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程中的关键病理过程,若未得到抑制或逆转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脂质代谢与其密切相关。肝脏内多种脂质代谢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外基质合成等途径改变代谢微环境,从而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纤维化。本文综述肝脏内脂质代谢变化激活肝星状细胞的途径(脂质代谢、固醇代谢和磷脂代谢)及其与肝纤维化形成的关系,以期从肝脏脂质代谢通路的角度为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泡沫细胞是积聚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主要细胞,参与了脂质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脂质后会向泡沫细胞转化,而激活基础自噬可以介导脂质的逆向转运,减少泡沫细胞形成。本文综述了自噬以及细胞泡沫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它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其共同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的过程中,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包括局部脂肪沉积,出现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都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基质形成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泡沫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质变化情况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方法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LDL制成ox-LDL,动态观察小鼠巨噬细胞内脂质成分和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纯化的LDL纯度可达92.39%。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内红色脂质颗粒增多,电镜显示细胞核周围包含染色质,胞浆稀少含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丰富。随浓度的增加LDL组及OX-LDL组细胞内TC、FC、CE均明显增加。结论 OX-LDL同单核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可使动脉壁局部形成AS病变的特征病理性细胞。OX-LDL较LDL更易使单核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高浓度的OX-LDL可以导致细胞膜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体催化水的氧化作用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THP-1单核细胞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佛波酯(PMA)、人IgG共同培养,并设空白组和对照组.通过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以及油红O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观察分析IgG对THP-1单核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IgG显著促进了PMA激活的THP-1单核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积聚和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 抗体催化水的氧化作用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在中动脉和大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和纤维化.有研究显示,这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炎症细胞聚集、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血管生成、纤维化和钙化[1].其特征是由巨噬细胞衍生而来的泡沫细胞在血管壁蓄积,最终导致斑块形成,并出现管腔狭窄、管壁缺血、缺氧等.该炎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就是核因子-κB(NF-κB),作为促炎症反应基因和直接调节因子,NF-κB在调节炎症反应的过程同时,还在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是一组常见的血管病变,其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过程中,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都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1].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主要产生于细胞代谢过程中,亦可由环境因素作用而产生。由于它的强氧化活性,可使细胞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LPO),其分解产物则能引起细胞成分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1]。近年来,过剩的自由基成为诱发组织器官老化和多种老年疾病的一种重要因素,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细胞损伤和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中…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参与此炎症反应,也参与不稳定性斑块的病理形成过程及随之发生的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脂质的聚集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变过程,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使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而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脂质核心的大小、斑块纤维帽的厚薄及炎症活动性决定斑块的稳定性,已发现多种炎性因子参与此炎症反应。现就炎性因子及炎性细胞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琳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4):21-22
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个以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为基础、以腊质浸润和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内皮细胞可在多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损伤,启动炎症反应,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血管内膜后,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并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的脂质按心。炎症反应又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使得动脉壁变厚,管腔狭窄。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浸润和血管壁炎症在健康的血管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11.
