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影响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28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PPV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治疗组应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评估达到预设气管插管标准的病例数和相关的指标。结果 NPPV成功率为66.7%(10/1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33.3%比86.4%,P=0.009),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7.7%比27.3%,P=0.300)。NPPV治疗成功组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例数明显少于失败组(2/10比4/5,P=0.01;1/10比3/5,P=0.03)。相关分析显示NPPV治疗失败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相关(r=0.58,P<0.05;r=0.53,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NPPV失败的独立因素(r2=0.33,P=0.024)。与NPPV治疗前相比,成功组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降低[(29±4)次/min比(33±5)次/min,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升高[(191±63)mm Hg比(147±55)mm Hg,P<0.05],心率、APACHEⅡ评分、pH值和PaCO2无显著变化(P>0.05);失败组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增快[(40±3)次/分min比(33±3)次/min,P<0.05],PaO2/FiO2呈下降趋势[(98±16)mm Hg比(123±34)mmHg,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NPPV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有选择的病例中,NPPV治疗ALI/ARDS有效和安全,可以改善ALI/ARDS氧合,降低插管率。此研究结果支持NPPV作为ALI/ARDS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胸部CT影像学支持下电子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通过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诊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率达近70%。结果经活检病理学分析作出诊断的纵隔淋巴结为29例,诊断率为69.05%,13例为未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最多有21例,占总数的50%。所有42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而终止手术。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在胸部CT影像学支持下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诊断率高,适合疾病的诊断及肿瘤分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胸部CT影像学支持下电子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通过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诊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率达近70%。结果经活检病理学分析作出诊断的纵隔淋巴结为29例,诊断率为69.05%,13例为未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最多有21例,占总数的50%。所有42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而终止手术。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在胸部CT影像学支持下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诊断率高,适合疾病的诊断及肿瘤分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12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普通病房使用NPPV治疗,并对有效组与无效组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两组在NPPV治疗前、治疗1~2h、24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有效组NPPV治疗1~2h后PaO2、PaCO2明显改善;24h后氧合指数(OI)、HR、RR、SaO2、PaO2、PaCO2、pH明显改善。无效组治疗1~2h后与治疗前相比PaO2、PaCO2无明显改善,治疗24h后各指标也无改善。结论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可在普通病房应用NPPV救治,治疗1~2h、24h后血气分析、HR、RR明显改善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46例。患者均经过胸腔镜检查,观察患者的胸腔镜下表现。结果 46例患者胸腔镜下表现为:胸膜充血及水肿9例,胸膜弥漫性分布粟粒样结节7例,单反或多发结节15例,胸膜肥厚和纤维粘连11例,干酪样坏死4例。结论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镜下表现多样,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8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持续2L/min低流量吸氧、呼吸兴奋剂、止咳祛痰、解痉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充分补液及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组间治疗前后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呼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2010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5例重症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初期不同时点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h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h后PaO2显著优于治疗前,而PaCO2和pH则仍无显著改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在治疗初期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赢得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疗效。方法  1 2例ARD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面罩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 ,又拒绝插管通气者 ,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 (PSV)和呼气末正压 (PEEP) ,PEEP水平为 8~1 2cmH2 O。结果 通气前呼吸频率 (RR)为 (36± 4)次 /min ,PaO2 为 (55± 9)mmHg ;氧合指数 (OI)为 (1 2 7± 4)mmHg ;辅助通气时间为 3~ 8d ,平均 (5 0± 1 2 )d。治愈 8例 (成功组 ) ,死亡 4例 (失败组 )。治疗 4~ 6h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32± 1 2 )次 /min(P <0 0 5) ,PaO2 上升到 (68±8 2 )mmHg(P <0 0 5) ,OI上升到 (1 50± 1 0 )mmHg (P <0 0 5) ,而失败组无显著改变。治疗 3~8d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2 2± 4)次 /min ,PaO2 上升到 (1 1 3± 2 )mmHg(P <0 0 1 ) ,OI上升到(346± 2 2 )mmHg (P <0 0 1 ) ,而失败组继续恶化或死亡。 结论 对拒绝插管的早期ARDS患者 ,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 ,存活率达到 67%。NIPPV是治疗ARDS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4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呼吸科及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VAP的相关因素及主要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总结了机械通气的74例病人,抽出了VAP48例并与非VAP26例作一般性对比,从中总结VAP的发生率及导致VAP的相关性危险因素,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74例机械通气病人中VAP占48例(63%),VAP组病例中42例(87.5%)有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远高于非VAP组12例(46%);病原菌依次为绿脓杆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大肠杆菌(6例);3种革兰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VAP在机械通气中发病率高(63%),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的使用可促进VAP发生。病原学以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常规治疗)和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加用BiPAP呼吸机)。观察治疗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上机后2h PaCO2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4h pH值观察组较对照组呈显着上升趋势(P<0.01)。治疗7d后两组pH、PaO2值、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