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依据胜任力理论,构建区别中医学“卓越医生”和“普通医生”的特征模型。方法:对名老中医开展
行为事件访谈,编制胜任力辞典,进行对照预测试,统计学上采用SPSS和AMOS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采用他评和对照
的方式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出了包括道德力、思维力、沟通力、学习
力和实践力的“5A”胜任力模型。结论:中医胜任力模型可靠,具有本土特色,与临床医学类人才“卓越医生”的特征大
体相符,但特征模型中更强调实践能力和传统文化思维等特点,对中医“卓越医生”培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 高效、完善的慢性病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但目前,慢性病管理模式虽多样化但在我国的应用仍旧不深入。目的 分析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总结现有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瓶颈和关键问题,提出我国慢性病管理模式改良的突破口。方法 以“慢病/慢性病”“慢病管理”“慢病管理模式”“现况”“问题”“效果”“评价”为中文检索词,以“chronic disease”“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current situation”“problem”“effect”“evaluatio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谷歌及百度搜索引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01-01至2019-07-01,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按照文献提及率梳理现有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关键问题。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访谈,根据重要性和严重程度将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序。将按文献提及率进行的排名和专家访谈进行的排名数值相加按照从低到高得出综合排序。结果 阻碍当前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的核心问题前10位分别为双向转诊工作存在障碍、患者积极性不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对医联体的知晓度不够、信息技术水平不够、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缺乏配套政策、医保政策缺乏引导、医联体结构松散、政府监管不到位。结论 现有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关键问题在于:机制性的双向转诊无法实现,患者/家庭方并未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并不到位。高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应通过双向转诊、信息化等机制,充分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实现各方之间互动参与和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3.
背景 为充实全科医师队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作为全科医师过渡期培训形式于2010年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7年开始承担部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目的 从柯氏模型的反应层评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转岗培训效果,旨在全面了解学员的主观感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转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转岗培训的9名医师为调查对象。于2018年6月,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调查问卷链接,学员各自于网上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对转岗培训基地的评价、对自我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对目前转岗培训方式的评价。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份。对理论培训阶段的评价:8/9的学员对学时数设置以及教学水平的评价方面表示“满意”或“很满意”,7/9的学员对课程内容设置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对临床培训基地的评价:超过一半的学员对培训时长(7/9)和培训内容(8/9)“满意”或“很满意”,对师资水平均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在全科医学理论方面:9名学员均表示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医患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8/9的学员在全科适宜技术方面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在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中,8/9的学员表示门诊应诊能力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在全科实践能力的评价中,所有学员表示自己在全科常见病诊治以及全科医疗教学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所有学员参加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教学活动,并认为这些教学活动提升了其综合能力〔如门诊应诊能力(9/9)、自学能力(9/9)、门诊带教能力(8/9)等〕。对于总体培训效果,5/9的学员表示“满意”,4/9的学员表示“很满意”。对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亟需改进方面”,7/9的学员认为应该合理提高培训人员工资待遇,5/9的学员提出培训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同时希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在工学矛盾方面,5/9的学员表示在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有学员表示愿意在培训结束后注册为全科医生,其中8/9的学员愿意以后继续参加加强全科医生能力的培训。结论 学员对培训总体评价较好,也从培训中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需求不一、培训计划欠灵活、存在工学矛盾、组织管理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紧张型头痛患者导水管平面脑脊液流动特点。方法:紧张型头痛患者17例,正常对照者26例,
在导水管平面应用相位对比法脑脊液磁共振流动分析序列进行扫描,扫描数据应用脑脊液流动分析软件进行定性观
察和定量测量。结果:头痛组与对照组导水管平面脑脊液均呈与心脏博动相关的双向节律性流动。对照组脑脊液流
动曲线平滑“U”型25例、波浪型1例;头痛组脑脊液流动曲线平滑“U”型11例,波浪型6例 (P<0.05)。对照组与头
痛组导水管平面头侧方向脑脊液流量分别为(0.235±0.157),(0.133±0.106) mL/s (P<0.05),流速分别为(6.023±2.654),
(3.479±2.364) cm/s (P<0.05);足侧方向脑脊液流量分别为(-0.358±0.201),(-0.190±0.141) mL/s (P<0.05),流速分别为
(-8.263±3.020),(-4.788±2.862) cm/s (P<0.05)。结论:头痛组导水管平面脑脊液流动曲线、头侧及足侧方向脑脊液平
