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75岁,退休工人。因反复胸闷发作10年、加重20d于2002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每次持续3~5min,口服麝香保心丸后可缓解。2002年12月4日晚突发胸闷、心悸,伴头昏、冷汗,持续2h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演变可能,外院予丹参静脉滴注10d,仍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患者45岁  相似文献   

2.
—股信息 患者,女性,80岁 现病史 主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2d"入院.2年前于静息时出现胸闷,外院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示三支血管病变,对右冠状动脉(RCA)及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行介入治疗.2个月前再次发作心前区闷痛,向左上臂放射,持续半小时缓解,查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0.61 μg/L,复查CAG示左主干并左前降支(LAD)及RCA双支病变,原支架无再狭窄.于RCA植入支架一枚,建议择期行左冠状动脉主干(LM)介入治疗2 d来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最长可持续1h,遂经急诊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黄玉生 《四川医学》2002,23(3):F003-F003
患者 ,男 ,37岁。反复心悸 8年 ,再次发作 3天 ,夜间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于 2 0 0 0年 8月 13日急诊入院。 8年前患者常在感冒后出现心悸、轻微胸闷 ,持续 1~ 2小时 ,不伴胸痛。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多于感冒后就诊 ,HR12 0~ 130次 /分 ,能胜任体力活。入院前 1年体检发现血压升高 ,最高 14 0 / 110 mm Hg(1mm Hg=0 .133k Pa) ,多数 130 / 10 0 mm Hg,未降压治疗。入院前 3天 ,心悸再发 ,每次持续 2~ 3小时 ,共发作 7次 ,伴胸闷 ,气促 ,夜间不能平卧 ,未咳粉红色泡沫痰 ,以急性左心衰收住院。既往无特殊。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入…  相似文献   

4.
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完全阻塞常引起致死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慢性心绞痛时,LMCA完全阻塞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LMCA完全阻塞但无心肌梗塞患者。患者男性,54岁,住院号342279。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伴心悸6月,且对硝酸甘油治疗反应不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0岁。以“胸闷、心悸伴头晕13年,四肢无力1h”为主诉就诊。13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出汗,就诊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治疗两周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服药,劳累后偶尔出现胸闷,休息后可缓解;1 h前无诱因出现乏力伴胸闷、气急、出汗、头晕,到我院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患者阎 ,女 ,70岁 ,病案号 :1 0 0 9733。因反复胸闷气促 2 0年 ,加剧 5年 ,再发 2 0天伴紫绀、浮肿 ,于 2 0 0 1年 5月 31日入院。患者 2 0年前始反复发作胸闷心悸 ,气促 ,浮肿。心电图诊断 :快速型房颤。拟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房颤 ,心功能不全。 5年来症状加剧 ,曾反复多次住院治疗 ,每经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处理症状好转而出院。平素间断性口服地高辛片 0 .1 2 5~ 0 .2 5 mg,1日 1次 ,双氢克尿噻片 2 5 mg,1日 1次 ,安体舒通片 2 0 mg,1日 1次维持治疗。 2 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再发心悸胸闷 ,活动后加剧 ,不…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ID号209599。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闷痛伴心悸、气短4年,加重2 d,于2012年9月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胸闷痛症状,多以情绪激动或劳累为诱因,因发作次数较少、疼痛程度不重未住院治疗,自服复方丹参滴丸。2d前开始胸闷痛发作频繁,并伴气短、胸骨后堵塞感,每次发作持续4~5 min,以活动后明显,含服速效救心丸可以缓解。  相似文献   

8.
男患 ,6 9岁 ,于 1983年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当时曾发生心源性休克 ,经抢救好转 ,以后偶发心前区疼痛 ,含服硝酸甘油有效 ,但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 ,于 2 0 0 0年 6月发作剧烈心前区疼痛 ,静滴硝酸甘油不缓解 ,住院行冠脉造影显示三支血管(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均有堵塞 ,遂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术后心前区疼痛消失 ,但气短无改善 ,术后 2个月气短加重 ,伴咳嗽、咳痰 ,于2 0 0 2年 4月病情明显加重 ,咳嗽、心悸、胸闷、气短 ,反复发作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伴腹胀、尿少、下肢水肿 ,经常规强心、利尿…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 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最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PTCA,4例溶栓再通,23例全部存活.共完成CABG 43例:AMI组10例,心绞痛组32例,心衰1例,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5%狭窄择期PTCA,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并三支病变者手术前猝死,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随访8个月~4年,手术者无1例死亡及梗死,2.8年后再发心绞痛4.2%;冠状动脉左主干PTCA者情况良好;药物治疗的20例中,长期随访11例,1例再梗死死亡,2例严重心绞痛发作,另7例不同程度心绞痛存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1例随访3年仍无症状出现.结论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血管闭塞宜急诊直接PTCA,除了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外,择期PTCA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无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一例毛建华(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心内科243000)患者男性,57岁。高血压病史12年,活动后胸骨后疼痛半年。12年前血压高达25.3/16.0kPa,一直服用心痛定,复降片等药。半年前因登高引起心前区绞痛...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十分常见,临床上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的症状,以多尿为突出表现者罕见,作者近期发现2例,报告如下。 例1 谭某某,女性,65岁,居民,因阵发性多尿,胸闷8年,复发2小时于95年3月6日就诊。8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多尿、胸闷,心悸症状,呈发作性。每次发作后均频频排尿,约10~20分钟一次,每次约500ml左右。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8年前开始发病时约3~6月发作一次,以后逐渐次数增多,近1~2年来基本上每月发作1次,发作前多有劳累、精神紧张或受凉。曾多次于发作时作心电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80岁,反复发作心悸、胸闷3年,再发1月。3年前患者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T波改变,有时示房早、室早,予口服氨酰心安25mg,每日3次,症状改善,维持治疗。每月复查心电图均示部分T波改变,心率维持在70~80/min。1年8个月后出现间歇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未介意。1月前再发胸闷、心悸,夜间明显,心率75~94/min,  相似文献   