炎症因素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三七皂苷对其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炎症因素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三七皂苷对其影响.方法在传统泡沫细胞形成模型基础上添加炎症刺激因素及三七皂苷,培养后,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取细胞培养液测定TNF-α和IL-1的含量.结果酵母多糖能够明显增加细胞内脂质的沉积,同时伴有细胞产生TNF-α和IL-1的增加,三七皂苷可以明显减少由炎症因素引起的脂质沉积的增加,并同时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炎症因素可以明显促进泡沫细胞的生成,三七皂苷可通过其抗炎活性干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学的变化已基本清楚,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向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脂质是存在动物和植物种子中的有机物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脂质贮存脂肪,大量地存在于脂肪细胞中,主要为中性脂肪,分布于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和胰等脏器周围以及肌间组织等处,主要功能贮存和产生能量;另一种为类脂存在于细胞内是构成细胞的组成部分或以某种特殊结构形式存在。类脂与蛋白质、糖类结合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1脂质的分类脂质包括脂肪和类脂,根据其性质分为中性脂肪、脂肪酸、胆固醇、磷脂及其他类脂。中性脂质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类固醇及糖脂。酸性脂质包括脂肪酸和磷脂等。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三种类型。1.1简单脂质是脂肪酸与醇类所形成的中性酯,包括中性脂肪、油、蜡。1.2复合脂质是脂肪酸的酯水解后的生成物,包括磷脂(脑磷脂、卵磷脂、神经鞘磷脂),糖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脑硫脂)等。1.3衍生脂质具有简单脂质和复合脂质性质的水解产物,属于这类的有脂肪酸和类固醇类等。2脂肪的固定和切片制作2.1固定显示中性脂肪质甲醛是最常用的固定剂,甲醛虽然不能直接固定脂质,但能凝固脂质周围的蛋白质,从而使脂质较好地保存下来。碳酸钙、乙酸钙能使甲醛溶液保持在中性,而钙离子对脂质的保存有利。甲醛-钙(FCa)混合固定剂...  相似文献   

14.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 CAVD)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心脏瓣膜疾病,其特征是主动脉瓣进行性的纤维钙化最后导致瓣膜狭窄和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随着研究的深入,主动脉瓣钙化性疾病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在高龄时发生的单纯的钙沉积被动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免疫及炎症因素的复杂调控过程。主动脉瓣钙化的早期病变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极其相似,是一个涉及内皮损伤、脂质浸润、慢性炎症、基质重构、细胞分化、钙盐沉积及新生血管形成等复杂变化的多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的主动过程。近年的研究也明确了免疫和炎症反应包括氧化脂质、各种细胞因子对主动脉瓣钙化的重要调节作用。免疫和炎症反应通过调节骨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心血管系统中的骨生成进而导致主动脉瓣钙化,其中T细胞在其发病机制和疾病延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主动脉瓣钙化过程中,T细胞受到各种各样的微环境信号调节导致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研究钙化主动脉瓣膜中T细胞的分型及相关作用有助于探索改善主动脉瓣钙化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目前T细胞在主动脉瓣钙化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中,单核细胞摄入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是AS的始动因素,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在此,就这两个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商益玮  何强 《浙江医学》2022,44(14):1560-1564,1569
脂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对脂滴(LDs)降解的调节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明,在营养缺乏或者细胞脂质积聚过多时,脂噬可以被激活,从而降解LDs并为细胞提供能量来源。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脂噬对脂质稳态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脂质的异常累积参与了许多肾脏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就脂噬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包括脂噬维持肾脏生理功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和肾透明细胞癌中脂质累积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脂噬在肾脏生理病理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与脂质累积有关的肾脏疾病的治疗指引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期研究表明,肝癌所处的微环境对其生长和转移等过程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代谢重编程是肝癌细胞在缺糖、缺氧微环境造成的代谢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代谢改变,其中脂质代谢重编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往研究揭示了部分在肝癌细胞中代谢模式发生改变的脂质类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这些脂质代谢重编程过程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然而,目前仍有许多脂质代谢重编程过程没有得到深入解析,对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知之甚少。另外,如何通过靶向脂质代谢重编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目前仍是转化医学研究的一大挑战。本文介绍了肝癌细胞中脂质的来源、脂质代谢重编程的主要功能,以及驱动脂质代谢重编程的因素,有望为未来通过调节或限制肝癌细胞脂质代谢重编程来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8.
脂噬是细胞通过活化自噬相关分子,选择性识别和降解脂滴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形成游离胆固醇、脂肪酸和甘油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降解脂质、防止细胞内脂质过度蓄积,但在不同疾病中脂噬的作用有一定区别。本文就脂噬在多种脂代谢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143对肝癌Hep G2细胞脂质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qRT-PCR方法检测miR-143在临床肝癌和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油红O染色实验检测miR-143对肝癌细胞脂质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43对肝癌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表达的影响。通过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3及其抑制子对报告基因载体FASN-CDS活性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在临床肝癌组织和Hep G2细胞中miR-143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Chang liver肝细胞系(P<0.01)。油红O染色实验结果显示,miR-143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中脂质的形成。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miR-143可以显著下降FAS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Hep G2细胞中miR-143可以显著降低FASN-CDS报告基因的活性(P<0.01);相反,miR-143抑制子可以显著升高FASN-CDS的活性(P<0.01)。在Hep G2细胞中miR-143抑制子可以上调FASN的表达并促进脂质形成。结论 miR-143可以通过抑制FASN的表达阻碍肝癌细胞脂质形成。  相似文献   

20.
脂质过氧化反应与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脂质过氧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氧自由基的存在,自由基活性极大,一般在普通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容易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与其它物质形成新的自由基.人体离不开氧,而氧自由基在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要剖析氧自由基,探讨脂质过氧化过程及对细胞的损伤以及机体内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