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漆洁 《广西医学》2009,31(4):499-501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UPS)患者的诊断价值,了解不同类型阳性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46例,比较其HU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特点,观察血压、心率变化,调查阳性患者反应类型及不同类型阳性反应患者HUT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1)基础倾斜试验(BHUT)阳性6例(13.0%),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阳性21例(45.7%),总阳性率58.7%。(2)27例HUT阳性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14例(51.9%),心脏抑制型3例(11.1%),混合型10例(37.0%)。(3)HUT阳性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阴性者高,常见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和逸搏。结论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保直立倾斜试验患者在受试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方法对56例疑诊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试验前实施有效支持和详细的术前解释,备好急救物品,试验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面色等指标严密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健康指导。结果56例患者中,基础试验阳性7例,占12.5%,倾斜加硝酸甘油试验阳性20例,占35.7%,阳性患者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严密细致的护理配合使患者在试验中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阳性61例,阳性率为68.54%,其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3例(14.6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阳性44例(57.89%),含服硝酸甘油阴性的11例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阳性4例(36.36%)。结论: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靠简便,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血管迷走性晕厥43例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将阳性者确诊为VVS,HUT阴性和未行HUT检查的患者则根据临床特点及排除法诊断为VVS.结果43例患者中,72.1%有反复发作,74.4%有诱因,81.4%有先兆,93.0%有意识丧失,直立倾斜试验阳性35例。分别予以宣教、药物或起搏器治疗,随访8个月~24个月,2例(4.7%)有晕厥复发。结论准确地了解VV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非常重要,合适的治疗措施对预防发作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消心痛直立倾斜试验 (SISD 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 (V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7例晕厥患者 (VS组 )和 40例健康人 (对照组 )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B HUT) ,阴性者再行SISD HUT ,观察倾斜前后血压、心率、十二导联心电图、症状以及服用消心痛以后的变化。结果 B HUT阳性诱发率在VS组为 2 4%、对照组为2 .5 %;VS组和对照组在SISD HUT中的阳性诱发率分别为 5 6 .1%(37/6 6 )和 15 .4%(6 /39) ;B HUT和SISD HUT在VS组中诱发阳性的时间分别是 5~ 2 7min、平均 (19± 13)min和 2~ 8min、平均 (4± 6 )min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消心痛引起低血压的发生率在V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9.1%和 7.7%;SISD HUT诱发VS的敏感性 6 6 .7%,特异性是 85 %。结论 SISD HUT对VS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且方便易行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直立倾斜实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58例患者诱发试验结果为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9例,占15.5%,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占56.9%,总阳性率为71.4%.20例对照组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阳性42例中,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结论①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②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1.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③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春阳  晏勇  蔡敏 《重庆医学》2012,41(27):2799-2800,2803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UT,并对其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42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93.3%,对照组仅1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5.0%。结论 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晕厥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直立倾斜实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阳性23例,占71.88%,基础实验阳性9例,占28.12%,异丙肾上腺素诱发14例,占43.7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4月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45例,在安静环境下空腹进行直立倾斜试验,严密观察其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阳性26例,占57.7%。阳性病例中,女14例,占53.8%,其中混合型16例(61.5%),血管减压型6例(23.0%),心脏抑制型4例(15.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史云桃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075-1076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2月不明原因晕厥患者20例,在安静环境下空腹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定期观察其血压、心律、心率、意识的变化。结果阳性15例,占75.0%,阳性病例中,女11例,占73.3%.其中混合型12例(80.0%),血管减压型2例(13.3%),心脏抑制型1例(6.7%)。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S),观察美托洛尔治疗VS的疗效。方法:22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和14例健康人行基础倾斜试验(BHUT)和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SOHUT),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阳性病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晕厥组BHUT阳性6例(27.3%),ISOHUT阳性9例(40.9%),总阳性率68.2%;对照组ISOHUT阳性1例(7.1%);15例阳性病人治疗2周后重复HUT,12例转阴性(80%)。结论:不明原因晕厥病人大部分为VS,ISOHUT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美托洛尔治疗VS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和5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BHUT和NHUT,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及晕厥发作等状况.结果 晕厥组BHUT阳性率为14.0%,NHUT阳性率为46.0%,总阳性率60.0%;健康组总阳性率4.0%.两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立倾斜试验(HUT)后晕厥组阳性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5.9±8.6)%、(35.7±8.7)%、(37.1±8.1)%,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 VVS可能是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结果,HUT对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直立倾斜实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58例患者诱发试验结果为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9例,占15.5%,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占56.9%,总阳性率为71.4%。20例对照组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阳性42例中,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结论:(1)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2)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1.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3)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培佩  沈国莲  冯亚男 《浙江医学》2014,(22):1885-1886
晕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系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1],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的最常见的病因[2]。直立倾斜试验(HUT)是诊断和评价药物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优劣的标准,分为基础HUT(BHUT)和药物HUT(SNHUT)[3]。现将我科对51例晕厥患儿HUT中的护理介绍如下,旨在为临床加强试验的安全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有晕厥发作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试验前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4h禁食;检查时,先仰卧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而后站立于倾斜板床上,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全程试验;若基础试验阴性则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μg/min,使心率提高10%,再倾斜10min;期间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结果:阳性23例,占40%.阳性病例中,女20例,占87%.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结合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新 《现代医学》2009,37(4):310-312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 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0);硝酸甘油激发的阳性率57.86%(92/159);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8.96%(6/67).结论 基础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直立倾斜实验在儿科晕厥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血管抑制型9例,混合型6例;心脏抑制型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10例,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7例。结论: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科晕厥患儿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的安全性。方法对53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给予护理干预。①健康指导:试验前告知家长和患儿饮食与用药禁忌、试验目的,减轻患儿恐惧紧张情绪;告知患儿在试验中出现出汗、胸闷、过度换气、黑朦、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②试验过程血压、心率、症状、体征同步监测,平卧10 min、倾斜即刻、1min、3 min、5 min做记录,后每5 min记录1次,持续45 min。患儿出现阳性反应则迅速将倾斜床放平终止试验,准备抢救药物和器材以备急救。③试验后给予患儿直立不耐受健康教育卡。结果 53例受检患儿均能较好配合试验,其中21例阳性患儿均安全完成检查,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有效护理干预对保证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安全与诊断准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红梅 《中外医疗》2014,(5):133+135-133,135
目的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6例昏厥患者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D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i,~(SNHUT),在实验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BHUT检查,366例患者中,阳性112例(33.3%),阴性患者中对81例进行SNHUT检查,阳性58例。结论应掌握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适应证.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确保试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直立倾斜试验 (HUT)中心电图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1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进行HUT ,试验的倾斜角度为 70° ,最长时间为 45分钟 ,若无反应 ,再行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 ,整个过程中持续进行心电和血压监测 ,维持静脉通道。结果 :无器质性心脏病组 72例 ,阳性 5 8例 ,ST段改变 2 4例 ,阴性结果 14例 ,ST段改变 4例 ;有器质性心脏病 (已排除与之相关的晕厥 )组 49例 ,阳性结果 33例 ,ST段改变 33例 ,阴性结果 16例 ,ST段改变10例。经统计学处理 ,ST段改变与心脏本身疾病呈正相关系 (P <0 0 5 ) ,与阳性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直立倾斜试验中 ,ST段下斜或水平下移 >0 1mv(或在原下移水平增加 0 1mv)时 ,应注意心脏本身是否存在潜在器质性病变 ,及时做出报告 ,为临床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