均流量、流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相位对比法磁共振成像显示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脑脊液流动异常。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动态TOPSIS法在医疗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质量具有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特点, 而很多有关的评价往往停留在被评价对象的“以往”或“现在”的状况上, 均采用静态评价的方法。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 根据既考虑“过去情况”、“现在状况”, 也关注“将来发展趋势”的思想, 提出一种基于指标值与指标增量的动态TOPSIS 法。该法既关注同一指标在不同评价对象间的差异( 纵向差异), 也关注其在不同时点间的差异( 横向差异);不但能给出最终的动态评价结果, 而且能给出各时间截面的评价结果。通过将其应用于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评价, 验证了该法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地利用图谱的先验信息和待分割图像的灰度与结构信息,得到光滑、准确的分割结果的脑部图像分割方
法。方法利用配准的局部相似性测度、标号图像的距离场、待分割图像的自相似性计算多权重概率图谱,然后对多权重概率图
谱进行阈值处理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通过配准的相似性测度加权,保证概率图谱计算的准确性;利用标号图像的距离场加
权,引入图谱标号图像提供的位置先验信息;经过待分割图像的自相似性加权,引入了待分割图像提供的灰度与结构信息。结
果对大量脑部MR图像中的海马进行分割实验,并与国际上主流的分割算法进行了比较,对左海马的分割精度提高到87%,对
右海马的分割精度提高到87.5%。结论基于多权重概率图谱的脑部图像分割能有效的提高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Varian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模型,用于模拟任意形状的射束分布。方法根据厂家技术文
档中多叶准直器的机械参数,使用BEAMnrc的组件DYNVMLC模拟多叶准直器的几何结构,通过对比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和测
量结果来验证该模型。结果蒙特卡罗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偏差在3%以内。结论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精确建立了
Varian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多叶准直器几何属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三位一体”招生模式的实施是对现行高考选拔制度的一项重要探索与改革。本文结合温州医科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实践,探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实施效果,为深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与裸磁珠富集技术联用,建立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产毒
性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核糖体RNA(rDNA)基因序列选择真菌广谱引物及属特异性探针,联用裸磁珠富
集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评价所建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
量PCR方法灵敏度高,与本研究优化后的普通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提高了10倍,是原报道的100倍,直接检测辣椒样品中3
类产毒性真菌的检出限均可达103 CFU/ml,即104 CFU/g,且特异性良好(与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CV<1.5%),该
方法模拟检测辣椒样品中3 类产毒性真菌的计数结果与标准培养法的计数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过程仅
需7 h(标准培养鉴定法耗时7~14 d)。结论构建的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大大缩短产毒性真菌的检测时间,并
成功应用于模拟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产毒性真菌的定量检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倾向评分配比法在SPSS软件上的实现,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方法通过安装与SPSS对应版本能够连接的
R软件和插件,以及实现倾向评分配比需要的程序包,在SPSS界面添加PS Matching模块,然后结合实例演示如何使用模块。
结果成功实现了评分配比,并对匹配效果给出直观和定量的统计描述与评价。结论在SPSS软件中,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倾
向评分配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方法我们先前已构建了N端缺失的
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MBL△N融合蛋白。本实验利用胶
原蛋白的3条肽链依其自身性质而相互缠绕成三股螺旋、装配成三级结构的原理,首先以凝血酶酶切rhMBL融合蛋白,将获得
的单链rhMBL蛋白在50mmol/L PBS(pH7.2)和ddH2O中交替反复透析使之自动装配成trhMBL,最后以配体结合试验和C4d
沉淀试验对终产物trhMBL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rhMBL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20000的
rhMBL单链蛋白;将其反复透析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50000的rhMBL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活性分析表明,该MBL亚单位
的配体结合活性比rhMBL△N肽链高,并获得了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活性,但这些活性比天然MBL低。结论成功获得了具
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MBL三肽链亚单位;这种三肽链组织形式不仅是MBL的结构亚单位,而且是其功能亚单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产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在浏阳市37个乡镇中整群随机抽取14个乡镇,以所抽乡镇妇幼保健部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登记建册的所有符
合要求的孕产妇为目标人群,通过病历资料和孕产妇保健手册资料追溯队列人群从产前到产后42 d的血压情况及相关
变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高血压类型的产前血压组其产后血压恢复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恢复的因素。结果:共460例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产后42 d血压恢复率
达88.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0.43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OR=0.436)、收缩压(SBP)和舒张压
(DBP)均高的高血压类型(OR=0.192)是产后高血压持续的危险因素。结论:大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产后42 d内可
恢复正常血压,对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严重及SBP和DBP均高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上抬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生1型心
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Type 1,CRS1)的危险因素。方法:STEMI患者378例分为CRS1组(n=98)和非CRS1
