF、CA153及CEA联合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2.3%,特异性为93.5%,准确度为72%.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血清TSGF、CA153及CEA单项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大意义,联合检测血清TSGF、CA153及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105例,依据B型超声、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疾病组(n=51)、乳腺癌组(n=54)。采集入选者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观察两组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并计算CA153、CA125、CEA、AFP、CA199单项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A125+CEA+AFP+CA199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94.44%)高于各指标单项诊断(75.93%、48.15%、37.04%、44.44%、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A125+CEA+AFP+CA199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升高,且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诊断效能,为乳腺癌诊治提供确切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71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乳腺良性疾病组),健康查体者52例(正常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样本,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ECLIA)检测其血清CA153、CA125、CEA的含量。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含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乳腺癌组中CA153、CA125、CEA的阳性率分别为57.7%、29.6%、23.9%,联检时阳性率为69.0%。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53、CA125、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Ki-67和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评估PGRMC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间乳腺癌组织标本6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来自经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良性肿瘤周围1cm左右的正常组织,病理证实乳腺组织无异常者)。所有组织来源者在术前经空心针活检或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GRMC1、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GRMC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GRMC1表达率:乳腺癌组(68.3%) > 乳腺良性肿瘤组(26.7%) > 正常对照组(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表达率:乳腺癌组(58.3%) > 乳腺良性肿瘤组(43.3%) > 正常对照组(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表达率:乳腺癌组(66.7%) > 乳腺良性肿瘤组(36.7%) > 正常对照组(1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PGRMC1的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OR=3.593,95%CI:1.131~11.418),与PR、Ki-67和Her-2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PGRMC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PGRMC1的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PR、Ki-67和Her-2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综合应用Logistic回归和 ROC工作曲线评价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 antigen,CEA)、血清糖类抗原125(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人附睾蛋白4(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五种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4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CEA、CA125、CA153、PCT、HE4水平,分析比较乳腺癌组与对照组血清CEA、CA125、CA153、PCT、HE4水平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诊断乳腺癌有效指标,并用ROC曲线综合评价各种指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CEA、CA125、CA153、PCT、HE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把CA125、PCT从自变量中筛除(P>0.05),设自变量X1=CEA、X2=CA153、X3=HE4,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17.806+0.715X1+0.157X2+0.078X3;通过ROC曲线分析,HE4、CEA、CA15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775、0.716,在单独检测中HE4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三项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0.906)大于其他三项。 结论 HE4、CEA、CA153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指标,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项指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乳腺良性患者作为本实验的乳腺良性组、接受健康体检的63名健康女性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CA)153、CA125以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CA125、CA153、CEA检测结果。比较单项检测与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乳腺癌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和CEA水平均明显比乳腺良性组、对照组高;乳腺良性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及CEA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与单项肿瘤标志物相比,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69.1%)和准确度(85.7%)最高。结论:血清CA125、CA153及CEA的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升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以及诊断性能,在鉴别诊断乳腺癌及其良性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31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53的含量。结果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53水平及阳性率都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项指标灵敏度及准确度均不高。结论血清中CEA、CA125、CA153单项或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乳腺恶性肿瘤临床意义不大,但可辅助乳腺癌的病情和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53和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正常对照者血清CA153和CEA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乳腺癌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CA153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CEA水平明显升高;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CA153、CEA的水平明显下降。CA153和CEA单独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9.7%、32.8%,特异度为95.0%、98.3%。两者联合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93.3%,两项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相比敏感度明显提高。结论: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复发、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