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腰臀比(WHR)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量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87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192例)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比较各组间2个指标的差异。结果:IGT组BMI、WHR明显高于NGT组(P均〈0.001)。结论: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其体脂有重新分布,向腹型肥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电针治疗腹型肥胖患者腰围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腹型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电针组予电针治疗,2组均干预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腰围和WHR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电针组体质量、BMI、腰围、WHR与治疗前的差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降低腹型肥胖患者腰围,为腹型肥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76.7%,且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MI、腰围、臀围、WHR、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在家中即容易获得的一些数据,对糖尿病一级亲属进行简单可行的糖尿病风险预测,从而督促高危人群尽早就医,以尽可能早而多的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共109名,统计其年龄,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PBG)、腰围(WC)、臀围(HR)、颈围(NC)、身高、体重并计算腰臀比(WHR)及体重指数(BMI)。统计方法使用相关系数计算、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结果:年龄≥55岁者糖尿病患病率33.3%,年龄﹤55岁者糖尿病患病率12.5%;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27.9%,非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3.6%;空腹血糖正常而OGTT2小时血糖异常者共26人,占所有受试者的23.9%;NC与BMI及WC的相关系数r均>0.7。结论:年龄大于55岁后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单纯测量空腹血糖会漏诊较多IGT人群及糖尿病患者;颈围与BMI及WHR均具有较好相关性,是容易测量且能较好反映肥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腰围及体质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飞  王凤琴 《中国针灸》2006,26(8):551-55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疗1月。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腹型肥胖组治疗前后WC、WHR的变化与BMI的变化呈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比较|rWC/BMI|〉|rWHR/BMI|;肥胖组WC变化与BMI变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WHR变化与BMI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对女性体重超重或者正常但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和体重超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具有很好的减重、减腰围作用,适合于各型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糖化白蛋白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BMI<24 kg/m2为非肥胖组,2428 kg/m2者为超重组,BMI>28 kg/m2者为肥胖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入院后第2天测定空腹血糖、餐后30 min血糖、餐后120 min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CRP等。对GA与BMI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他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体重指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体重指数与GA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GA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59,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334,P<0.05),且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腰围、臀围及体重为影响GA的因素。不同BMIDE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所占比例不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湿浊内蕴及气滞血瘀两种证型多见。结论:临床应用GA评价患者血糖水平时应考虑BMI的影响,痰与瘀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应重视痰与瘀在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继秀  任寿安 《中医药研究》2011,(10):1189-1190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空腹血清血糖、胰岛素水平,探讨OSAH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OSAHS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30名,OSAHS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OSAHS肥胖组(BMI≥28 kg/m2)25例,OSAHS非肥胖组(BMI〈28 kg/m2)2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7 h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颈围、腹围、腰围、臀围,计算BMI、腰臀比(WHR)。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生化仪监测血糖。结果 OSAHS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肥胖组较对照组差异更明显。OSAHS组颈围、腹围、腰围、BMI、W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与AHI、最低SaO2、SaO2〈90%时间、颈围、腹围、腰围、BMI、WHR呈正相关,与平均SaO2呈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OSAH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减肥中脂肪分布与血清瘦素、胰岛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针刀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60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分成腹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两组,观察针刀减肥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脂肪分布变化与血清瘦素、胰岛素的关系。结果:针刀可以改善肥胖相关指标,瘦素变化率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指标的差率成显著正相关(P0.01),胰岛素变化率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中腹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均有效,针刀疗法减少其内脏脂肪含量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减少全身脂肪含量与改善瘦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发病情况,我们对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肝脏B超检查,并测定了空腹血糖、肝功、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股围,记录饮酒、吸烟情况。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133例,占59%。脂肪肝组BMI、WHR、WFR、血TG、FINS水平及吸烟人数均高于非脂肪肝组。提示: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肥胖、吸烟等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安一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肥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安一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肥胖的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肥胖患者安一胶囊组 3 0例 ,二甲双胍片组 2 8例。以中医证候疗效、空腹静脉血糖浓度 (FPG)、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比 (WHR)等为指标。结果 :两组症状积分值、TG、LDL等指标治疗前后相比P <0 .0 5。结论 :安一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肥胖疗效确切。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及非肥胖患者的证候差异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揭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指标特点,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规范化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将收集到的187例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按是否肥胖分为肥胖组及非肥胖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参考标准》(1990年)进行证候分型,共分11型,包括虚证4型: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实证7型:燥热证、血瘀证、气郁证、气郁化热证、痰湿证、湿热证、胃肠结热证。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BMI、腰围、腰臀比、糖尿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颈部斑块或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异同。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主要证候特点是郁热,以气郁化热证为主要证型;肥胖组在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上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肥胖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BMI、WHR,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腰围、臀围、BMI、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87.10%。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苍术汤治疗老年肥胖或超重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的疗效.方法:以复方苍术汤治疗老年肥胖或超重合并IGT患者32例,并与盐酸二甲双胍治疗3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糖耐量、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方苍术汤组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及WHR、糖耐量试验的血糖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苍术汤对肥胖或超重合并IGT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及WHR、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有明显降低作用,可用于老年肥胖或超重合并IGT患者的减重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医药》2015,(6):16-19
目的:观察中医民族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民族医综合疗法个体化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奥利司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WHR、TC、TG等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民族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留针1 h,对照组留针30 mi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及BM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留针较长时间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  相似文献   

16.
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体重、腹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以及体脂肪率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70.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WC、HC、BMI、WHtR及体脂肪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WH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星期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腹型肥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耳穴敷贴对产后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60例产后肥胖患者,采用电针结合耳穴敷贴治疗,治疗时间10次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一疗程电针及耳穴敷贴治疗,患者体质量、BMI、WC、HC、WH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91.6%。结论:电针配合耳穴敷贴治疗产后肥胖,可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及腰围,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纯针灸组、纯拔罐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检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等指标,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纯拔罐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等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纯针灸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等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拔罐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灸疗法和单纯拔罐疗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实用价值作出客观评价.方法:将46例腹型肥胖者按1:1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患者体重、腰围、臀围、腹围、腰臀比、体重指数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腹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较优于单纯针刺配合耳穴贴压;两组治疗都能明显减小腰围、腹围、体重、腰臀比、体重指数,且在腹围减小差值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证明了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本病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评价治疗对腹型肥胖和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采用体针结合耳穴贴压的治疗方法,治疗腹型肥胖患者3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31例.观察治疗前后腰围(WC)、腰臀比(WHR)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WC和WH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体针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腹型肥胖和单纯性肥胖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