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禇世红  高菊香  张艳 《中外医疗》2011,30(36):168-168
目的 为了提高跟腱断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康复的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5年至2009年19例跟腱断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矫形鞋的效果观察.结果 患者早日恢复患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正确的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术后跟腱再断裂、感染、跟腱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中跟腱损伤较为多见,一般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两种。跟腱断裂行手术吻合术目前已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肯定,但术后跟腱容易发生再断裂、肌腱粘连,成为影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原因。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对30例跟腱断裂病例进行分组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对创伤进行冲洗,治疗组选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冲洗,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时间、跟腱粘连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以来,作者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采用小腿下段带蒂的筋膜脂肪复合瓣衬垫包绕于阵旧性跟腿断裂手术修补后的跟腱,以防术后再粘连,共12例,效果良好,认为此术式手术方便,损伤术,既克服了无血供组织的缺点,减少感染和再粘连的机会,又改善术后跟腱的滑动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的疼痛,有利于最大限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跟腱断裂的新的手术方式,对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6例跟腱断裂患者行Kessler法恢复肌腱的完整性,无张力缝合腱周组织,术后踝关节跖屈30°、膝关节屈曲30°位石膏外固定.结果 26例患者均未发生再次跟腱断裂及跟腱粘连,其中1例出现局部表皮坏死和感染.结论 对于跟腱断裂患者,易早期手术修复,术后进行石膏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患肢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5.
跟腱断裂术后护理与矫形鞋辅助下的康复训练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腱断裂是骨外科常见的肌肉-肌腱外伤之一,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及矫形鞋辅助下严格的康复训练,对降低术后跟腱再断裂、感染、跟腱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跟腱断裂28例,术后实施了严格的护理及科学的康复训练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跟腱伴皮肤或连同跟骨一并缺损,每为足跟部开放性损伤所致,闭合性跟腱修复术后感染也是造成跟腱皮肤缺损的常见原因.该复合组织缺损的治疗是骨科一大难题.传统疗法费时长,需多期手术始能完成修复,而且疗效差,因不带血供的修复材料易使重建后的跟腱发生粘连或再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复杂跟腱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5月~2009年7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治疗跟腱损伤18例,对随访预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8例患者随访0.5~1年,15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病理性跟腱再断裂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及2例跟腱术后再断裂并皮肤坏死,均经过转移皮瓣手术后愈合.按照Thermanns疗效评定,优15例,良2例,可1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跟腱术后感染及部分陈旧性跟腱断裂有良好疗效,改善了跟腱局部的血供,有利于跟腱愈合,减少跟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机率,增强了局部抵抗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季伟  李海峰  阮狄克 《北京医学》2012,34(5):361-362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7年65例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5例,发生并发症者12例,急性跟腱断裂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2例。其中跟腱再断裂3例,均给予再次手术治疗,术式为端端吻合+跖肌腱加强,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感染不愈合3例,给予再次彻底清创及换药处理或皮瓣转移后伤口愈合;皮肤坏死2例,行换药处理或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后治愈;术后跟腱粘连及踝关节僵硬4例,通过加强功能锻炼,术后6~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伤后治疗的延误、术中操作不当及跟腱本身因素等是导致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跟腱伤后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微创操作及术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超声在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方法 对83例跟腱断裂术后中发生并发症的7例患者进行超声扫查,观察跟腱的的连续性、腱体的形态、内部回声及腱周软组织的回声,跟腱及腱周软组织的彩色血流、跟腱动态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7例发生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8.4%,其中术后感染2例,跟腱再断裂2例,腓肠神经损伤2例,发生率分别均为2.4%,跟腱粘连1例,发生率为1.2%.各种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 超声可以应用于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在跟腱断裂手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30例30根跟腱完全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选用需要量的生理盐水对创伤进行冲洗,实验组选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冲洗。术后常规石膏固定、循序功能锻炼。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踝关节跖屈角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跖屈角度缓解程度。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踝关节跖屈角度,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术后踝关节跖屈角度,存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前-术后角度改善(39.93 3.03);对照组:术前-术后角度改善(36.00 3.30);两组间踝关节跖屈改善角度,存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可以有效预防、减轻跟腱术后粘连的发生,同时未增加跟腱修复术后断裂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用Achillon吻合器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我院运用Achillon吻合器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12例.结果 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10例(83.3%),良2例(16.7%);所有病例无伤口感染,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结论 运用Achillon吻合器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血运影响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岳莉  苏畅  吴迪 《中国民康医学》2013,(2):11+85-11,8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高频超声诊断的跟腱断裂并结合临床及手术对比分析,总结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声像图特征,明确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25例患者中,完全性跟腱断裂13例,不完全性跟腱断裂11例,跟腱挫裂伤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96%。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跟腱断裂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跟腱断裂伤术后的声像图特征,重点观察跟腱包膜、连续性、内部回声及周边软组织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连续性完整119例,部分再断裂17例,完全再断裂11例;合并感染4例;合并粘连10例;异物残留4例。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价跟腱断裂伤术后愈合情况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超声对27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患侧及健侧跟腱进行纵向、横向扫查和动态探测,分析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7例患者中,24例患者超声诊断为跟腱完全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回声连续性中断,断端间可见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3例患者超声诊断跟腱部分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部分纤维中断.术中所见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跟腱的结构变化,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跟腱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有踝关节外伤病史、经临床及手术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跟腱完全撕裂或部分撕裂病例,总结其特征性的MRI表现。结果:MRI诊断跟随完全撕裂14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杆”状改变,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撕裂18例。MRI表现为肌腰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手术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完全撕裂12例,部分撕裂20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可以准确诊断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及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春吉 《中原医刊》2009,(23):32-34
目的分析腓骨长肌腱用于修复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将腓骨长肌腱在远端处切断,经皮下隧道移位修复跟腱断裂24例。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24例中优14例,良10例。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皮肤与跟腱粘连。结论对疑有跟腱断裂的患者未进行认真的体检是导致跟腱断裂误诊的重要原因。避免误诊、尽早手术及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用腓骨长肌腱重建陈旧性和某些急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跟腱外伤病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人体跟腱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分析14例有跟腱病变病例,归纳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兽根据MRI图像诊断跟腱完全撕裂6例,磁共振特征性表现为跟腱肌腱不规则增粗,跟腱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跟腱肌腱断端交错改变,在T2WI、T2wI上其内呈混杂信号;部分撕裂8例,MRI表现为跟腱肌腰增粗、宽径/前后径比值变小,在T2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跟腱外伤所致炎性感染2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边缘毛糙、模糊不清,周围软组织肿胀。手术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完全撕裂8例,部分撕裂6例,外伤所致爽性感染1例。结论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跟腱病变,完全可以准确评估损伤撕裂的位置及程度,可以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在跟腱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方法分析25例有急性外伤病史的踝关节,经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撕裂的14例,将其手术结果与MRI表现对照,手术结果与MRI表现一致。结果 25例患者MRI均有异常表现,18例诊断跟腱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表现为跟腱内信号增高、增粗、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闭合性跟腱断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983~ 1998年收治的 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未进行仔细的专科体检 ,是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法较多 ,其中采取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治疗的 15例 ,较屈膝跖屈石膏固定、直接缝合术、自体筋膜条修补术和肌膜瓣翻转修补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Thompson试验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诊断意义 ,Bunnell氏抽出钢丝逢合术是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总结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各种修复技术各有优点和局限性,依据缺损大小和个体情况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陈旧性跟腱断裂会导致严重的功能损害,应依靠手术来恢复跟腱的连续性和长度-张力关系。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如何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提供选择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