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1年ATPⅢ发表以来,又有以下5项重要临床试验发表:心脏保护研究(HPS)、高危老年人服用普伐他汀的前瞻性研究(PROSPER)、ALLHAT-LLT研究、ASCOT-LLA研究和PROVE-IT(TIMI- 22)研究,这些试验涉及以前他汀类临床试验未曾充分论及的问题。研究结果对血脂异常高危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启示,需要重审ATPⅢ所建议的治疗阈值。2004年7月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专家组发表了对ATPⅢ指南的修订报告。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2~3年来完成的5个大规模随机抽样、对照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美国高血脂症治疗指南——NCEP第三次成人治疗计划(ATPⅢ)于2004年7月发表了最新修订建议(简称新修订),建议进一步强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降低胆固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NCEP—ATP Ⅲ报告:关于血脂异常干预的重要新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成人治疗专家组Ⅲ(ATP Ⅲ)在2001年发布了关于成人胆固醇干预的指南.该专家组最近(Circulation,2004;110:227~239)综合分析了ATPⅢ指南公布之后完成的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HPS,PROSPER,ALLHAT-LLT,ASCOT-LLA和PROVE-IT-TIMI 22)的结果,对目前和未来血脂异常的干预提出了重要建议.该建议在2004年4月和5月分别被美国国立心肺血研究院和AHA/ACC批准.  相似文献   

4.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The Nation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第三次修改指南(The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ATP Ⅲ )发布于2001年。时隔几年,全球又有5项大的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试验发表,还有多项小的临床试验公布,这样就促使了专家委员会提出修改ATP Ⅲ意见。修改意见已全文公布在2004年7月2日美国循环杂志上,题目为“最近多项临床试验对NCEPATP Ⅲ指南的启示”[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Guideline. Cirulation2004,Vol 110(2) :227-239].现仅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或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于2001年正式发表,本文对ATPⅢ的内容及其最新补充说明做一简要介绍。1.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血LDL-C 至今包括实验动物、实验室、流行病学调查和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均支持血低密  相似文献   

6.
胡大一 《中国医刊》2004,39(9):62-62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成人治疗专家组Ⅲ(ATPⅡ)在2001年发布了关于成人胆固醇干预的指南。该专家组最近(Circulation.2004;110:227-239)综合分析了ATPⅢ指南公布之后完成的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HPS,PROSPER,AIJHAT-LLT,ASCOT-LLA和PROVE-IT-TIMI22)的结果,对目前和未来血脂异常的干预提出了新的重要建议。该建议在2004年4月和5月分别被美国国立心肺血管研究院和AHA/ACC批准。  相似文献   

7.
NCEP ATP Ⅲ——循证医学的最佳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NCEP ATPⅢ是最新美国成人高胆固醇检测、评估和治疗临床指引。它是基于证据的方法制订的,是循证医学的最佳典范。ATPⅢ首次明确提出冠心病等危症。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LDL-C。对于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者应将LDL-C降至100mg/dL。  相似文献   

8.
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或ATPⅢ)的第三次报告制定了针对胆固醇检测及治疗的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最新临床指南.整篇ATPⅢ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广泛参阅了能为该指南的建议提供科学理论的文献.ATPⅢ是以既往ATP报告为基础的,它扩展了临床实践中强化降胆固醇治疗的适应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南的目的是使人们知晓而非代替内科医生的决策,最终仍须制定出适应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拥军 《浙江医学》2014,(8):635-636,647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其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近期,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成为热点话题,这源自去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治疗胆固醇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首次将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人群纳入可从强化他汀治疗中获益的4类ASCVD人群,并依据降脂强度对他汀种类和剂量进行了明确推荐。新指南的颁布对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降脂策略有何借鉴意义,应如何立足中国临床实践优化他汀治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前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发生率很高,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有助于改善其远期预后。2019年关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仍然坚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最新指南中增加了载脂蛋白B作为新的降脂治疗的目标,对于极高危糖尿病患者设定了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仍然坚持以他汀类药物为糖尿病患者降脂治疗的核心药物,在他汀类药物治疗欠佳的情况下,可联合应用依折麦布,最新指南也推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kexin9型抑制剂作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或ATP Ⅲ)的第三次报告制定了针对胆固醇检测及治疗的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最新临床指南。整篇ATP Ⅲ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广泛参阅了能为该指南的建议提供科学理论的文献。ATP Ⅲ是以既往ATP报告为基础的,它扩展了临床实践中强化降胆固醇治疗的适应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南的目的是使人们知晓而非代替内科医生的决策,最终仍须制定出适应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推荐使用的降脂药物。由于多数临床试验是在经过严格筛选的65岁以下患者中完成,他汀类药物如何在老年人群中应用及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连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改用其他降脂药物的情况下血脂控制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频率的关系。方法:筛选2009年9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既往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控制良好的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他汀类药物正规疗程治疗和改用其他降脂药物治疗后观察血脂控制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频率。结果:他汀类药物正规疗程治疗血脂控制达标率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其他降脂药物。结论:他汀类药物正规疗程治疗较改用其他降脂药物治疗对于血脂控制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频率更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不适、肌肉毒性、肝毒性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他汀类药物(P0.05);抗心肌药、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降压等药物联合应用,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肌肉毒性、肝毒性,因此,临床在为患者实施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机体素质、治疗情况等,为患者合理制定他汀类降脂药物的用药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他汀类药物在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血脂复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需用药物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调查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并分析其不使用的原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2例(22%)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8例(48%)使用其他药物治疗,30例(3O%)未使用降脂药物.不使用他汀类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对降脂治疗知识缺乏,社区医生指导有误,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有顾虑,经济上难以承受.结论在社区医院存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低的情况,社区医生应积极推广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2001年西立伐他汀的撤市加重了人们对药物引发的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的关注.降脂药物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脏,如何利用药物的亲脂/亲水性来提高肝选择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新型他汀类药物的研究重点.本文从药物的结构特征和脂水分配系数出发,综述近年来肝...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降脂药物虽有许多种类,但较为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是两大类:他汀类和贝特类。近年来,相继发表的5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规模临床研究(4S、WOSCAPS、CARE、LIPID、AFCAPS/TexsCAPS)的结果都一致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能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主要是LDL-C)水平,同时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人群和非冠心病人群中冠脉事件发生率和冠心病死亡率,而不增加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所以,他汀类已成为降胆固醇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一、强化降低LDL治疗 对于冠心病(CHD)患者应使用强化降低胆固醇的治疗.从ATP Ⅱ以来发表的主要研究结果来看, LDL-C<130 mg/dL的患者需要考虑使用降低LDL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梁婉宁 《中外医疗》2010,29(24):113-113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中的疗效以及作用。方法选取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冠心病调脂治疗的患者病例。结果根据LDL-C平均下降幅度、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各类他汀药物维持剂量的情况,判定出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78.5%血脂达标,由此推论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降脂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老年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在治疗由血脂异常引起的老年冠心病症时,可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来进行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循环系统血流障碍,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导致循环血管闭塞,从而导致组织坏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风险。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循环中血脂水平的降低,他汀类药物仍然是一线降脂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已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适用性,但由于其剂量依赖性和副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血脂水平未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时就不得不停用,因此,开发除他汀类药物之外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疗效和耐受性的替代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综述目前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降脂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