13.
张饶祝  刘舜钦 《四川医学》1993,14(10):632-632
一、一般资料 185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均用左、右前斜位加足、头或头、足向多轴位多角度投照,用35mm电影片,50帧/秒,5例作左心室造影。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50~73岁,平均59.8岁,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心前区疼痛史3天至15年。心电图:急性或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及下壁心肌缺血3例。二、X线表现右冠状动脉瘤4例,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近、远段各2例。其中1例并发于造影术中,首次注药见右冠状动脉主干远段95%狭窄,再次注药于狭窄处呈完全阻塞,阻塞远侧有约0.4cm×0.8cm梭囊状造影剂潴留,排出缓慢。右冠状动脉瘤2例:左回旋支、对角支  相似文献   

14.
<正> 患女,48岁,因17h 内反复发作昏厥、抽搐4次,于1990年2月13日急症入院。入院前1d 因家庭矛盾而生气,17h 前突然自觉胸闷、心悸、头晕,随即意识丧失,颜面青紫,眼球上翻,反复抽搐,约2min 后清醒。于入院5h前又有两次类似发作,每次持续2~3min,  相似文献   

15.
王某,女性,59岁。反复胸闷不舒,时有气急,但能平卧。近2天胸闷气急加剧伴间歇性胸骨处疼痛,呈“压榨样”向左肩部放射约2分钟,并有轻微出汗,自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但仍有心悸。于1979年5月18日因症状明显而来急诊。当时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前壁中隔”和“高侧壁”心肌梗塞?(图1)而收院治疗。患者在1年前开始胸闷不舒,头晕、气短,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因此常服硝酸甘油及丹参片等。体检:神志清,发育营养中等,痛苦面容。血压150/94毫米汞柱,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向左下  相似文献   

16.
对 5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5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反复发作 ,并伴严重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5 0 % )。 2例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室颤 ,3例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绞痛消失 ,1例行PTCA术后心绞痛减轻 ,1例待外科搭桥手术。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可靠方法 ,但造影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本病内科治疗效果差 ,冠状动脉搭桥术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68岁,因劳累后发作胸闷、胸痛20年,气短、下肢浮肿1年,胸痛发作伴晕厥后30min于1992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无Q法心肌梗塞,阵发性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住院期间反复发作房颤、房扑、窦性静止、持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 ,70岁 ,反复劳力性心前区闷痛 2年。 2年前出现劳力性心前区闷痛 ,休息后缓解。近日上症加重药物治疗无效。有高血压史 ,无糖尿病史。查体 :血压 2 0 / 10 .7k Pa;心电图示窦律 ,明显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运动明显减弱 ;血总胆固醇 6 .1mm ol/ L。临床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脉主干 85 %狭窄 (在左主干开口处至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叉前 ) ,无侧支循环。患者因高龄拒绝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于 2 0 0 0年 8月 18日行左主干 PTCA +冠脉内支架 (Stent)置入术。按常规…  相似文献   

19.
副主任医师 请住院医师报告病历.住院医师 患者男,61岁,干部.因发作性头晕、心悸、胸闷、四肢麻木1年,病情加重伴昏厥1天急诊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1周后做心电图(ECG)检查,发现心房纤维颤动.因为症状轻,休息后能缓解,未予注意.此后.病情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反复出现,间歇时间不定,多在白天过劳后的晚上发作、症状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气短、胸闷5年,情绪低落、烦躁1个月于2002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开始常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胸前区压迫感,伴大汗濒死感,每次发作历时1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发作间隙期患者能正常工作、生活。病初每月发作1-3次,以后发作次数增多,每月多至10次,每次发病后患者担心下一次再发作,整天焦虑不安,曾多次到重庆多家医院就诊,反复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