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罡  张霞  周艳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35-39
目的 分析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oxygen therapy,HFNC)对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组与HFNC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NPPV、HFNC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指标、喂养及治疗情况。结果 ①两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组通气48h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显著高于NPPV组(P<0.05);②两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吸气末跨肺压(dynamic end-inspiratory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L,ei)、呼气末跨肺压(end-expiratory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L,ee)、驱动压(driving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L)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营养供给途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组腹胀发生率、吞咽障碍评分、口腔干燥程度评分显著低于NPPV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NPPV组(P<0.05)。结论 较NPPV,HFNC同样可改善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水平,且HFNC对PaO2、OI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被广泛运用于AECOPD患者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是BiPAP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存在着争议。目的系统评价BiPAP对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Medlin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BiPAP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10-01。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所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提取第一作者、国家、人群特征、年龄、样本量、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方式、试验组干预频率和时长、评价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信息。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哥本哈根临床试验中心开发的TSA v0.9完成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其中4篇为高质量等级文献,6篇为中等质量等级文献。试验组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MD=0.04,95%CI(0.03,0.04),P<0.05〕、PaCO2〔MD=-7.22,95%CI(-8.20,-6.24),P<0.05〕、PaO2〔MD=6.23,95%CI(5.31,7.14),P<0.05〕、干预24 h内和24 h后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RR〔MD=-3.85,95%CI(-4.36,-3.35),P<0.05〕、气管插管率〔RR=0.50,95%CI(0.32,0.78),P<0.05〕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RR=5.95,95%CI(1.79,19.77),P<0.05〕、面部皮肤受损发生率〔RR=8.04,95%CI(1.92,33.76),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BiPAP治疗能明显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PaCO2、PaO2、RR和气管插管率。结论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但BiPAP治疗可能会提高如腹胀、面部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05月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73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NPPV治疗,常压组36例,采用常规压力10~20cmH2O,高压组37例,采用高强度压力(25~30cmH2O),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情况、血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高压组总有效率(91.90%)高于常压组(72.22%)(P<0.05);高压组RR、HR、MAP与常压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PaCO2低于常压组,PaO2、SaO2均高于常压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常规和高强度两种压力N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可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但高强度下NPPV治疗更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NPPV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NPPV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5例,按治疗转归分为NPPV治疗成功组和NPPV治疗失败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生理生化指标、动脉血气、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以及治疗过程中NPPV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2 h后的动脉血气(pH、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失败组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NPPV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功组,而GCS评分明显低于成功组(均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NPPV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通气治疗2 h后,成功组的动脉血pH值明显高于失败组,而PaCO2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败组治疗前和治疗2 h后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低GCS评分、治疗2 h后动脉血气改善不佳和治疗过程中出现NPPV的并发症是AECOPD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AECOPD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应尽早考虑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效果、舒适度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 年8 月-2017 年3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48 例,随机 分成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和HFNC 组,每组24 例。比较2 种通气方式在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RR)、 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舒适度、腹胀发生率、吞咽功能、营养供给途径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 组患者RR、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改善(P <0.05)。HFNC 组患者RR 较NPPV 组降低(P <0.05)。两组患者 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NC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和腹胀引起的不舒适较NPPV 组少(P <0.05)。HFNC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吞咽功能影响较少,洼田饮水实验评定优于NPPV 组(P <0.05)。 两组经口进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NPPV 相比,HFNC 具有良好的舒适度,且 腹胀发生率减少。HFNC 能改善患者呼吸窘迫,且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吞咽功能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兴隆庄煤矿医院呼吸内科48例煤工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普通病房使用NPPV治疗,并对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治疗1~2h、治疗24h及治疗结束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组NPPV治疗1~2h后PaO2、PaCO2、OI明显改善;24h后OI、PaO2、PaCO2、pH明显改善。无效组无明显改善。结论NPPV治疗尘肺并发AECOPD及Ⅱ型呼吸衰竭切实可行,且治疗1~2h、24h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流量氧疗(HFNC)对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28 d病死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2例,NP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为呼吸支持手段,HFNC组则给予HCNC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心率血压、呼吸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PaO2、PaCO2及PaO2/FiO2随时间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FNC组治疗后2 h、4 h及6 h时PaO2及PaO2/FiO2高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RR、Ptp-ei、△Ptp随时间逐渐降低,Ptp-ee随时间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FNC组通气30 min和60 min时Ptp-ee高于NPPV... 更多  相似文献   

8.