组(n=2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TEMI患者发生CRS1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STEMI患者发生CRS1的影响。结果:378例STEMI患者中发生CRS1共98例
(25.9%),两组间年龄、糖尿病史、入院平均动脉压、入院收缩压、入院心率、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血清肌酐
基值、基础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急诊PCI、β-受体阻滞剂 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ACEI/ARB)应
用在内的十二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入院收缩压降低、心
功能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基础eGFR降低、未急诊PCI、未使用ACEI/ARB药物是STEMI患者发生CRS1的独
立危险因素。256例患者接受急诊PCI,50例(19.5%)出现CRS1。CRS1组门-球时间及对比剂用量明显高于无CRS1患者
(均P<0.05),但术后“罪犯血管”血流恢复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1是STEMI常见的
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的血运重建能降低STEMI患者的CRS1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全血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的影响因素,制定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PP)的参考值范围,改良COP的预测公式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405例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气分
析参数,按COP将患者分为A组(COP≤18mmHg)和B组(COP>18mmHg),并监测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
(Albumin,Alb)、球蛋白(Globumin,Glb)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B组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A
组(P<0.05);B组TP,Alb,Glb和FIB水平以及存活率均高于A组(P<0.05);Alb,Glb和FIB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依次为
0.518,0.283和0.113(P<0.05);B组各类蛋白的95%参考值范围:Alb>23.3 g/L,Glb 12.6~37.6 g/L和FIB 1.3~8.7 g/L,改良
得到预测COP的5个公式。结论:重症患者COP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Alb,Glb和FIB。各类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可指导
蛋白制剂的临床使用,改良公式可以初步预测重症患者的CO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强酸消解-离心富集-光镜检验法(方法A)、微波消解-滤膜富集-扫描电镜联用法(方法B)和微波消解-滤膜富集-
光镜检验法(方法C)在硅藻检验中的效果,为法医学实验室选择硅藻检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60份样本,随机分为3组,分别
采用A、B、C三种方法处理,比较3种方法处理样本所需时间、消化程度和硅藻回收率。结果样本处理时间C法最短,其次是B
法,A法耗时最长(P<0.05)。B法和C法对组织的消化程度比A法更彻底。硅藻总回收率B法最高,C法其次,A法最低(P<
0.05)。硅藻种类回收率B法最高,C法其次,A法最低(P<0.05)。结论强酸消解-离心富集-光镜检验法的硅藻回收率低,易漏
检长度小于40 μm、含量低于1/5的硅藻;微波消解-滤膜富集-扫描电镜联用法硅藻回收率高、定性定量准确,适用于疑难案例的
硅藻检验;微波消解-滤膜富集-光镜检验法处理样本时间短、硅藻回收率高、种类检出全,设备经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β1-42海马直接注射对大鼠海马细胞的影响及黄精多糖干预的作用。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
分为3组:假手术组、Aβ模型组(Aβ组)和黄精多糖干预组(PP组)。Aβ组直接注射Aβ1-42于大鼠海马组织;PP组用16%
黄精多糖溶液给予大鼠连续灌胃45 d。采用HE和甲醇刚果红染色观察Aβ及黄精多糖干预对海马组织细胞的影响。结
果:海马的形态学在大鼠的假手术组没有显著变化,在PP组大鼠基本正常,Aβ组的锥体细胞层明显减少,细胞排列
稀疏、不规则地变小,可见核固缩、空泡变性细胞。Aβ组相比于PP组,海马组织细胞出现明显Aβ沉积;Aβ组大鼠的
阳性斑块数量高于PP组大鼠。结论:Aβ海马注射可以模拟大鼠海马组织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黄精多糖可显著改
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CAD)是国人缺血性卒中主要原因,防治难点在于卒中高危
人群筛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3.0 T HR MRI具有在体、无创、无电离辐射等优势,能够从管壁结构及斑
块特性的视角筛选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粥样硬化狭窄的卒中高危因素,观察疾病进程和临床疗效,具有潜在
的预判介入手术获益人群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目前HR MRI在MCA狭窄患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学可行
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学等3方面,缺乏临床疗效评估及预后因素分析(尤其是术后再狭窄)相关实践,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
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u(20,40,60,80,100,160 μmol/L)
单独及联合BCG(100,200 mg/L)处理BIU-87细胞,作用6,12,24,48 h。采用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
态学变化,MTT法检测Lu和BCG对BI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半数抑制率IC50,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的凋
亡及细胞周期,比色法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s,P-JNK)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提示Lu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增强BCG诱导的细
胞凋亡。MTT法检测显示Lu及BCG对BIU-87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Lu与BCG联合
作用对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P<0.05)。流式细胞术提示Lu及BCG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
胞凋亡,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敏效应(P<0.05)。Lu及BCG均可上调caspase-3活性及P-JNK表达水平,二者联合作用
明显增强(P<0.05)。结论:Lu与BCG均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二者具有明显
的协同增敏作用;Caspase-3蛋白活化及JNK的激活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Lu可作为BCG免疫治疗的有效增敏剂用
于对膀胱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