李雪翔  程景林  戚金威 《浙江医学》2017,39(14):1192-1194,1213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T、NT-proBNP、Lac水平和APACHEII评分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NT-proBNP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H2O(1cmH2O=0.098 k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H2O,FiO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PaCO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 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娄五斌  张卫星  员丽  张冰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83-1988
目的 比较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HFOV组33例,DuoPAP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创呼吸支持前、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72 h内呼吸暂停发生率、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猪肺磷脂注射液重复使用率、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发病时间、胎龄、产前使用激素情况、猪肺磷脂注射液使用时间、剖宫产率及RD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PaO2、PaCO2及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PaCO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在PaO2及OI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NHFO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Duo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与DuoPAP组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猪肺磷脂注射液重复使用率、肺气漏、BPD、NEC、PVL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DS的初始治疗中,NHFOV与DuoPAP相比可以更好减少CO2潴留和呼吸暂停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NPPV治疗,观察组给予HFN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pH、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NPPV均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式,但前者可更好地调节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因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接受NPPV治疗的37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但未接受NPPV治疗的类似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住院天数及治疗插管率。结果治疗后两者患者动脉血气pH、PaCO2、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NPPV组动脉血气pH、PaCO2、PaO2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0±5)d比(19±4)d,P0.05],气管插管率显著下降(2.7%比16.7%,P0.05)。结论对于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PPV可以改善通气,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3.
仲崇辉  张建  姜有珠 《安徽医学》2015,36(10):1229-1230
目的:探讨以氧合指数(OI)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 ARDS患者在临床出现 OI控制窗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气管内插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 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CO)、OI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 OI控制窗时间分别为(7.8±2.7)d和(7.3±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治疗后 RR、MAP、HR、PaCO及 OI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 RR、MAP、HR、PaCO 2及 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 VAP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 OI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ARDS,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大大降低 VAP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转归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并探讨其与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2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肺损伤,分为无急性肺损伤组120例和急性肺损伤组11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在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计算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NAMPT、SIRT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AMPT、SIRT1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RI、OI、PaCO2、PaO2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AMPT、SIRT1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诊断价值。结果:与无急性肺损伤组比较,急性肺损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PaCO2、RI、血清NAMPT水平显著升高,PaO2、OI、血清SIRT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NAMP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RI、PaCO2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OI、PaO2呈负相关(P<0.05);血清SIRT1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RI、PaCO2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OI、PaO2呈正相关(P<0.05);血清NAMPT、SIRT1、APACHE 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NAMPT、SIRT1、二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CI:0.710~0.831)、0.835(95%CI:0.779~0.890)、0.908(95%CI:0.869~0.947)。结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NAMPT异常高表达、SIRT1异常低表达,二者联合检测可为脓毒症患者临床评估急性肺损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宣肺败毒颗粒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N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败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高于对照组的60.00%(3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7、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在成人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诊断和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7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并发ARDS者纳入ARDS组,100例无ARDS者进展纳入非ARDS组。另根据28 d院内存活情况将ARDS组患者分为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Ⅰ-FABP水平。结果:ARDS组患者尿Ⅰ-FABP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01)。尿Ⅰ-FABP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95%CI:0.697~0.830)。死亡亚组患者尿Ⅰ-FABP水平高于存活亚组(P<0.001)。尿Ⅰ-FABP水平升高与基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及存活者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显著相关(P<0.05)。尿Ⅰ-FABP水平、基线APACHEⅡ和SOFA评分是重症肺炎所致ARDS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9-11
目的 比较新型无创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两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两年间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Ⅰ型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支持参数根据患者进行设定,比较两种呼吸支持方法在开始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对患者心率、血压、脉氧、血气分析、插管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HFNC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脉氧、PaO2等方面的改善优于 NPPV 组(P<0.05),舒适度 BCS评分 HFNC 组(3.8±0.4)明显优于 NPPV 组(2.1±0.8)(P<0.05)。两种通气模式在插管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患者对HFNC的接受程度更高,耐受性更好,在提高氧分压、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在插管率方面,两种通气方式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6例AECOPD合并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低流量吸氧(2L/min),试验组接受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h及24h分别记录心率(HR)、呼吸(RR)、SpO2%及动脉血气指标(pH、PaCO2、PaO2)。结果NPPV通气治疗2h和24h后,试验组pH、SpO2和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HR、RR和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合并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即时效应,可作为其首选的通气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者无创通气(NIV)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AECOPD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HFNC治疗,对照组应用NI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8.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影响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28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PPV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治疗组应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评估达到预设气管插管标准的病例数和相关的指标。结果 NPPV成功率为66.7%(10/1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33.3%比86.4%,P=0.009),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7.7%比27.3%,P=0.300)。NPPV治疗成功组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例数明显少于失败组(2/10比4/5,P=0.01;1/10比3/5,P=0.03)。相关分析显示NPPV治疗失败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相关(r=0.58,P<0.05;r=0.53,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NPPV失败的独立因素(r2=0.33,P=0.024)。与NPPV治疗前相比,成功组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降低[(29±4)次/min比(33±5)次/min,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升高[(191±63)mm Hg比(147±55)mm Hg,P<0.05],心率、APACHEⅡ评分、pH值和PaCO2无显著变化(P>0.05);失败组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增快[(40±3)次/分min比(33±3)次/min,P<0.05],PaO2/FiO2呈下降趋势[(98±16)mm Hg比(123±34)mmHg,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NPPV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有选择的病例中,NPPV治疗ALI/ARDS有效和安全,可以改善ALI/ARDS氧合,降低插管率。此研究结果支持NPPV作为ALI/ARDS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